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什么是直方图算法

什么是直方图算法?

直方图算法是一种优化决策树分裂点搜索效率的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像 LightGBMXGBoost 这样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框架中。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将连续特征的取值范围离散化为有限的区间(称为 bins),在这些区间上计算统计量以确定最佳分裂点。


直方图算法的核心流程

  1. 特征值离散化(分桶化):

    • 连续特征被分为固定数量的区间(bins),每个区间表示一段范围内的值。
    • 例如,将一个特征值的范围 [ 0 , 100 ] [0, 100] [0,100] 划分为 10 个区间,每个区间的大小是 10,那么特征值 x = 15 x=15 x=15 将被映射到区间 [ 10 , 20 ] [10, 20] [10,20] 对应的 bin。
  2. 构建直方图:

    • 在每轮训练中,遍历样本数据,为每个 bin 累计对应的梯度和统计量(如样本权重、样本数量等)。
    • 例如:
      • Bin 1:梯度和 G 1 G_1 G1,样本数量 N 1 N_1 N1
      • Bin 2:梯度和 G 2 G_2 G2,样本数量 N 2 N_2 N2
  3. 计算分裂增益:

    • 遍历直方图中的每个分裂点,基于直方图统计量(如梯度和、样本权重)计算分裂增益。
    • 常用公式(以均方误差为例):
      Gain = G left 2 H left + G right 2 H right − G total 2 H total \text{Gain} = \frac{G_\text{left}^2}{H_\text{left}} + \frac{G_\text{right}^2}{H_\text{right}} - \frac{G_\text{total}^2}{H_\text{total}} Gain=HleftGleft2+HrightGright2HtotalGtotal2
      其中:
      • G left G_\text{left} Gleft G right G_\text{right} Gright:左、右子节点的梯度和;
      • H left H_\text{left} Hleft H right H_\text{right} Hright:左、右子节点的二阶导数和(Hessian)。
  4. 选择最佳分裂点:

    • 根据分裂增益选择直方图中使增益最大的分裂点。

为什么使用直方图算法?

直方图算法的目标是加速分裂点搜索过程,特别是在大规模数据和高维特征场景下。以下是使用直方图算法的原因:

  1. 时间复杂度降低:

    • 传统分裂点搜索:对每个特征值进行排序,并在排序后的值之间计算增益,时间复杂度为 O ( n log ⁡ n ) O(n \log n) O(nlogn)
    • 直方图算法:通过分桶,每个特征的分裂点搜索复杂度仅为 O ( k ) O(k) O(k),其中 k k k 是 bin 的数量,通常远小于样本数 n n n
  2. 内存效率提高:

    • 连续特征被映射为离散的整数(bin 索引),内存占用显著降低。
    • 离散化后的统计量只需在固定数量的 bin 上累加,而不是存储每个样本的原始值。
  3. 支持稀疏特征:

    • 对于稀疏特征(如文本特征的TF-IDF矩阵),直方图算法可以高效处理零值分布。
  4. 易于并行化:

    • 直方图算法天然适合并行化。多个特征的直方图可以独立构建,特征的分裂点选择也可以并行化完成。

直方图算法的特点

  1. 快速性:

    • 特征值离散化后,分裂点搜索在离散的 bin 空间进行,计算复杂度大幅降低。
  2. 精度折衷:

    • 离散化会导致信息损失(如分裂点的精度降低),但通常通过增加 bin 的数量可以减轻这一问题。
    • 默认 bin 数量通常为 256,兼顾了效率与性能。
  3. 增量更新机制:

    • 在树的增量构建过程中,直方图可以高效地从父节点继承统计量,并根据样本分配情况快速更新,避免重复计算。

直方图算法的改进(以LightGBM为例)

  1. 单树共享直方图:

    • 在同一棵树的构建过程中,叶子节点之间共享直方图,减少重复构建带来的额外开销。
  2. 区间剪枝:

    • 在特征分裂时,LightGBM会通过前序剪枝技术限制分裂搜索的区间,进一步提高效率。
  3. 稀疏直方图优化:

    • 对于稀疏数据,LightGBM只对非零值部分的 bin 进行统计,加速计算。

直方图算法的数学直观

假设某特征的连续取值范围为 [ 0 , 100 ] [0, 100] [0,100],包含 1,000,000 个样本。传统算法需要对这 1,000,000 个样本排序,计算分裂点。而直方图算法将其划分为 256 个 bins,每个 bin 的范围是 [ i × 0.39 , ( i + 1 ) × 0.39 ] [i \times 0.39, (i+1) \times 0.39] [i×0.39,(i+1)×0.39](0.39 是 100 / 256 100/256 100/256)。

  • 传统方法:

    • 遍历每个样本点可能的分裂点,计算增益。
    • 时间复杂度为 O ( n log ⁡ n ) O(n \log n) O(nlogn)
  • 直方图方法:

    • 每个样本点被映射到对应的 bin 索引。
    • 在 256 个 bins 中搜索最佳分裂点,时间复杂度为 O ( k ) O(k) O(k)

最终,直方图算法实现了计算时间与内存使用的显著优化,同时保持了模型性能。

http://www.lryc.cn/news/480943.html

相关文章:

  • pg_dump -Fc 导出的自定义格式数据库文件 相关操作
  • Oh My Posh安装
  • Node.js——fs模块-文件夹操作
  • 15分钟学 Go 实战项目三 : 实时聊天室(学习WebSocket并发处理)
  • 架构评估的方法
  • 羲和数据集收集器1.0
  • ENSP OSPF和BGP引入
  • 软件工程 软考
  • 证书学习(六)TSA 时间戳服务器原理 + 7 个免费时间戳服务器地址
  • NVR设备ONVIF接入平台EasyCVR私有化部署视频平台如何安装欧拉OpenEuler 20.3 MySQL
  • c中柔性数组
  • 图像信号处理器(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详解
  • 越权访问漏洞
  • 【Ant.designpro】上传图片
  • 为何选择Spring AI Alibaba开发智能客服平台?
  • HiveSQL 中判断字段是否包含某个值的方法
  • Nginx简易配置将内网网站ssh转发到外网
  • 【go从零单排】error错误处理及封装
  • 全平台设置jetbrains mono字体
  • 高校体育场管理系统+ssm
  • Python学习从0到1 day27 第三阶段 Spark ② 数据计算Ⅰ
  • Python学习从0到1 day27 第三阶段 Spark ③ 数据计算 Ⅱ
  • 腾讯混元3D模型Hunyuan3D-1.0部署与推理优化指南
  • 基于 PyTorch 从零手搓一个GPT Transformer 对话大模型
  • IDEA构建JavaWeb项目,并通过Tomcat成功运行
  • Mac解决 zsh: command not found: ll
  • 库打包工具 rollup
  • unplugin-vue-components 库作用
  • LinkedList和单双链表。
  • AI与OCR:数字档案馆图像扫描与文字识别技术实现与项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