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硬件测试】基于FPGA的QPSK+帧同步系统开发与硬件片内测试,包含高斯信道,误码统计,可设置SNR

目录

1.算法仿真效果

2.算法涉及理论知识概要

2.1QPSK

2.2 帧同步

3.Verilog核心程序

4.开发板使用说明和如何移植不同的开发板

5.完整算法代码文件获得


1.算法仿真效果

本文是之前写的文章

《基于FPGA的QPSK+帧同步系统verilog开发,包含testbench,高斯信道,误码统计,可设置SNR》

的硬件测试版本。

在系统在仿真版本基础上增加了ila在线数据采集模块,vio在线SNR设置模块,数据源模块。

硬件ila测试结果如下:(完整代码运行后无水印):

vio设置SNR=6db

vio设置SNR=15db

硬件测试操作步骤可参考程序配套的操作视频。

2.算法涉及理论知识概要

2.1QPSK

       QPSK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它将两个二进制比特映射到一个符号上,使得每个符号代表四种可能的相位状态。因此,QPSK调制解调系统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频谱效率。基于FPGA的QPSK调制解调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数据生成模块:生成要传输的二进制数据流。

QPSK调制模块:将二进制数据流转换为符号序列,并将每个符号映射到特定的相位状态。

QPSK解调模块:将接收到的符号序列解调为二进制数据流。

QPSK调制模块

       QPSK调制模块将二进制数据流转换为符号序列,并将每个符号映射到特定的相位状态。QPSK调制使用四个相位状态,分别为0度、90度、180度和270度。在QPSK调制中,每个符号代表两个比特,因此,输入二进制数据流的速率必须是符号速率的两倍。

       QPSK调制模块通常使用带有正弦和余弦输出的正交调制器(I/Q调制器)来实现。在I/Q调制器中,输入信号被分成两路,一路被称为“正交(I)路”,另一路被称为“正交(Q)路”。每个输入符号被映射到一个特定的正交信号,然后通过合成器将两个信号相加,形成QPSK调制信号。

QPSK解调模块

       QPSK解调模块将接收到的符号序列解调为二进制数据流。解调模块使用相干解调器来实现,相干解调器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分解成两个正交分量,然后将它们与本地正交信号相乘,得到原始的QPSK符号。解调器的输出是一个复数,需要进行幅值解调和相位解调才能得到原始的二进制数据流。

2.2 帧同步

       在数字通信中,信息通常是以帧为单位进行组织和传输的。帧同步的目的是确定每一帧的起始位置,以便接收端能够正确地解调出每帧中的数据。

       设发送的帧结构为:帧同步码 + 信息码元序列 。帧同步码是具有特定规律的码序列,用于接收端识别帧的起始。

       帧同步的过程就是在接收序列中寻找与帧同步码匹配的位置,一旦找到匹配位置,就确定了帧的起始位置,后续的码元就可以按照帧结构进行正确的划分和处理。

本地同步码的生成

相关运算

判决与同步确定

3.Verilog核心程序

`timescale 1ns / 1ps
//
// Company: 
// Engineer: 
// 
// Create Date: 2024/11/04 19:54:30
// Design Name: 
// Module Name: tops_hdw
// Project Name: 
// Target Devices: 
// Tool Versions: 
// Description: 
// 
// Dependencies: 
// 
// Revision:
// Revision 0.01 - File Created
// Additional Comments:
// 
//module tops_hdw(input i_clk,
input i_rst,
output reg [3:0] led
);//产生模拟测试数据
wire signed[1:0]o_msgI;
wire signed[1:0]o_msgQ;
signaler signaler_u(
.i_clk (i_clk),
.i_rst (~i_rst),
.o_bits1(o_msgI),
.o_bits2(o_msgQ)
);//设置SNR
wire signed[7:0]o_SNR;
vio_0 your_instance_name (.clk(i_clk),                // input wire clk.probe_out0(o_SNR)  // output wire [7 : 0] probe_out0
);wire signed[15:0]o_Ifir;
wire signed[15:0]o_Qfir;
wire signed[15:0]o_Nmod_T;wire  signed[31:0]o_rmodc; 
wire  signed[31:0]o_rmods;
wire signed[31:0]o_rIfir;
wire signed[31:0]o_rQfir;wire [1:0]o_Ibits_data;
wire [1:0]o_Ibits_head;
wire [7:0]o_Ipeak;
wire  o_Ien_data;
wire  o_Ien_pn;
wire [1:0]o_Qbits_data;
wire [1:0]o_Qbits_head;
wire [7:0]o_Qpeak;
wire  o_Qen_data;
wire  o_Qen_pn;wire signed[31:0]o_error_num;
wire signed[31:0]o_total_num;QPSK_tops uut(
.i_clk     (i_clk),
.i_rst     (~i_rst),
.i_Ibits   (o_msgI),
.i_Qbits   (o_msgQ),
.i_SNR     (o_SNR),
.o_Ifir    (o_Ifir),
.o_Qfir    (o_Qfir),
.o_mod_T   (),
.o_Nmod_T  (o_Nmod_T),.o_rmodc(o_rmodc),
.o_rmods(o_rmods),
.o_rIfir(o_rIfir),
.o_rQfir(o_rQfir),.o_Ibits_data     (o_Ibits_data),
.o_Ibits_head     (o_Ibits_head),
.o_Ipeak          (o_Ipeak),
.o_Ien_data       (o_Ien_data),
.o_Ien_pn         (o_Ien_pn),
.o_Iframe_start   (),
.o_Qbits_data     (o_Qbits_data),
.o_Qbits_head     (o_Qbits_head),
.o_Qpeak          (o_Qpeak),
.o_Qen_data       (o_Qen_data),
.o_Qen_pn         (o_Qen_pn),
.o_Qframe_start   (),.o_error_num     (o_error_num),
.o_total_num     (o_total_num)
);//ila篇内测试分析模块140
ila_0 ila_u (.clk(i_clk), // input wire clk.probe0({ o_msgI,o_msgQ,o_SNR,o_Ifir[15:6],o_Qfir[15:6],//30o_Nmod_T,o_rIfir[27:12],o_rQfir[27:12],//48o_error_num[15:0],o_total_num[23:0],//40//28o_Ien_pn,o_Ien_data,o_Ipeak,o_Ibits_head,o_Ibits_data,o_Qen_pn,o_Qen_data,o_Qpeak,o_Qbits_head,o_Qbits_data}));	endmodule
0sj_057m

4.开发板使用说明和如何移植不同的开发板

注意:硬件片内测试是指发射接收均在一个板子内完成,因此不需要定时同步模块。

在本课题中,使用的开发板是:

如果你的开发板和我的不一样,可以参考代码包中的程序移植方法进行移植:

5.完整算法代码文件获得

V

http://www.lryc.cn/news/528687.html

相关文章:

  • c++面试:类定义为什么可以放到头文件中
  • PythonFlask框架
  • Kotlin开发(六):Kotlin 数据类,密封类与枚举类
  • 冬天适合养什么鱼?
  • 【C++动态规划 状态压缩】2597. 美丽子集的数目|2033
  • 前端-Rollup
  • 20【变量的深度理解】
  • 大数据学习之Kafka消息队列、Spark分布式计算框架一
  • 基于Flask的旅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AI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让每一帧视频都充满智慧
  • 算法随笔_31:移动零
  • 改进候鸟优化算法之二:基于混沌映射的候鸟优化算法(MBO-CM)
  • 在Docker 容器中安装 Oracle 19c
  • 使用Avalonia UI实现DataGrid
  • MySQL中的读锁与写锁:概念与作用深度剖析
  • Dest1ny漏洞库:用友 U8 Cloud ReleaseRepMngAction SQL 注入漏洞(CNVD-2024-33023)
  • python学opencv|读取图像(四十九)原理探究:使用cv2.bitwise()系列函数实现图像按位运算
  • 【面试】【编程范式总结】面向对象编程(OOP)、函数式编程(FP)和响应式编程(RP)
  • 创建要素图层和表视图
  • 51单片机入门_01_单片机(MCU)概述(使用STC89C52芯片;使用到的硬件及课程安排)
  • 万物皆有联系:驼鸟和布什
  • 【最后203篇系列】007 使用APS搭建本地定时任务
  • go gin配置air
  • Java定时任务实现方案(五)——时间轮
  • 【事务管理】
  • Highcharts 柱形图:深入解析与最佳实践
  • js笔记(黑马程序员)
  • Mac m1,m2,m3芯片使用nvm安装node14报错
  • LeetCode:63. 不同路径 II
  • 安装zsh并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