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中的defer,panic,recover 与错误处理
目录
前言
三个关键字
defer语句
panic语句
recover函数
defer、panic、recover组成的错误处理
总结
前言
在其他编程语言中,如Java,宕机往往以异常的形式存在。底层抛出异常,上层逻辑通过try...catch...fanally机制捕获异常并处理,没有被捕获到的严重异常会导致程序崩溃,捕获的异常可以被处理,让代码可以继续执行。
Go语言没有异常系统,其使用panic触发宕机类似于其他语言的抛出异常,而recover的宕机恢复机制就对应try...catch机制。recover()函数用来捕获或者说是拦截panic的,阻止panic继续向上层传递。无论是主动调用panic()函数触发的宕机还是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由Runtime层抛出的异常,都可以配合defer 和 recover 实现异常捕获和恢复,让代码在发生panic后能够继续执行。
Go语言通过
defer
、panic
和recover
三个关键字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异常处理机制。它们协同工作,使得Go程序能够优雅地处理运行时错误和异常情况。本文将深入浅出地解析这三个关键字的用法、特点以及常见问题与易错点,并通过代码示例进行演示。
万码优才-数字技术人才找工作上万码优才!招聘求职找工作!
万码优才-数字技术人才找工作上万码优才!招聘求职找工作!
万码优才-数字技术人才找工作上万码优才!招聘求职找工作!
三个关键字
defer:在函数中,经常要打开资源(如:文件打开,数据库连接等),为了在函数执行后,及时释放资源,go的设计者提供defer(延时机制)
panic:内置函数,接收一个interface{}类型的值(也就是任何值)作为参数,可接收error类型的变量,输出错误信息,并退出程序。
errors.New("错误说明"):返回一个error类型的值,表示一个错误
recover:内置函数,可以捕获到go中的异常
defer语句
延迟执行
defer
语句用于延迟执行一个函数调用,直到包含该defer
语句的函数返回时才执行。这在资源释放、日志记录等场景中尤为有用: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defer fmt.Println("Closing file...")// 执行文件操作...
}// 输出:Closing file...
后进先出(LIFO)
如果有多个defer
语句,它们按后进先出(LIFO)顺序执行: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defer fmt.Println("Second deferred call")defer fmt.Println("First deferred call")// 执行其他操作...
}// 输出:
// First deferred call
// Second deferred call
在return语句之后执行
defer
语句的执行时机在函数返回之前,即使它位于return
语句之后: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calculate() (result int, err error) {defer func() {if r := recover(); r != nil {err = fmt.Errorf("Recovered from panic: %v", r)}}()// 可能触发panic的计算逻辑...return result, err
}
易错点:滥用defer
导致性能下降。尽管defer
提供了便利,但过多或不必要的使用可能增加函数调用栈的开销。在需要确保资源释放或执行清理操作时合理使用defer
。
万码优才-数字技术人才找工作上万码优才!招聘求职找工作!
panic语句
触发运行时错误
panic
语句用于触发一个运行时错误,立即停止当前函数的执行,并开始回溯调用栈,直到遇到recover
或程序终止: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yPanic() {if condition {panic("An error occurred!")}
}func main() {mayPanic()fmt.Println("This line will not be reached.")
}
传递错误信息
panic
可以接受任意类型作为参数,通常传递一个字符串或错误接口实例,以便于错误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package mainimport ("errors""fmt"
)func divide(a, b int) (int, error) {if b == 0 {panic(errors.New("Division by zero"))}return a / b, nil
}func main() {_, err := divide(10, 0)if err != nil {fmt.Println(err) // 输出:Division by zero}
}
易错点:随意使用panic
处理非严重错误。panic
应主要用于处理不可恢复的运行时错误,对于可处理的错误,应通过返回错误值的方式传递给调用者。
万码优才-数字技术人才找工作上万码优才!招聘求职找工作!
recover函数
捕获panic
recover
函数只能在defer
语句中调用,用于捕获当前goroutine发生的panic,并返回panic传入的值。如果没有panic发生,recover
返回nil
: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yPanic() {panic("An error occurred!")
}func handlePanic() {defer func() {if r := recover(); r != nil {fmt.Println("Recovered from panic:", r)}}()mayPanic()
}func main() {handlePanic()fmt.Println("Program continues after panic recovery.")
}
易错点:错误地认为recover
可以跨goroutine捕获panic。recover
只能捕获同一goroutine内发生的panic,对于其他goroutine引发的panic无能为力。在并发编程中,应结合sync.Once
、context.Context
等工具实现跨goroutine的错误传播与处理。
万码优才-数字技术人才找工作上万码优才!招聘求职找工作!
【##】关于recover()函数的说明
recover()函数被调用后,会返回一个 interface{} 接口类型的返回值,如果返回值等于nil,说明没有触发panic;反之,说明程序发生了panic,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示例1:使用recover捕获panic异常,恢复程序的运行。
func funcA() {fmt.Println("func A")
}func funcB() {defer func(){//捕获panic,并恢复程序使其继续运行if err := recover(); err != nil {fmt.Println("recover in funcB")}}()panic("panic in B") //主动抛出异常
}func funcC() {fmt.Println("func C")
}func funcD() {fmt.Println("func D")
}func main() {defer funcA()defer funcC()fmt.Println("this is main")funcB()defer funcD()
}
运行结果:
this is main
recover in funcB
func D
func C
func A
《代码分析》当recover捕获到panic时,不会造成整个进程的崩溃,它会从触发panic的位置退出当前函数,然后继续执行后续代码。
【##】recover()的使用注意事项
- recover 必须搭配defer 语句使用,并且recover()函数必须在延迟函数内被调用执行才能正常工作。
- defer一定要在可能引发panic的语句之前定义。
func funcB() {/*defer func(){//捕获异常,并恢复程序使其继续运行if err := recover(); err != nil {fmt.Println("recover in funcB")}}()*/defer recover() //捕获会失败panic("panic in B") //主动抛出异常
}
万码优才-数字技术人才找工作上万码优才!招聘求职找工作!
万码优才-数字技术人才找工作上万码优才!招聘求职找工作!
万码优才-数字技术人才找工作上万码优才!招聘求职找工作!
defer、panic、recover组成的错误处理
go语言不支持 try...catch...finally,取而代之的是 defer、panic、revocer组合
例子一
看以下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func deferTest2(){var num1 int8 = 10var num2 int8 = 0fmt.Println("函数内部代码")fmt.Println(num1 / num2) // 在这里程序 panic了,因此在该位置退出,且程序不会执行后面的代码
}
func main(){deferTest2()fmt.Println("后面的代码...")
}
运行结果如下:
使用 defer ,revocer 进行错误处理后,任然可以执行后面的代码,因此修改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func deferTest2(){defer func(){ // 函数发生异常后会执行 defer里的代码,并且不会退出程序err := recover()if err != nil {fmt.Println("发生异常:",err)}}()var num1 int8 = 10var num2 int8 = 0fmt.Println("函数内部代码")fmt.Println(num1 / num2)
}
func main(){deferTest2()fmt.Println("后面的代码...")
}
执行结果如下:
例子二,自定义错误,使用panic 输出错误程序后,退出程序
package mainimport ("fmt""errors"
)
func myError(a string) (err error){if a == "a" {return nil}return errors.New("这是一个自定义错误")
}
func doMyError(){err := myError("b")if err != nil { // 如果有错误,则打印错误,并退出程序panic(err) }fmt.Println("继续向后执行...")
}
func main(){doMyError()fmt.Println("后面的代码...")
}
执行结果为:
当 myError 传 a的时候,执行结果如下:
我们再上面代码加入defer语句处理错误后:
import ("fmt""errors"
)
func myError(a string) (err error){if a == "a" {return nil}return errors.New("这是一个自定义错误")
}
func doMyError(){defer func(){err := recover()if err != nil {fmt.Println("出现的error为:",err)}}()err := myError("b")if err != nil {panic(err) // 发生panic 后,执行压入栈的defer语句,且程序不会终止}fmt.Println("继续向后执行...") // 发生panic 后不会执行该语句
}
func main(){doMyError()fmt.Println("后面的代码...")
}
执行结果为:
万码优才-数字技术人才找工作上万码优才!招聘求职找工作!
总结
defer:用于延迟执行函数调用,确保在函数返回前执行。它可以用于资源释放、日志记录等场景。多个 defer 语句按照 后进先出 的顺序执行,传参时需要注意变量的求值时机。
panic:用于处理严重错误,立即终止当前函数的执行,并开始回溯调用栈。panic 会触发当前 goroutine 中的所有 defer,但不会影响其他 goroutine。
recover:用于捕获 panic,只能在 defer 延迟函数中使用。通过 recover,你可以在 panic 发生时捕获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错误,从而避免程序崩溃。
defer、panic 、recover和 语句的组合有如下几个特性:
- recover 必须搭配defer 语句使用,并且recover()函数必须在延迟函数内被调用执行才能正常工作。
- defer一定要在可能引发panic的语句之前定义。
- 有panic,没recover,程序宕机。
- 有panic,也有recover,程序不会宕机。执行完对应的defer后,从宕机点退出所在函数返回到主调函数中,继续执行后续代码。
<提示>
在panic触发的defer语句内,可以继续使用panic,进一步将错误外抛直至程序整体崩溃。
如果想在捕获panic时设置当前函数的返回值,可以对返回值使用命名返回值方式直接进行设置。
Go语言提供了两种错误处理的方式,一种是借助 panic 和 recover 的抛出捕获机制,另一种是使用error接口错误类型。在实际的开发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错误处理方式。
万码优才-数字技术人才找工作上万码优才!招聘求职找工作!
万码优才-数字技术人才找工作上万码优才!招聘求职找工作!万码优才,新一代数字技术人才招聘求职平台。为求职者提供海量高薪职位选择,可通过托管简历让企业主动联系。同时,为企业招聘方提供高效的招人服务,确保优质人才的精准推荐,缩短招聘周期。https://wanmayoucai.com/home?channeltype=drsy&channelid=13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