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I大模型开发原理篇-4:神经概率语言模型NPLM

神经概率语言模型(NPLM)概述

神经概率语言模型(Neural Probabilistic Language Model, NPLM) 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语言建模方法,它将传统的语言模型和神经网络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捕捉语言中的复杂规律和上下文依赖。

NPLM起源

NPLM 是由 Yoshua Bengio 等人在 2003 年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利用神经网络对单词的条件概率进行建模,从而提高语言模型的性能。

在NPLM之前,传统的语言模型主要依赖于最基本的N-Gram技术,通过统计词汇的共现频率来计算词汇组合的概率。然而,这种方法在处理稀疏数据和长距离依赖时遇到了困难。

如果只关注词本身,而不考虑上下文,就会陷入与Word2Vec、GloVe及fastText等词向量模型相似的局限性。因为这些词向量模型只关注多个词语的局部语义信息,无法捕捉到句子级别的语义信息。而且,它们无法解决一词多义问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Word2Vec只能为每个词分配一个固定的向量表示,无法捕捉这种多义性。

NPLM 与N-Gram的区别

NPLM是一种将词汇映射到连续向量空间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利用神经网络学习词汇的概率分布。和N-Gram一样,NPLM通过利用前N-1个词来预测第N个词,但是NPLM构建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与传统的N-Gram语言模型相比,NPLM优化参数和预测第N个词的方法更加复杂。
得益于神经网络的强大表达能力,NPLM能够更有效地处理稀疏数据和长距离依赖问题。这意味着,NPLM在面对罕见词汇和捕捉距离较远的词之间的依赖关系时表现得更加出色,相较于传统的N-Gram语言模型有着显著的优势。

NPLM 的优点

  • 捕捉长距离依赖:NPLM 不仅依赖于前 N-1 个词,它能够通过神经网络有效地捕捉较长距离的上下文信息。
  • 低维词表示:通过词嵌入(Word Embedding),NPLM 将每个词表示为一个低维度的向量,避免了传统模型中词的稀疏表示(如 One-Hot 编码)的高维问题。
  • 灵活的上下文建模:NPLM 可以通过调整神经网络的结构,捕捉更复杂的上下文关系,相比传统的 N-Gram 模型,具有更强的建模能力。

NPLM 的结构与训练过程

  1. 输入层:输入的是一个上下文词序列 w1,w2,...,wn−1w_1, w_2, ..., w_{n-1}w1​,w2​,...,wn−1​。
  2. 词嵌入层:每个词被映射到一个词向量空间 vi\mathbf{v}_ivi​(这些向量是通过训练学习得到的)。
  3. 隐藏层:通过一个前馈神经网络将词向量组合,并生成隐藏层表示 hhh,该表示捕捉了上下文中的语义信息。
  4. 输出层:使用 softmax 激活函数,得到当前词 wnw_nwn​ 的条件概率 P(wn∣w1,w2,...,wn−1)P(w_n | w_1, w_2, ..., w_{n-1})P(wn​∣w1​,w2​,...,wn−1​)。
  5. 训练过程:通过最大化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来训练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的参数,使得模型输出的概率分布尽可能接近真实分布。

NPLM 的应用

  • 语言建模:NPLM 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文本生成、自动翻译等任务中。
  • 机器翻译:通过在机器翻译任务中使用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可以提高翻译质量,特别是对长句子和复杂语法结构的翻译效果。
  • 自动语音识别(ASR):NPLM 也可以被用于语音识别系统中,帮助改善识别的准确度。

NPLM 的改进与发展

虽然 NPLM 比传统的 N-Gram 模型要强大,但它仍然有一些局限性,例如计算资源消耗大、不能处理长文本的上下文信息等。后来,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方法,如 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Transformer,在捕捉长期依赖和上下文信息方面表现得更加出色。这些方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 NPLM,并在许多 NLP 任务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http://www.lryc.cn/news/530783.html

相关文章:

  • Eigen::Tensor使用帮助
  • git基础使用--3---git安装和基本使用
  • html的字符实体和颜色表示
  • OpenAI发布o3-mini:免费推理模型,DeepSeek引发的反思
  • Zemax 中带有体素探测器的激光谐振腔
  • 大模型训练(5):Zero Redundancy Optimizer(ZeRO零冗余优化器)
  • C# 实现 “Hello World” 教程
  • LabVIEW无线齿轮监测系统
  • IM 即时通讯系统-01-概览
  • 【人工智能】 在本地运行 DeepSeek 模型:Ollama 安装指南
  • 【Linux系统】信号:信号保存 / 信号处理、内核态 / 用户态、操作系统运行原理(中断)
  • 探索 Copilot:开启智能助手新时代
  • 解锁豆瓣高清海报(二) 使用 OpenCV 拼接和压缩
  • 我用Ai学Android Jetpack Compose之Card
  • NLP深度学习 DAY4:Word2Vec详解:两种模式(CBOW与Skip-gram)
  • 论文阅读(十):用可分解图模型模拟连锁不平衡
  • Python中容器类型的数据(上)
  • PySPARK带多组参数和标签的SparkSQL批量数据导出到S3的程序
  • 蓝桥杯备考:模拟算法之字符串展开
  • 使用LLaMA-Factory对AI进行认知的微调
  • @Nullable 注解
  • Arduino大师练成手册 -- 控制 AS608 指纹识别模块
  • Mask R-CNN与YOLOv8的区别
  • 在Ubuntu上使用Docker部署DeepSeek
  • MySQL的覆盖索引
  • 【Numpy核心编程攻略:Python数据处理、分析详解与科学计算】2.12 连续数组:为什么contiguous这么重要?
  • 在React中使用redux
  • lstm预测
  • 《 C++ 点滴漫谈: 二十五 》空指针,隐秘而危险的杀手:程序崩溃的真凶就在你眼前!
  • 【AI】探索自然语言处理(NLP):从基础到前沿技术及代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