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代码随想录day58】【C++复健】 117. 软件构建(拓扑排序);47. 参加科学大会(dijkstra(朴素版)精讲)

117. 软件构建(拓扑排序)

继续边看解析边做题,思考时的问题做个如下的总结:

1. 存边用什么数据结构?

在题目中,我们需要存储节点之间的依赖关系(边信息)。选择适合的数据结构非常重要:

  • 选择 unordered_map<int, vector<int>>
    • 这个结构的作用是将节点 int 映射到一个 vector<int>,即以 O(1) 的复杂度找到所有依赖当前节点的节点集合。
    • 在代码中,rela[left].push_back(right) 表示从节点 left 指向节点 right 的边。

这种结构方便快捷,是处理稀疏图的常见选择。如果用二维数组存储,虽然逻辑上也可以,但会浪费内存并导致效率下降。

2 队列是否需要初始化代码?

自己思考的时候感觉队列需要一个初始化代码,但是却想不明白能不能合到主循环的代码里面去。看了卡哥的解析之后发现了,并不能,所以无须担心。

3 循环逻辑问题(GPT优化版)

我在写这道题时,曾经因为对循环逻辑的处理不当导致代码变成了死循环。具体问题是,我把初始化代码直接搬到了主循环里,导致一些节点被重复插入队列。比如,节点 1 在初始化时已经被插入队列了,但后面又因为错误的逻辑反复地被插入队列,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当时我的想法是,在节点进入队列后,把它对应的 indegree 值设置成 -1,这样能避免重复插入。但是后来忘记实现这一点,结果还是出现了问题。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解决问题,但仔细想想,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只要在 indegree[tominus[i]]--; 这一步之后,立即判断节点的入度是否减到 0,如果是 0,就将它加入队列。

这样处理有两个明显的优点:

  1. 避免重复插入节点: 减少入度操作的节点必然是与其他节点存在依赖关系的(即入度不为 0 的节点),只有在入度变为 0 时才会被加入队列,从逻辑上保证了节点最多只会入队一次。
  2. 减少不必要的遍历: 在减少入度时直接判断是否需要入队,避免了每次操作后全量扫描所有节点,显著提高了代码效率。

最终通过这样的调整,不仅解决了死循环问题,还让代码的逻辑更加清晰,执行效率也更高。这种在操作中即时判断的优化思路,给我很大的启发。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queue>
#include<unordered_map>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int n,m;cin >> n >> m;vector<int> indegree(n);vector<int> result;unordered_map<int, vector<int>> rela;for(int i=0; i<m; i++){int left, right;cin >> left >> right;indegree[right]++;rela[left].push_back(right);}queue<int> zerodegree;for(int i=0; i<n; i++){if(indegree[i] == 0){zerodegree.push(i);}}while(!zerodegree.empty()){int top = zerodegree.front();zerodegree.pop();result.push_back(top);vector<int> tominus = rela[top];for(int i=0; i<tominus.size(); i++){indegree[tominus[i]]--;if (indegree[tominus[i]] == 0) {zerodegree.push(tominus[i]);}}}if(result.size() == n){for(int i=0; i<n; i++){cout << result[i];if(i<n-1){cout << " ";}}return 0;}cout << -1;
}

47. 参加科学大会(dijkstra(朴素版)精讲)

虽然的确是第一次写最短路算法,也是边看着解析边做的,但确实感觉这个题和prim算法非常的像,只要稍微改一下更新的公式就行,自信就来了。

然后自己上手一写,一塌糊涂。

来看GPT给我分析的问题:

1. 未初始化输入的边信息

在读取边信息时,你直接将 distance[left][right] = val,但没有先读取 leftright,会导致程序读取未定义的值。

修正方法: 在读取边之前,添加 cin >> left >> right >> val

for (int i = 0; i < m; i++) {int left, right, val;cin >> left >> right >> val; // 读取边信息distance[left][right] = val;distance[right][left] = val;
}

并且这里其实还有一个更严肃的问题,那就是这是一个有向图而非无向图,所以我不能给左右赋同样的值(因为这个,做不对还想了半天),不然会导致算出来的结果不对,所以正确的应该是:

for (int i = 0; i < m; i++) {int left, right, val;cin >> left >> right >> val; // 读取边信息distance[left][right] = val;
}

2. 忘了在计算距离最小值的判断力加入对visited数组的判断

在第一个循环中,你将 visited[1] 设置为 true,但后续并没有在循环中检查哪些节点已经被访问过,可能会导致重复访问,或者访问逻辑错误。

修正方法: 在主循环和内层循环中,增加对 visited 的判断:

if (!visited[j] && mindist[j] < dis_min) {

3. 访问越界问题

当所有节点都访问过后,pos 可能仍然是 -1,表示当前没有未访问的节点。这会导致接下来的代码逻辑失效,导致访问出现越界问题。

修正方法: 在找到最小 pos 后立即判断:

if (pos == -1) {break; // 无法找到更短的路径,直接退出
}

 顺带一提,卡哥的做法是直接给pos赋值成1,这样即使是没找到,也不会导致访问越界。但这样做的坏处在于,卡哥的这种写法会让循环继续执行,但假设我们循环一整圈都没有找到比INT_MAX更小的距离,此时其实说明已经没边了,所以循环没有必要继续执行了,直接break掉还能省点事情。

脑子里的杠精:如果刚好有一个距离就等于INT_MAX,你这个判断不就失效了吗?

emm... 那如果是这样距离总和都超过INT能表示的范围了,不如放他一马。


4. 在更新距离时也忘了对visited数组的判断

if (!visited[k] && distance[pos][k] != INT_MAX) {mindist[k] = min(mindist[pos] + distance[pos][k], mindist[k]);
}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喜欢不要忘了点个一键三连哦(串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 <climits>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int n,m;cin >> n >> m;vector<vector<int>> distance(n+1, vector<int>(n+1, INT_MAX));for(int i=0; i<m; i++){int left, right, val;cin >> left >> right >> val;distance[left][right] = val;//distance[right][left] = val; //不能加,加了你就完了}vector<int> mindist(n+1, INT_MAX);vector<bool> visited(n+1);mindist[1] = 0;for(int i=1; i<=n; i++){int dis_min = INT_MAX;int pos = -1;for(int j=1; j<=n; j++){if(!visited[j] && mindist[j] < dis_min){dis_min = mindist[j];pos = j;}}if (pos == -1) {break; // 无法找到更短的路径,直接退出}visited[pos] = true;for(int k=1; k<=n; k++){if(!visited[k] && distance[pos][k] != INT_MAX){mindist[k] = min(mindist[pos] + distance[pos][k], mindist[k]);}}}if(mindist[n] == INT_MAX){cout << -1;return 0;}cout << mindist[n];
}

http://www.lryc.cn/news/506512.html

相关文章:

  • 【NLP 16、实践 ③ 找出特定字符在字符串中的位置】
  • 费解的开关(bfs + 哈希表 or 递推)
  • C语言——实现求出最大值
  •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短视频系统(SpringBoot)+文档
  • Flutter 中 Sliver 的各种装饰器介绍与使用
  • 电感的基本概念
  • linux基于systemd自启守护进程 systemctl自定义服务傻瓜式教程
  • HTTP协议和接口测试详解
  • vue3【实战】定义全局方法(两种方案)
  • 基于JavaScript的DBUtils增删改查操作实验
  • 初学stm32 --- 系统时钟配置
  • 实现星星评分系统
  • 数据库建模工具 PDManer
  • 后台运维操作建议
  • NX二次开发调用内部函数设置对象穿透显示DSS_ATTR_set_show_through
  • ubuntu16.04ros-用海龟机器人仿真循线系统
  • 解决Ubuntu 20.04上编译OpenCV 3.2时遇到的stdlib.h缺失错误
  • HTML综合案例
  • TanStack——为现代前端开发提供高性能和灵活的工具
  • Java爬虫️ 使用Jsoup库进行API请求有什么优势?
  • React源码02 - 基础知识 React API 一览
  • COMSOL with Matlab
  • 【报表查询】.NET开源ORM框架 SqlSugar 系列
  • PostgreSQL数据库访问限制详解
  • 【test linux】创建一个ext4类型的文件系统
  • 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 AI-PR曲线
  • Guava 提供了集合操作 `List`、`Set` 和 `Map` 三个工具类
  • 深入解析 Elasticsearch 集群配置文件参数
  • WebMvcConfigurer和WebMvcConfigurationSupport(MVC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