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ue 响应式数据原理

发现宝藏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宝藏入口】。


Vue 的响应式数据原理是其核心功能之一,它使得 Vue 应用能够自动响应数据的变化,并在数据变化时自动更新视图。这个机制通过 数据劫持(data hijacking)和 发布-订阅模式 实现,下面我将详细解释 Vue 响应式数据原理。

1. 数据劫持 (Data Hijacking)

Vue 的响应式数据机制基于浏览器的 Object.defineProperty,通过数据劫持将对象的每个属性转化为 getter 和 setter。当你访问某个属性时,getter 会被触发;当你修改该属性的值时,setter 会被触发。

实现过程:

  1. 对象属性代理
    当 Vue 初始化数据时,它会遍历每个数据对象的属性,并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对每个属性进行封装,定义 getter 和 setter。

    • Getter:每当你访问该属性时,getter 会被调用。在 getter 内部,Vue 会将这个属性的依赖(通常是视图组件)进行收集。
    • Setter:每当你修改该属性时,setter 会被调用。在 setter 内部,Vue 会通知所有依赖该属性的视图组件重新渲染。
  2. 数据变化的通知机制
    Vue 会维护一个 依赖收集 的过程,当某个视图依赖于某个数据属性时,视图会注册为该数据的观察者。这样,当数据变化时,Vue 就会通知这些依赖,触发相应的视图更新。

2. 依赖收集 (Dependency Collection)

Vue 使用一个 ObserverWatcher 机制来管理数据变化和视图更新。

  • Observer(观察者):Vue 会对每个数据对象进行劫持,并为每个属性创建一个 Observer 对象。这个对象负责数据的 getter 和 setter 操作,同时负责收集依赖。

  • Watcher(观察者):每个组件或者视图实例中的计算属性和渲染函数都可以视为一个 Watcher。当某个数据属性变化时,Watcher 会被通知,进而触发视图更新。

当一个组件访问某个响应式数据时,Vue 会将该组件的 Watcher 作为该数据属性的依赖(即让组件 “订阅” 数据属性的变化)。当数据属性改变时,Vue 会通知所有订阅了该属性的 Watcher,从而触发视图更新。

3. 数据变化的过程

假设有以下代码:

data: {message: 'Hello Vue!'
}
  1. 当 Vue 初始化时,message 属性会被 Object.defineProperty 封装,变成具有 getter 和 setter 的属性。
  2. 组件渲染时,会访问 message 属性,触发 getter,并将当前的 Watcher(即组件)注册为依赖。
  3. 如果在之后修改 message(例如:this.message = 'Hello World!'),setter 被触发,Vue 会通过 Watcher 通知相关的组件重新渲染。

4. Vue 3 响应式原理(Proxy)

Vue 3 对响应式的实现做了改进,采用了 Proxy 来代替 Object.defineProperty,使得 Vue 更加高效,特别是在处理嵌套对象和数组时。

基本原理:

Vue 3 使用 Proxygetset 捕获器来代理对象的操作。Proxy 可以直接监听对象的所有操作,包括属性访问、修改、删除等。

const handler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访问属性时的逻辑},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修改属性时的逻辑}
}const proxy = new Proxy(data, handler);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会创建一个 Proxy 对象,该对象代理原始数据,捕获对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操作。这样 Vue 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依赖收集和数据更新。

5. 响应式实现的优缺点

优点:

  1. 自动化:无需手动管理视图和数据的同步,Vue 会自动处理数据变化和视图更新。
  2. 高效:通过 getter 和 setter 进行依赖收集,可以精确地追踪哪些视图依赖于哪些数据,只有相关的视图会在数据变化时更新。
  3. 灵活性:支持计算属性、侦听器等,使得开发者可以灵活控制数据的变化和视图更新的时机。

缺点:

  1. 性能开销:在大型应用中,过多的 gettersetter 可能会引入性能问题,特别是在复杂的数据结构和深层嵌套的对象中。
  2. 数组和对象的劫持:Vue 2 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对数组元素和对象属性进行劫持时,有一些限制(例如,不能监听数组索引变化和数组长度的变化)。Vue 3 使用 Proxy 改进了这个问题。

总结

Vue 的响应式数据原理是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Vue 2)或 Proxy(Vue 3)来实现的。这种机制通过劫持数据的 getter 和 setter,实现了视图和数据的双向绑定。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会通知所有依赖该数据的视图重新渲染,从而实现响应式更新。

http://www.lryc.cn/news/505716.html

相关文章:

  • android 计算CRC
  • Linux tinyproxy 使用教程
  • 局部规划器设计思路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期末复习
  • UITableView显示数据,增加数据,删除数据及移动数据行
  • 金智塔科技喜获CCF中国数字金融大会 GraphRAG竞赛二等奖
  • 方案解读:数字化扩展中如何提升多云应用安全能力?
  • “年轻科技旗舰”爱玛A7 Plus正式发布,全国售价4999元
  • oracle开窗函数笔记、over()笔记
  • 【HarmonyOS】HarmonyOS 和 Flutter混合开发 (一)之鸿蒙Flutter环境安装
  • 海外招聘丨卢森堡大学—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中的 PI 用于图像分析
  • LeetCode hot100-85
  • linux 内核数据包处理中的一些坑和建议
  • C++ 的衰退复制(decay-copy)
  • vue-cli 5接入模块联邦 module federation
  • 【Rust自学】3.6. 控制流:循环
  • 【第八节】git与github
  • win如何访问Linux数据库(本地)
  • Windows设置所有软件默认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 前端 计算发布时间(如“1小时前”、“3天前”等)
  • shardingjdbc 4.0.0 seata分布式事务Failed to fetch schema问题
  • 罗德与施瓦茨NRT2功率反射仪,NRT2通过式功率计
  • QLineEdit限制输入固定字节数(UTF-8编码)
  • 基于ubuntu的mysql 8.0安装教程
  • K8s ConfigMap的基础功能介绍
  • Linux——Shell
  • armsom产品编译烧录Linux固件
  • VSCode:Markdown插件安装使用 -- 最简洁的VSCode中Markdown插件安装使用
  • AI 行业发展趋势: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变革
  • FB爆款打法实操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