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分组校验在Spring中的应用详解

目录

  • 前言
  • 1. 什么是分组校验
  • 2. 分组校验的基本原理
  • 3. 分组校验的实现步骤
    • 3.1 定义分组接口
    • 3.2 在校验项中指定分组
    • 3.3 校验时指定要校验的分组
    • 3.4 默认分组和分组的继承
  • 4. 分组校验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 4.1 优势
    • 4.2 适用场景
  • 5.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5.1 校验未生效
    • 5.2 无法识别默认分组
  • 结语

前言

在日常开发中,数据校验是一项重要的功能,尤其是在表单提交、数据传输和接口开发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尤为关键。Spring框架提供了基于JSR-303/JSR-380的校验机制,方便开发者对数据进行自动化验证。然而,某些业务场景下,不同的功能或接口对数据的校验规则各不相同,比如新增数据和更新数据可能需要不同的校验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分组校验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Spring中使用分组校验机制,通过分组校验来实现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校验。

1. 什么是分组校验

分组校验是一种将校验项进行归类分组的校验机制,旨在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校验需求。借助分组校验机制,开发者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定义不同的校验组,并在校验时指定某个组,从而只对指定的校验项进行验证。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校验的灵活性,减少了重复代码,满足了多场景的数据校验需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分组校验的基本原理

在Spring中,分组校验是基于JSR-303/JSR-380规范来实现的。我们可以在数据实体类中使用注解,如 @NotNull@Size 等来定义校验规则,而通过 groups 属性来指定该校验项所属的组。校验时则通过 @Validated 注解的 value 属性来指定需要校验的组,从而只对该组内的校验规则进行检查。

3. 分组校验的实现步骤

实现分组校验大致分为四个步骤:定义分组接口、在校验项中指定分组、执行校验时指定分组以及理解默认分组。以下是详细步骤:

3.1 定义分组接口

首先,需要在实体类中定义不同的分组接口。通常采用嵌套接口的形式来实现分组定义。在Spring的分组校验中,接口仅作为分组的标识符,没有任何实现逻辑。

public class User {public interface CreateGroup {}public interface UpdateGroup {}@NotNull(groups = CreateGroup.class)private String username;@NotNull(groups = {CreateGroup.class, UpdateGroup.class})@Size(min = 6, max = 15, groups = {CreateGroup.class, UpdateGroup.class})private String password;// 其他字段和方法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定义了 CreateGroupUpdateGroup 两个分组,username 字段仅在 CreateGroup 中校验,而 password 字段在 CreateGroupUpdateGroup 中都需要校验。

3.2 在校验项中指定分组

在定义校验注解时,通过 groups 属性将校验项归属于某个或多个分组。当指定了分组后,校验器会根据分组执行不同的校验规则。上例中的 username 字段仅会在 CreateGroup 校验中被验证,而 password 字段会在 CreateGroupUpdateGroup 中均被验证。

通过这种方式,开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组来控制不同的校验行为,从而实现灵活的校验控制。

3.3 校验时指定要校验的分组

在控制层或服务层执行校验时,可以使用 @Validated 注解并指定分组。例如,当需要对创建操作进行校验时,指定 CreateGroup 分组。

@PostMapping("/create")
public ResponseEntity<String> createUser(@Validated(User.CreateGroup.class) @RequestBody User user) {// 业务逻辑return ResponseEntity.ok("User created successfully");
}@PutMapping("/update")
public ResponseEntity<String> updateUser(@Validated(User.UpdateGroup.class) @RequestBody User user) {// 业务逻辑return ResponseEntity.ok("User updated successfully");
}

在上述示例中,createUser 方法中指定了 User.CreateGroup 分组,这意味着该请求只会对属于 CreateGroup 的校验项进行验证,而忽略其他分组的校验项。类似地,updateUser 方法则只会校验 UpdateGroup 中的校验项。

3.4 默认分组和分组的继承

如果校验注解中未指定 groups 属性,那么该校验项默认属于 Default 分组,即在未指定分组时会自动执行此类校验。Spring中所有的校验注解默认属于 Default 分组,这样在大多数场景下可以直接使用 @Valid 进行校验。

此外,分组还可以通过继承的方式进行组合。在复杂的校验场景下,可以通过继承来定义具有层级结构的分组。例如,我们可以让 CreateGroup 继承自 Default 分组,从而在执行 CreateGroup 校验时包含所有 Default 校验项。

public interface Default {}
public interface CreateGroup extends Default {}

这样,CreateGroup 中的校验项不仅包括 CreateGroup 自身的校验规则,还会涵盖 Default 分组中的校验规则。

4. 分组校验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分组校验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针对性,能够有效减少冗余代码,适应复杂的校验需求。

4.1 优势

  • 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分组校验使得开发者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指定不同的校验规则,减少重复定义的校验代码。
  • 满足多场景的校验需求:在新增、修改、删除等不同场景下,允许使用不同的校验逻辑,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
  • 便于代码的管理和维护:分组校验逻辑清晰,方便团队合作和代码维护。

4.2 适用场景

  • 不同操作场景:如新增和更新操作对字段有不同的要求,可以通过分组校验来实现不同的规则。
  • 复合场景校验:在复杂业务逻辑中,需要对不同操作组合进行校验的场景。
  • 模块化校验:在表单或数据传输较多时,可以通过分组将相似的数据校验集中管理。

5.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5.1 校验未生效

如果校验未生效,通常可能是因为未在控制层方法中使用 @Validated 注解或未指定正确的分组。确保校验方法中正确地使用了 @Validated 并传入了分组信息。

5.2 无法识别默认分组

在使用 Default 分组时,务必注意 groups 属性的配置。若未指定 groups,默认分组会自动包含所有校验项;而一旦明确指定分组,则只会校验指定的分组项。

结语

分组校验是Spring框架中一个实用而灵活的校验机制,它通过将校验项进行分组,使得不同场景的校验需求得以有效满足。分组校验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和灵活性,还极大地降低了开发和维护的复杂度。通过合理应用分组校验,可以让数据校验更加简洁、直观、符合业务需求。希望本文的详细讲解能帮助您在实际开发中灵活应用分组校验,实现高效的数据验证。

http://www.lryc.cn/news/482413.html

相关文章:

  • torch.nn.**和torch.nn.functional.**的区别
  • Air780E基于LuatOS编程开发
  • 贪心算法-汽车加油
  • Qt信号和槽-->day04
  • 【Linux】为终端命令自定义快件键并弹窗提醒 设置快捷键切换网络代理(Network Proxy)Disabled/Manual 并弹窗提醒
  • 十六:Spring Boot依赖 (1)-- spring-boot-starter 依赖详解
  • 讲讲关于SNMP与智能PDU插座
  • 在CentOS下安装RabbitMQ
  • 前端使用Canvas实现网页电子签名(兼容移动端和PC端)
  • 什么是OSTRPT报文?
  • PICO+Unity MR空间锚点
  • electron 中 contextBridge 作用
  • 15分钟学 Go 第 42 天:RESTful API设计
  • 如何安全的中断一个运行中的线程?
  • 【121. 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贪心算法/动态规划
  • LLMs之Calculate:利用大语言模型技术基于文本内容实现数字计算能力的简介、常用方法、代码实现之详细攻略
  • LeetCode题练习与总结:判断子序列--392
  • json数据结构的转换
  • mysql删除语句:@Update(“TRUNCATE TABLE employee“)讲解
  • 如何修改浏览器指纹?
  • 实现3D热力图
  • GEE ui界面实现:用户自画多边形, 按面积比例在多边形中自动生成样点,导出多边形和样点shp,以及删除上一组多边形和样点(有视频效果展示)
  • React diff算法和Vue diff算法的主要区别
  • WSL 2 中 FastReport 与 FastCube 的设置方法与优化策略
  • 《线性代数》学习笔记
  • Redis三种集群模式:主从模式、哨兵模式和Cluster模式
  • CDH大数据平台部署
  • 7.4、实验四:RIPv2 认证和触发式更新
  • 【一步步开发AI运动小程序】二十一、如果将AI运动项目配置持久化到后端?
  • LED和QLED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