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DFS(深度优先搜索)

原理

深度优先搜索的基本思路是从一个节点开始,依次访问它的每一个邻居节点,直到达到一个没有未被访问的邻居的节点为止。这个过程可以使用递归或者栈来实现。其特点是尽可能深入每一个分支,然后再回溯。

DFS算法常用于解决以下类型的问题:

  • 路径搜索:在图中寻找一条特定路径。
  • 图的连通性:判断图是否是连通的。
  • 拓扑排序:在有向无环图(DAG)中,对节点进行排序。
  • 强连通分量:找出一个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

深度优先搜索的实现

1. 图的表示

在实际使用中,图的表示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 邻接矩阵:适用于边较多的情况,但空间复杂度为 O(V^2),其中 V 是节点数。
  • 邻接表:适用于边较少的图,空间复杂度为 O(V + E),其中 E 是边数。

在下面的示例中,我们使用邻接表来表示图,因为它存储效率更高,适合大多数情况。

2. 使用递归实现 DFS

以下是通过递归方式实现深度优先搜索的详细代码,并附带注释以帮助理解每个部分的功能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DepthFirstSearch {  private Map<Integer, List<Integer>> graph; // 图的邻接表  // 构造函数  public DepthFirstSearch() {  graph = new HashMap<>(); // 初始化图  }  // 添加边: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  public void addEdge(int source, int destination) {  graph.putIfAbsent(source, new ArrayList<>()); // 如果源节点不存在,则添加  graph.get(source).add(destination); // 添加目标节点到源节点的邻接表中  }  // 深度优先搜索的入口方法  public void dfs(int start) {  Set<Integer> visited = new HashSet<>(); // 用于记录访问过的节点  dfsHelper(start, visited); // 调用递归助手方法  }  // 递归助手方法  private void dfsHelper(int node, Set<Integer> visited) {  if (visited.contains(node)) return; // 如果节点已访问,则返回  visited.add(node); // 标记节点为已访问  System.out.println(node); // 访问并打印当前节点  // 遍历所有邻居节点  for (int neighbor : graph.getOrDefault(node, new ArrayList<>())) {  dfsHelper(neighbor, visited); // 递归访问邻居节点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pthFirstSearch dfs = new DepthFirstSearch();  // 构建图:节点和边  dfs.addEdge(1, 2);  dfs.addEdge(1, 3);  dfs.addEdge(2, 4);  dfs.addEdge(2, 5);  dfs.addEdge(3, 6);  dfs.addEdge(3, 7);  System.out.println("深度优先搜索结果:");  dfs.dfs(1); // 从节点1开始搜索  }  
}

 

3. 使用栈实现 DFS

栈的实现方式不直接依赖于系统的调用栈,这对于深度大、可能导致栈溢出的情况特别有用。以下是迭代实现的代码: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DepthFirstSearchIterative {  private Map<Integer, List<Integer>> graph; // 图的邻接表  // 构造函数  public DepthFirstSearchIterative() {  graph = new HashMap<>(); // 初始化图  }  // 添加边: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  public void addEdge(int source, int destination) {  graph.putIfAbsent(source, new ArrayList<>()); // 如果源节点不存在,则添加  graph.get(source).add(destination); // 添加目标节点到源节点的邻接表中  }  // 使用栈迭代实现深度优先搜索  public void dfsIterative(int start) {  Set<Integer> visited = new HashSet<>(); // 记录访问过的节点  Stack<Integer> stack = new Stack<>(); // 创建栈  stack.push(start); // 将起始节点压入栈  while (!stack.isEmpty()) { // 只要栈不为空,继续遍历  int node = stack.pop(); // 弹出栈顶元素  if (!visited.contains(node)) { // 如果该节点未被访问  visited.add(node); // 标记为已访问  System.out.println(node); // 访问并打印当前节点  // 将所有邻居节点压入栈中  for (int neighbor : graph.getOrDefault(node, new ArrayList<>())) {  stack.push(neighbor); // 压入栈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pthFirstSearchIterative dfsIterative = new DepthFirstSearchIterative();  // 构建图:节点和边  dfsIterative.addEdge(1, 2);  dfsIterative.addEdge(1, 3);  dfsIterative.addEdge(2, 4);  dfsIterative.addEdge(2, 5);  dfsIterative.addEdge(3, 6);  dfsIterative.addEdge(3, 7);  System.out.println("深度优先搜索(迭代)结果:");  dfsIterative.dfsIterative(1); // 从节点1开始搜索  }  
}

应用场景

  1. 路径查找:寻找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径,例如迷宫问题。
  2. 图的连通性:判断图中两个节点是否在同一个连通分量中。
  3. 拓扑排序:在有向无环图中进行节点排序,常用于任务调度。
  4. 强连通分量(Kosaraju算法或Tarjan算法):处理有向图中强连通分量的查找。
  5. 拼图解法:例如八数码问题,可以使用 DFS 搜索所有可能的状态直到找到目标状态。

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理解深度优先搜索(DFS)的应用场景。这次我们会用一个简单的迷宫问题来演示 DFS 的使用。

问题描述:迷宫寻路

想象一下,一个迷宫是一个二维网格,其中某些单元格是可通行的(代表放空格),而其他单元格是不可通行的(代表墙壁)。我们的任务是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

迷宫示例

我们用下面的二维数组表示迷宫,其中 0 表示可通行,1 表示墙壁:

0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0 0  
0 0 0 1 1  
1 1 0 0 0

 

起点为 (0, 0),终点为 (4, 4)。

使用 DFS 寻找路径的代码

下面是一个 Java 实现的 DFS 代码,通过递归方式在迷宫中寻找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MazeSolv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IRECTIONS = {{1, 0}, {0, 1}, {-1, 0}, {0, -1}}; // 四个方向:下、右、上、左  private int[][] maze;  private boolean[][] visited;  private List<int[]> path; // 存储路径  public MazeSolver(int[][] maze) {  this.maze = maze;  this.visited = new boolean[maze.length][maze[0].length]; // 初始化访问标记  this.path = new ArrayList<>(); // 初始化路径  }  public boolean solve(int x, int y, int endX, int endY) {  // 检查边界条件:如果超出迷宫或当前位置是墙或已访问过则返回false  if (x < 0 || y < 0 || x >= maze.length || y >= maze[0].length ||  maze[x][y] == 1 || visited[x][y]) {  return false;  }  visited[x][y] = true; // 标记为已访问  path.add(new int[]{x, y}); // 添加位置到路径  // 如果到达终点,则返回true  if (x == endX && y == endY) {  return true;  }  // 递归尝试四个方向  for (int[] direction : DIRECTIONS) {  int newX = x + direction[0];  int newY = y + direction[1];  if (solve(newX, newY, endX, endY)) {  return true; // 找到路径  }  }  // 如果没有找到路径,则回溯  path.remove(path.size() - 1); // 移除最后一个位置  return false; // 返回false,表示未找到路径  }  public List<int[]> getPath() {  return path; // 获取找到的路径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maze = {  {0,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0, 0},  {0, 0, 0, 1, 1},  {1, 1, 0, 0, 0}  };  MazeSolver solver = new MazeSolver(maze);  if (solver.solve(0, 0, 4, 4)) {  System.out.println("找到路径:");  for (int[] position : solver.getPath())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position));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没有找到路径。");  }  }  
}

 

  1. 迷宫表示

    • 迷宫使用二维数组 maze 表示,0 代表可以通行,1 代表墙壁。
  2. 定义方向

    • DIRECTIONS 数组定义了四个移动方向(下、右、上、左)。
  3. DFS 寻找路径

    • solve 方法是实现 DFS 的核心:
      • 检查当前位置的有效性(边界检查、是否是墙、是否已访问)。
      • 将当前位置标记为已访问,并添加到路径中。
      • 如果找到终点,则返回成功。
      • 通过递归尝试四个方向的移动。
      • 如果未找到路径,则回溯,移除最后的步骤。
  4. 主函数

    • 初始化迷宫并调用 solve 方法解决迷宫。
    • 如果找到了一条路径,打印路径。

 

注意事项

  • 时间复杂度:DFS 的时间复杂度是 O(V + E),V 是节点数,E 是边数,因为每个节点和每条边都只被访问一次。
  • 空间复杂度:若使用递归,最坏情况下(即图是链状结构)空间复杂度为 O(V)。如果使用显式栈,空间复杂度也是 O(V),最坏情况下(栈的深度达到 V)。
  • 避免重复访问:使用集合来存储已访问的节点,确保每个节点只被访问一次。
  • 处理图的变化:对于动态变化的图结构,可能需要重复调用 DFS 方法来更新状态
http://www.lryc.cn/news/537943.html

相关文章:

  • AI大模型编程能力对比:DeepseekClaudeGemini
  • 用C++实现点到三角形最小距离的计算
  • 解决前后端日期传输因时区差异导致日期少一天的问题
  • mmsegmentation自己的数据集+不同网络的config配对
  • Golang官方编程指南
  • ram的使用——初始化很重要
  • doris:最佳实践
  • [创业之路-299]:图解金融体系结构
  • RL--2
  • [JVM篇]分代垃圾回收
  • Dify本地安装
  • python | 两招解决第三方库安装难点
  • stm32mp15x 之 M4 使用 canfd
  • 第七天:数据提取-正则表达式
  • Python入门全攻略(六)
  • MongoDB副本集
  • 登录弹窗效果
  • C++上机_日期问题
  • 应对DeepSeek总是服务器繁忙的解决方法
  • web第三次作业
  • 力扣 438.找到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异位词
  • 【Python】Python入门——基础语法及顺序语句
  • 2.2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如何“学习“?
  • frp-tool,客户端frp命令行工具
  • 【学术投稿-第五届应用数学、建模与智能计算国际学术会议】CSS伪类选择器深度解析:分类、应用与技巧
  • 常用查找算法整理(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二叉排序树查找、平衡二叉树查找、红黑树查找、B树和B+树查找、分块查找)
  • Express 中 res 响应方法详解
  • DeepAR:一种用于时间序列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型
  • 权限模型深度解析:RBAC vs ABAC vs PBAC vs TBAC,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 Windows逆向工程入门之堆栈结构与信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