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32、【OS】【Nuttx】OSTest分析(1):stdio测试(二)

背景

接上篇wiki
31、【OS】【Nuttx】OSTest分析(1):stdio测试(一)
继续stdio测试的分析,上篇讲到标准IO端口初始化,单从测试内容来说其实很简单,没啥可分析的,但这几篇分析的 wiki 会另辟蹊径,从文件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标准IO端口的初始化过程,后续再分析文件系统的时候,相关知识点会直接引用这几篇wiki,重复内容不会再出现

标准IO端口初始化

之前介绍了文件系统中 filelist 队列,下面分析 filelist 队列里面的核心成员 fl_files

file 结构体

之前wiki说过,核心成员 fl_files 为一个二维数组指针,指向了存放文件实例的内存区域,用户通过文件描述符 fd 可以索引到对应的文件实例,索引方法为 fl_files[fd / BLOCK_SIZE][fd % BLOCK_SIZ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必选成员

核心成员 fl_files 的类型定义如下,首先看里面的4个必选成员 f_oflags,f_pos,f_inode,f_priv,其中核心成员的是 f_inode,f_inode 体现了文件系统中拓扑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f_oflags:文件的打开模式标志,决定了文件可以如何被访问(比如只读只写,可读可写,创建文件等等),解释起来比较绕,可以直接来看这个标志都支持哪些模式。 查看其模式定义如下,其中大部分模式是基于 POSIX 标准的,只有少数几个是Nuttx独有的,比如 O_RDOK,O_WROK(应该是拿来做兼容的),这意味着大部分这些打开模式,在类Unix系统,比如Linux中也存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f_pos:文件偏移量,表示文件当前的读写位置,对顺序读取和写入很重要,有几个关键点:
    1、初始值:当文件首次打开时,f_pos 通常被初始化为 0,表示文件的开头;如果文件以追加模式打开(如上面模式定义的O_APPEND),那在每次写入之前,f_pos 会被自动设置为文件末尾,这点代码也能看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文件读取:从文件读数据时,f_pos 指定了从哪个字节开始读。每次成功调用读取函数(如 host_read()),f_pos 会自动增加所读取的字节数,这点随便找一个文件系统就能看出来,比如hostf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文件写入:和文件读取一样,在写数据到文件时,f_pos 确定了数据应该被写入的位置。每次成功调用写入函数(如 host_write()),f_pos 也会相应地增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f_inode:file 类型中的核心成员,体现了文件系统中拓扑结构,在 Nuttx 中,每个文件和目录都有一个对应的inode。这个特定的 inode 包含了描述文件或目录所需的信息,它包含了文件的元数据,比如节点名字,层次关系、操作函数、时间戳等,在文件系统内部使用,用户通常不会直接与之交互。用户一般通过标准的文件系统API(如open, read, write等)来间接操作该数据结构。如下图所示,当用户想要注册一个文件C时,其路径为 /A/B/C,此时文件系统会自动创建三个节点:A/B/C,B/C,C,其中 A/B/C 是 B/C 的父节点,B/C 是 C 的父节点,且 A/B/C 和 /B/C 均为目录节点,C 为文件节点,最终在 C 节点上添加更详细的节点信息,如名字,操作函数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f_priv:每次打开文件时特有的私有数据(注意:inode 中也有 i_private 成员,两者的差别在于,f_priv 为每个单独的实例用户提供私有空间,以保存仅对该次打开有效的数据,i_private 为整个 inode 节点的提供全局性私有数据),如图所示,不同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文件实例,操作同一个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选成员

下面来看下 file 类型的可选成员,可选成员通过配置项来决定是否启用,有 f_refs,f_tag_fdsan,f_tag_fdcheck,f_backtrace,locked 等五个成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f_refs:通过使用方式可以看到该成员为原子变量类型,用来追踪引用该文件结构的次数,以实现文件共享访问,确保所有对该文件的引用都消失时,再安全地释放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多核环境中,不同进程或线程可能需要同时访问同一个文件,这种共享访问须确保安全性和一致性。当用户打开一个文件时,实际上是通过文件描述符来操作文件实例,而此时另一用户也可通过相同的文件描述符来操作该文件实例。
    f_refs 成员作为原子类型的引用计数器,记录有多少个用户正在引用该文件实例,每当一个新用户打开该文件时,引用计数增加;而当用户关闭该文件时,引用计数减少,当所有用户都关闭了该文件时,Nuttx 才会认为可以安全清理和释放该文件实例下的相关资源(如内存、缓冲区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f_tag_fdsan:英文全名 sanitizer ,一种并发编程中的检测工具,tsan 和 asan 比较常见
    1、tsan(thread sanitizer ) 用来检测并发编程中的数据竞争和死锁等问题
    2、asan(address sanitizer )用来检测内存越界、内存泄漏、使用已释放内存等问题
    3、fdsan(file description sanitizer )用来检测和防止文件描述符的误用问题
    具体来说,有如下检测场景:
    一、防止文件实例被重复打开:可以看到,每当打开一个新文件时,f_tag_fdsan 将被 android_fdsan_exchange_owner_tag 设置成一个非0值,如果还有用户尝试打开该文件时,此时由于 f_tag_fdsan 非0,Nuttx 将进入 PANIC 恐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流程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防止文件被重复关闭:同样的,当关闭文件实例后,f_tag_fdsan 将被重新设置为0,此时由于 f_tag_fdsan 为0,如果还有用户尝试关闭该文件时,Nuttx 将进入 PANIC 恐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f_tag_fdcheck:用来保证文件描述符的唯一性,设计很巧妙,下一篇wiki分析
  • f_backtrace:用来跟踪打开文件的用户是谁
  • locked:对具体的文件操作进行上锁,防止并发竞争
http://www.lryc.cn/news/529221.html

相关文章:

  • git push到远程仓库时无法推送大文件
  • Vue.js路由管理与自定义指令深度剖析
  • NVIDIA GPU介绍:概念、序列、核心、A100、H100
  • 【PyTorch】6.张量运算函数:一键开启!PyTorch 张量函数的宝藏工厂
  • C语言练习(31)
  • 什么是长短期记忆网络?
  • git中有关old mode 100644、new mode 10075的问题解决小结
  • Jenkins上生成的allure report打不开怎么处理
  • JSR303校验教学
  • 使用DeepSeek技巧:提升内容创作效率与质量
  • 【第六天】零基础入门刷题Python-算法篇-数据结构与算法的介绍-一种常见的贪心算法(持续更新)
  • C# Winform制作一个登录系统
  • 算法总结-哈希表
  • 向下调整算法(详解)c++
  • 蓝桥杯之c++入门(一)【C++入门】
  • 使用Python爬虫获取1688商品拍立淘API接口(item_search_img)的实战指南
  • ElasticSearch-文档元数据乐观并发控制
  • 使用Navicat Premium管理数据库时,如何关闭事务默认自动提交功能?
  • 【单细胞-第三节 多样本数据分析】
  • (java) IO流
  • 2025年1月个人工作生活总结
  • 线性调整器——耗能型调整器
  • 【2025美赛D题】为更美好的城市绘制路线图建模|建模过程+完整代码论文全解全析
  • 【Numpy核心编程攻略:Python数据处理、分析详解与科学计算】1.28 存储之道:跨平台数据持久化方案
  • 拼车(1094)
  • 基于Python的人工智能患者风险评估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下)
  • < OS 有关 > Android 手机 SSH 客户端 app: connectBot
  • 向量和矩阵算法笔记
  • uniapp使用uni.navigateBack返回页面时携带参数到上个页面
  • Python 梯度下降法(二):RMSProp Optim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