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中的原子操作:原子性、内存顺序、性能优化与原子变量赋值

一、原子操作与原子性

原子操作(atomic operation)是并发编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在多线程环境中,一个操作一旦开始,就不会被其他线程的操作打断,直至该操作完成。这种不可分割的特性保证了操作的原子性,即要么全部做完,要么全部不做。原子操作在多线程编程中非常重要,因为它能有效避免数据竞争和条件竞争等问题,从而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C++11引入了原子操作,通过<atomic>头文件提供了一系列原子类型和函数,如std::atomic<T>,用于确保对共享数据的操作是原子的。原子类型提供了一系列成员函数来执行原子操作,这些操作包括加载(load)、存储(store)、加法(fetch_add、add)、减法(fetch_sub、sub)、交换(exchange)和比较并交换(compare_exchange_weak、compare_exchange_strong)等。

二、原子变量赋值操作

在C++中,原子变量赋值是通过std::atomic模板类实现的,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对原子变量进行赋值和修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子变量赋值操作及其示例:

  • 基本赋值

    基本赋值操作是使用赋值运算符(=)直接将一个新值赋给原子变量。例如:

std::atomic<int> counter(0); // 声明一个原子整数变量,初始值为0
counter = 10; // 将10赋给counter

  • 原子加法与减法

            使用fetch_addadd等成员函数可以实现原子加法操作,fetch_subsub等成员函数可以实现原子减法操作。fetch_addfetch_sub返回加法或减法操作之前的值,而addsub返回加法或减法操作之后的值。例如:

std::atomic<int> counter(0);int oldValue = counter.fetch_add(1); // 将counter的值加1,并返回加1之前的值int newValue = counter.add(5); // 将counter的值加5,并返回加5之后的值oldValue = counter.fetch_sub(3); // 将counter的值减3,并返回减3之前的值newValue = counter.sub(2); // 将counter的值减2,并返回减2之后的值

  • 原子交换

    使用exchange成员函数可以实现原子交换操作,即将原子变量的当前值与一个新值进行交换,并返回交换之前的值。例如:

std::atomic<int> counter(5);
int oldValue = counter.exchange(10); // 将counter的值与10进行交换,并返回交换之前的值5
  • 原子比较并交换

            使用compare_exchange_weakcompare_exchange_strong成员函数可以实现原子比较并交换操作。这两个函数都尝试将原子变量的当前值与一个期望值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将其设置为一个新值,并返回true;如果不相等,则返回false,并将期望值更新为当前值。compare_exchange_weak在某些平台上可能会由于性能优化而偶尔失败(即使当前值与期望值相等),而compare_exchange_strong则保证在当前值与期望值相等时一定会成功。例如:

std::atomic<int> counter(5);int expected = 5;bool success = counter.compare_exchange_strong(expected, 10); // 如果counter的值等于5,则将其设置为10,并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并将expected更新为counter的当前值

  • 原子性值传递

        有时,我们需要将一个原子变量的值从一个对象复制到另一个对象。这可以通过load()store()成员函数来实现。load()函数用于从原子变量中加载当前值,而store()函数用于将一个新值存储到原子变量中。以下是一个示例:

std::atomic<int> original(5); // 声明一个原子整数变量,初始值为5
std::atomic<int> target(0); // 声明另一个原子整数变量,初始值为0// 将original的值加载到局部变量中(虽然在这个例子中不是必需的,但展示了load的用法)
int value = original.load();// 直接将original的值存储到target中,这是一个原子操作
target.store(original.load()); // 将原始对象的值存储到目标对象// 此时,target的值也是5
三、内存顺序

内存顺序(Memory Order)是多线程编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定义了在多处理器或多核环境中,内存访问的次序。C++11标准明确引入了内存顺序,用于指定原子操作的顺序性,以避免多线程环境下的数据竞争问题。

C++11标准定义了多种内存顺序类型,包括memory_order_relaxedmemory_order_consumememory_order_acquirememory_order_releasememory_order_acq_relmemory_order_seq_cst等。在实际编程中,开发者需要根据操作的目的和上下文环境来确定合适的内存顺序。

选择合适的内存顺序可以在保证正确性的前提下提高性能。例如,使用memory_order_relaxed可以放松对内存顺序的要求,从而减少同步开销,但可能会引入数据竞争的风险。相反,使用memory_order_seq_cst可以确保最强的顺序性保证,但可能会增加同步开销。

四、性能优化

原子操作通过避免锁的使用,减少了线程之间的竞争和上下文切换开销,从而提高了多线程程序的性能。然而,性能优化并非一味追求宽松的内存顺序,而需要在正确性和性能之间取得平衡。

以下是一些性能优化的建议:

  1. 选择合适的内存顺序:在保证线程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宽松的内存顺序可以减少同步操作,从而提升性能。然而,过度放宽内存顺序可能会导致难以调试的并发问题。

  2. 利用硬件特性:不同CPU架构和编译器的实现对原子操作的支持和优化程度不同。深入理解平台特性,利用硬件提供的原子性支持和缓存一致性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程序的性能。

  3. 减少不必要的同步:通过合理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减少线程间的同步需求。例如,使用无锁数据结构、读写锁等高级同步机制,可以在保持线程安全的同时,减少同步开销。

  4. 避免忙等待:在需要等待某个条件成立时,避免使用忙等待(busy-waiting)的方式。忙等待会消耗大量的CPU资源,并可能导致性能下降。相反,可以使用条件变量、信号量等同步机制来实现高效的等待和通知机制。

综上所述,深入理解C++中的原子操作、原子性、内存顺序、性能优化以及原子变量赋值操作,对于编写高效且正确的并发代码至关重要。通过合理选择内存顺序、利用硬件特性、减少不必要的同步和避免忙等待等策略,可以在保证程序正确性的同时实现性能的优化。

http://www.lryc.cn/news/489512.html

相关文章:

  • 游戏引擎学习第19天
  • RocketMQ: 专业术语以及相关问题解决
  • C++ 类和对象中的 拷贝构造 和 运算符重载
  • el-table最大高度无法滚动
  • Vscode写markdown快速插入python代码
  • 基于 NCD 与优化函数结合的非线性优化 PID 控制
  • 【数据分析】基于GEE实现大津算法提取洞庭湖流域水体
  • 计算机网络安全 —— 报文摘要算法 MD5
  • LeetCode 746. 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 java题解
  • Kubernetes的pod控制器
  • ArcMap 处理栅格数据地形图配准操作
  • comprehension
  • 开源宝藏:Smart-Admin 重复提交防护的 AOP 切面实现详解
  • 使用 npm 安装 Electron 作为开发依赖
  • JavaWeb之综合案例
  • MySQL 报错:1137 - Can‘t reopen table
  • Claude3.5-Sonnet和GPT-4o怎么选(附使用链接)
  • 使用itextpdf进行pdf模版填充中文文本时部分字不显示问题
  • java-贪心算法
  • OpenCV和Qt坐标系不一致问题
  • 前端VUE项目启动方式
  • Python小白学习教程从入门到入坑------习题课5(基础巩固)
  • 飞凌嵌入式T113-i开发板RISC-V核的实时应用方案
  • 基于Java后台实现百度、高德和WGS84坐标的转换实战
  • SQL,力扣题目1635,Hopper 公司查询 I
  • Android 分区相关介绍
  • JMeter监听器与压测监控之 InfluxDB
  • 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专项训练
  • ElasticSearch学习篇18_《检索技术核心20讲》LevelDB设计思想
  • 使用 FFmpeg 提取音频的详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