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三)——双向链表的介绍以及实现

前言

前面两期数据结构的文章我们介绍了顺序表和单向链表,那么本篇博文我们将来了解双向链表,作为最好用的一种链表,双向链表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下面是前两篇数据结构的文章:

数据结构(一)——顺序表的介绍

 数据结构(二)——链表的介绍以及单链表的实现

双向链表的概念

什么是双向链表呢?实际上,双向链表全称是带头双向循环链表,是一种最复杂但最好用的一种链表形式,它不同于单项链表,它拥有一个头节点,正是由于头节点的存在,弥补了单项链表尾插的不便,同时它拥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前驱和后继,从而方便链表进行数据的挪动等操作。

双向链表的实现

1.定义

目录

前言

双向链表的概念

双向链表的实现

1.定义

2.双向链表接口定义

1.初始化

2.销毁

4.打印

5.尾插/尾删

6.头插/头删

7.任意位置插入/删除

8.查找

小结


typedef int LTDataType;
typedef struct LTNode
{struct LTNode* next;struct LTNode* prev;LTDataType x;
}LTNode;

双向链表的定义如上所示,我们发现,在这个结构体内,我们定义了两个结构体指针,分别指向结构体变量(双向链表)的前驱和后继节点,后续我们将通过这个结构体指针完成链表的头插,尾插等一系列操作。

2.双向链表接口定义

接下来我们将定义一系列链表的接口,通过这些函数,我们将完成链表的初始化、销毁、头插、尾插、头删、尾删、打印等一系列操作。

//链表的初始化
void LTInit(LTNode** pphead);
LTNode* LTInit();
//链表的销毁
void LTDestroy(LTNode* phead);
//链表的打印
void LTPrint(LTNode* phead);//链表的尾插
void LTPushBack(LTNode* phead,LTDataType x);
//链表的头插
void LTPushFront(LTNode* phead, LTDataType x);//链表的尾删
void LTPopBack(LTNode* phead);
//链表的头删
void LTPopFront(LTNode* phead);//在指定位置之后插入
void LTInsert(LTNode* pos, LTNode* phead);
//删除指定位置的节点
void LTErase(LTNode* pos);//查找一个值返回相应节点
LTNode* LTFind(LTNode* phead, LTDataType x);

 从上述节点的定义我们发现,不同于单向链表,我们传的大多是一级指针,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双向链表多了一个哨兵位,当链表中只有哨兵位时我们称之为空链表,即哨兵位是不能删除的,而我们大多数操作是不会改变哨兵位的,所以只需要传一级指针。

1.初始化

我们看到,我们给出了两种链表的初始化方式一种是传二级指针,一种则是通过返回值接收,下面我们将实现代码如下:

void LTInit(LTNode** pphead)
{*pphead = (LTDataType*)malloc(sizeof(LTNode));if (*pphead == NULL){perror("malloc fail!");exit(1);}(*pphead)->a = -1;(*pphead)->next = (*pphead)->prev = *pphead;
}

首先是二级指针初始化,我们看到,对二级指针解引用我们可以拿到这个地址,然后malloc一块空间,最后让前驱节点和后继节点都指向自己,这样我们就完成了链表的初始化。但是细心观察我们发现,这一段代码的逻辑是先开一块新的节点,然后再完成初始化,后续我们对链表的插入修改还要用到这一段逻辑,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逻辑写成申请节点的函数,这样既减少了代码量,还提高了可读性,所以就有了第二种初始化方式,代码如下:

LTNode* LTBuyNode(LTDataType x)
{//申请一个新的节点LTNode* newnode = (LTDataType*)malloc(sizeof(LTNode));if (newnode == NULL){perror("malloc fail!");exit(1);}newnode->a = x;//让新节点的next prev指针指向自己newnode->next = newnode->prev = newnode;return newnode;
}
LTNode* LTInit()
{LTNode* phead = LTBuyNode(-1);return phead;
}

2.销毁

由于链表的每个节点不是连续的,所以我们需要循环销毁每一个节点,有了这个逻辑,我们就可以写下如下代码:

void LTDestroy(LTNode* phead)
{assert(phead);//pcur指向第一个节点LTNode* pcur = phead->next;while (pcur != phead){//记录下一个节点LTNode* next = pcur->next;//销毁该节点free(pcur);//让pcur指向下一个节点pcur = next;}//销毁哨兵位头节点free(phead);phead = NULL;
}

4.打印

与链表销毁类似,打印每个节点的值都是先找到该节点,然后再将该节点的值打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写下如下代码:

void LTPrint(LTNode* phead)
{assert(phead);LTNode* pcur = phead->next;while (pcur != phead){printf("%d->", pcur->a);pcur = pcur->next;}printf("\n");
}

5.尾插/尾删

链表插入删除的关键是改变节点的指针,对于尾插而言,我们实际上是将该节点插入哨兵位的前面;对于尾删而言,我们实际上是删除的是哨兵位的前驱节点。因此改变指针指向实际上就是改变哨兵位前驱和后继节点的指向。代码如下:

//尾插
void LTPushBack(LTNode* phead, LTDataType x)
{assert(phead);LTNode* newnode = LTBuyNode(x);newnode->next = phead;newnode->prev = phead->prev;phead->prev->next = newnode;phead->prev = newnode;
}
//尾删
void LTPopBack(LTNode* phead)
{assert(phead);assert(phead->next != phead);LTNode* del = phead->next;LTNode* prve = phead->next->prev;phead->prev = prve;prve->next=phead;free(del);del = NULL;
}

6.头插/头删

//头插
void LTPushFront(LTNode* phead, LTDataType x)
{assert(phead);LTNode* newnode = LTBuyNode(x);newnode->next = phead->next;newnode->prev = phead;phead->next = newnode;phead->next->prev = newnode;
}
//头删
void LTPopFront(LTNode* phead)
{assert(phead);assert(phead->next != phead);LTNode* prve = phead->next;LTNode* del = phead->next->next;phead->next = del;del->prev = phead;free(prve);prve = NULL;
}

这里有个小技巧,在我们插入时,我们可以先让新节点的前驱和后继节点指向相应位置,改变其他指针的指向

7.任意位置插入/删除

我们在有了前面插入删除的逻辑之后,我们可以用相同的逻辑如法炮制,就可以很快写出任意位置插入删除的代码:

void LTInsert(LTNode* pos, LTDataType x)
{assert(pos);LTNode* newnode = LTBuyNode(x);newnode->next = pos->next;newnode->prev = pos;pos->next->prev = newnode;pos->next = newnode;
}
void LTErase(LTNode* pos)
{assert(pos);pos->next->prev = pos->prev;pos->prev->next = pos->next;free(pos);pos = NULL;
}

8.查找

查找的逻辑十分简单,通过遍历链表,找到相应元素,然后返回当前节点,如果没有找到,就返回空,代码如下:

LTNode* LTFind(LTNode* phead, LTDataType x)
{assert(phead);LTNode* pcur = phead->next;while (pcur != phead){if (pcur->a == x){return pcur;}}return NULL;
}

小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会持续更新与数据结构相关的内容,如果喜欢的话希望能够点赞关注加转发,您的支持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同时也希望在学习路上的你能够坚持下去,半山腰很挤,我想去山顶看看。

http://www.lryc.cn/news/497614.html

相关文章:

  • Webpack开发模式及处理样式资源
  • leetcode--设计链表
  • 【MySQL】:数据库操作
  • 刷蓝桥杯历年考题(更新至15届~)
  • AI与BI的火花:大语言模型如何重塑商业智能的未来
  • Qt 详解QtNFC 读写模式
  • 增删改查文档
  • C语言蓝桥杯2023年省赛真题
  • Python迭代器-大数据量的处理
  • 自动化包括态交互与感交互,而智能化包括势交互与知交互
  • VideoBooth: Diffusion-based Video Generation with Image Prompts
  • 模拟简单的iOT工作流
  • C++学习0.2: RAII
  • k8s,进一步理解Pod
  • MFC图形函数学习13——在图形界面输出文字
  • 【Canvas与雷达】点鼠标可暂停金边蓝屏雷达显示屏
  • React第十二节组件之间通讯之发布订阅模式(使用pubsub-js插件)
  • Vue3安装 运行教程
  • MySQL:约束constraint
  • 使用Rufus制作Ubuntu需要注意
  • 探索Go语言的高级特性:性能分析与安全性
  • SearchSploit配合gcc的使用
  • 无人机设计:云台挂载!
  • Spring Native适用场景、代理使用及测试部署策略
  • LeetCode—11. 盛最多水的容器(中等)
  • 第一部分:入门准备 1.欢迎来到新手村 --[JavaScript 新手村:开启编程之旅的第一步]
  • BERT的中文问答系统50
  • 深入解析CMake中的find_package命令:用法、特性及版本依赖问题
  • 【OpenDRIVE_Python】使用python脚本输出OpenDRIVE数据中含有隧道tunnel的道路ID和隧道信息
  • SIP系列五:HTTP(SIP)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