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物理知识1——电流

        说起电流,应该从电荷说起,而说起电荷,应该从原子说起。

1 原子及其结构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是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构成。而原子的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原子的构成图

        根据图1所示,有:

  1.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2. 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根据化学中的知识,质子是带正电的,呈现“+”性,中子不带电,呈现中性,所以原子核的整体呈现“+”性;
  3. 核外电子是带负电的,呈现“-”性;
  4. 质子因呈现正电性,所以质子数也称为正电荷数;
  5. 核外电子呈现负电性,所以核外电子也称为负电荷数。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的原子核的数目与核外电子的数目是相等的,所以,原子整体是不显电性的,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以氢(H)原子为例,利用化学结构的方式作图如图2所示。 

        

图2 氢原子的化学结构 

        根据图2可知,氢原子具有1个原子核和1个核外电子,从图中还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点,原子核将核外电子束缚在自身周边,致使核外电子无法逃离。 而每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物质的电子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逃离到其它物体上去(比如初中物理提到的摩擦起电的试验)。

        以摩擦起电试验为例,A与B两种物质,经过某种特定作用后,假设A的核外电子因脱离了A物质原子核的束缚跑到了B物质上面。此时,A因为少了核外电子,原子核(正电)的数量>核外电子(负电)的数量,则A物质整体呈现正电性。而B物质因为得到了A的核外电子,此时,原子核(正电)的数量<核外电子(负电)的数量,则B物质整体呈现负电性。

2 电流形成

        这里从金属说起,金属中的正负电子是杂乱无章的做热运动,,当接上一个电源后,会有一个“推动力”让自由电荷(电子)做“定向”运动,此时就产生了电流。

        在19世纪初,刚开始研究电流时,并不知道究竟是哪种电荷在移动,当时就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也就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

        到后来,经过证明,正电荷是不移动的,只有自由电子(负电荷)移动。

         

    

http://www.lryc.cn/news/514233.html

相关文章:

  • 车载通信架构 --- 智能汽车通信前沿技术
  • Flutter中添加全局防护水印的实现
  •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路由收集器
  • 【DAGMM】直接跑tip
  • vscode中调用deepseek实现AI辅助编程
  • AI大模型语音识别转文字
  • 可由 (5V) 单片机直接驱动的模块
  • vue使用树形结构展示文件和文件夹
  • PHP框架+gatewayworker实现在线1对1聊天--聊天界面布局+创建websocket连接(5)
  • LinuxUbuntu打开VSCode白屏解决方案
  • 在 ESP 上运行 AWTK
  • 硬件工程师面试题 21-30
  • 开源架构的容器化部署优化版
  • Qt使用CMake编译项目时报错:#undefined reference to `vtable for MainView‘
  • python学习笔记—12—
  • ==和===的区别,被坑的一天
  • 基于 GPUTasker 的 GPU 使用情况钉钉推送机器人实现
  • Python自学 - 函数初步(内置函数、模块函数、自定义函数)
  • 【生活】冬天如何选口罩(医用口罩,N95, KN95还是KP95?带不带呼吸阀门?带不带活性炭?)
  • HTML5新特性|01 音频视频
  • 迅为RK3568开发板编译Android12源码包-设置屏幕配置
  • 力扣hot100——图论
  • Docker- Unable to find image “hello-world“locally
  • spring-boot启动源码分析(二)之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
  • ELK入门教程(超详细)
  • 人工智能知识分享第六天-机器学习_​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 基于Springboot + vue实现的校园周边美食探索及分享平台
  • 初学STM32 --- 外部SRAM
  • 创龙3588——debian根文件系统制作
  • javacript中function (res) {}与箭头函数表达式(res) =>{}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