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for Science 的完美实践——科研文献的智慧化提取获得“综述性文摘”的软件开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show your codes!
1 综述性文摘的需求
再简单不过了。
甲方(综述性文摘)需求:针对项目特征或描述,从几百篇相关的科研论文(PDF)中智能提取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本、上下标、图片、表格、公式,并组成一篇相关度准确、精确重现文献内容的综述性文摘。
2 基于大模型LLM的实践与教训
鉴于甲方的实力与地位,甲方短期内邀请了包括国内最顶尖的几家自认为是AI头部的企业(QW、BC、ZP、BD。。。),历时6个多月,花费无数(训练),却全部铩羽而归!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他们的技术思路都是“大模型LLM”,咱们从大模型的优势与劣势进行简单的剖析。
2.1 大模型技术路线的优势
大模型基于海量的内容进行训练,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其优势在于(看起来)(似乎)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和生成能力强,(看起来)适用范围(似乎)很广泛。大模型具备多模态能力,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文本、图像等。
大模型在编撰(非精确的)文本、(虚拟的)场景、(物理失常的)图片与影视信息方面,具有特别显著的优势。
2.2 大模型技术路线的永远无法解决的缺陷
因为大模型是基于统计学的,其显著缺点则是,其中的知识是参数化的隐式知识,存在事实的编造,缺乏可解释性,生成内容普遍存在幻觉的现象。对于技术文献而言,无法进行内容追溯也是致命的缺陷。
因而,对于要求严谨、准确、真实、可信的工业、医学、法律场景等等,大模型就显得无能为力,毫无用处,不过是一堆玩具。
在浪费了不少资金与宝贵时间之后,甲方寻求笔者团队给与支持。
既然大模型不行,我们团队用什么技术思路呢?
3 基于知识图谱的实践与成功经验
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基于知识表达的推理一直处于主流。
近些年发展的知识图谱技术,也是该领域的进步,更是AI的唯一未来。
我们选择知识图谱及其相关技术实现本文的需求。
3.1 知识图谱的优势
结构化知识:知识图谱以实体及其关系构成的三元组为基本单位,能够清晰地表示知识的结构。
数据真实性:知识图谱中的数据通常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可解释性:其内部结构接近人类认知,便于提供解释和推理。
可追溯性:知识图谱获得的信息可以进行精确的原始文献追溯。
这些正是科研看重的。
3.2 智慧化提取获得“综述性文摘”的软件开发的实践
北京联高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的“智慧文摘软件AISS”是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综合性文摘软件及服务。
3.2.1 软件使用过程与功能简介
构建基础知识:AISS阅读并分析若干本专业的教材(文本),将教材转为“知识图谱”,学习一些常识、通识与基本的专业知识;
构建知识图谱:AISS使用专有的技术将科技文献转为“知识图谱”;
问与答:AISS按文摘的阶段性需求,从这些文献中摘录相关度最高的内容(文本、上下标、图片、表格、公式),并组成一篇综合性文献。
附件:AISS自动提取文献相关的图片、表格,并按顺序编号与组成《附图》、《附表》。
用户参与:AISS用户可自行设计文摘的内容需求;可指定匹配度达标的文献内容数量;可指定内容的时间、地理排序方式。
更多功能请咨询联高软件。
3.2.2 相关服务及甲方支持
实践过程中,甲方参与了下面这些(简单、占用时间少)的工作:
提供资料:甲方按时间要求提供相关教材、标准;足量提供科技文献(集)的文字版本PDF;
审阅与校正:甲方安排专人对学习阶段的文摘成果进行简单的审阅;
3.2.3 实践的成果
联高团队的AISS实践不过3个月,文摘准确度达到90%,文献内容(文本、上下标、图片、表格、公式)重现率99.5%,获得了甲方的好评。甲方承诺支持继续完善系统及邀请AISS参与其他AI项目。
甲方评价:
在我们对AI技术几乎失去信心时,AISS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基本实现了我方的需求,确实出乎意外。
曰:
铺天盖地的AI宣传,熙熙攘攘的AI大咖,未必有能力解决实际的科研需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