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从壹开始解读Yolov11【源码研读系列】——Data.dataset.py:模型训练数据预处理/YOLO官方数据集类——YOLODataset

        【前情回顾】在上一篇文章记录了YOLO源码data目录下的 base.py 文件,其中定义了一个可灵活修改的数据加载处理基类——Class BaseDataset

        灵活基类博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qq_58718853/article/details/143249295

        【实验代码】所有实验代码上传至Gitee仓库。(会根据博文进度实时更新):

        Gitee链接:https://gitee.com/machine-bai-xue/yolo-source-code-analysis

        如果链接失效,访问404拒绝,可以直接在Gitee码云主页搜索——“机器白学”,所有项目中的YOLO源码实验就是本系列所有实验代码。       

        【本节预告】本文继续在 data 目录下,解析 dataset.py 文件内容。没有按顺序解析build.py文件的原因是在build.py实现的功能中需要先导入 dataset.py 定义的数据集类。

        因此调整源码解析顺序,先对 dataset.py 文件中的类进行解读。

一、dataset.YOLODataset类

        1.概述

        YOLODataset 类是用于加载和处理 YOLO 格式的目标检测和分割数据集的 PyTorch 数据集类。该类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方式来加载、处理和增强 YOLO 格式的数据集。通过重用和扩展父类 base.py.BaseDataset 的逻辑,确保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下图展示了其类的方法函数总览,其中红色框里的方法是根据基类同名方法的重写。下面将先解读这些重写方法(因为其在初始化该类的时候,就隐含在其基类逻辑中运行了),而其他的方法需要在实例化本类后调用使用,因此在后面记录。

        2.__init__:初始化传参入基类

        首先来看该类的初始化方法。其最主要的逻辑就是通过 super()函数调用基类——BaseDataset的 init 初始化方法,将参数传递给基类,并运行初始化中的逻辑函数。(具体逻辑参考上一篇文章——Data.Base.py.BaseDataset:可灵活改写的数据集加载处理基类)

         其中,*args 对应BaseDataset中的图片地址img_path(对应下图黄色框内参数),**kwargs 对应BaseDataset其他的已经“命名”的参数(对应下图蓝色框内多个参数

        在此特别记录一下 *args **kwargs 的含义和区别。

        *args:传入任意数量的位置参数——位置参数是指在函数中按顺序传入的变量。如果存在多个参数,则以元组的方式传入。下面的代码给出了一个抽象例子,这种写法本质上是简化了代码书写量。

# 定义一个功能函数
def func(*args):...# 等价定义
def func(v1, v2, v3):...# 传参使用这个功能函数
func(value1, value2, value3)

        **kwargs:传入任意数量的关键字参数——关键字参数是指在函数中按命名好的参数名来传入的变量。如果存在多个命名参数,则以字典的方式传入。下方例子可以看出,关键字参数传参不一定要按顺序

# 定义一个功能函数
def func(**kwargs):...# 等价定义
def func(value1=None, value2=None, value3=None):...# 传参使用这个功能函数
func(value3, value2, value1)

         下面记录其初始化参数的表格。

*args根据基类BaseDataset设置,此处需要传入图片地址img_path(str)
data传入数据集 .yaml 配置文件的字典格式(dict)
task传入当前的数据集任务模式,如“detect”检测任务、“pose”姿态任务......等(str)
**kwargs以关键字参数形式传入基类中的各种超参数(具体见BaseDataset类初始化关键字参数)

        3.get_labels:获取标签功能的基类方法重写

        从上面YOLO数据加载类的初始化中可知,此类的逻辑是调用BaseDataset,而这个基类初始化的逻辑顺序是先运行获取标签的方法——get_labels(这个在对应BaseDataset文章中介绍) 

        在之前的灵活基类博文中,测试实验是自己定义了加载标签的函数。现在看YOLO官方加载训练数据时,是如何定义的。

        官方获取标签的方式是从 .cache 缓存中加载——如果存在直接加载,如果如果不存在则调用self.cache_labels 创建。并且还会检查标签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或者缺失等不符合训练格式的数据,对检查结果可视化打印并警告报错。下图屏蔽一些不太重要的报错信息代码,总览此方法的代码逻辑。

        所有的信息(检测信息、标签信息等)都在红框部分得到。蓝框部分对检测信息进行运用,黄框部分对标签数据进行运用。

        在一开始构建好的YOLO数据集下没有缓存.cache格式的数据,因此最开始训练总要加载数据并缓存的(这样的好处是,对于相同数据集的重复训练,之后的训练读取数据会很快)

        下面进入这个生成缓存并保存的函数——self.cache_labels ,查看其代码逻辑。

         此函数输入一个保存缓存文件的地址,返回一个包含标签信息的字典,并且运行过程中会保存数据集的缓存文件到输入地址。

        其最关键的作用功能是使用线程池 ThreadPool 并行处理验证图片和标签文件——这对于大型数据集十分有用。至于具体如何获取信息,这和上面图片中直接加载图片缓存文件一样,在源码的 utils 模块中编写,之后在具体分析。

        可以看到黄框中保存的信息,和之前数据增强模块输入的数据格式相同,有图片地址、图片形状、各种模式的框信息等

        同时还要注意其打印的信息模块含义,这对于检查数据集是否构建成功十分重要。

        例如在下图例子中,一共有2250个找到的标签文件,其中缺失或为空的数量为零,但是存在1110个损坏的标签数量。

        下面看看具体可能的损坏原因。因为YOLO训练数据是必须归一化的,因此坐标的取值范围必须在0,1直接,如果不在则可能报损坏标签的错误。因此在构建数据集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最后,会将信息保存到本地地址,具体实现同样在utils部分,并返回信息字典。

        基于之前初始化类的参数记录,可以实际测试一下运行结果。可以看到第一次构建数据集类时,会在数据集目录下生成保存一个 label.cache 缓存文件。

        4.build_transforms:数据预处理数据增强的基类方法重写

         下面查看 YOLODataset 重写基类 BaseDataset 的第二个函数方法——build_transforms,图片数据预处理。

        参考数据增强的文章,此处的逻辑并不复杂。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没有开启数据增强“开关”——augment=False,那么只会对图片和标签分别做标准化处理,并将其转为训练支持的torch格式(图片形状标准化——LetterBox,标签格式标准化——Format);如果开启数据增强——augment=True,则会根据超参数设定来进行数据增强(注意build_transforms这里会生成所有的数据增强transforms,如果某些数据增强模块不想使用,只需将其对应超参数“变化几率”设置为0)

        因为这里使用了Compose流水线数据增强类来组织功能逻辑,因此可以使用Compose内置的方法打印数据增强功能的具体内容和顺序。

        可以从下图看出,如果开启增强,则对图片的操作按先后顺序是:

        Mosaic -> CopyPaste -> RandomPerspective -> Mixup -> Albumentations -> RandomHSV -> RandomFlip -> RandomFlip -> Format

        下面不改变官方数据增强默认参数,将构建好的数据增强功能实际作用到图片上,看得到怎样的结果。

        下面是几个实验结果,可见变化操作是随机的,并且是结果是一张多个变换叠加操作的图。(注意:从Format一章可知,图片是做过颜色翻转的,因此颜色都偏蓝不是RandomHSV色调增强的真实结果)

        5.update_labels_info:数据格式的基类方法重写

        在基类 BaseDataset 中 update_labels_info 方法被定义为修改标签到用户需要的格式,并且是在get_image_and_label 获取图片标签数据方法中运行的。也就是说是将模型torch读取的数据格式转为用户人为方便使用的格式

        该部分逻辑代码也不复杂,主要是使用自定义的数据类Instances,这将在其对应文件章节具体解读。

        6.collate_fn:按批次组合训练Torch数据的类装饰器

        最后是定义在YOLODataset中的一个装饰器——collate_fn:静态方法将输入的单样本类别合并为批次数据字典,用于模型训练。

 @staticmethod:类中的装饰器解释

        在类中定义方法前加了此内容,则代表下面定义的方法是一个装饰器,代码该方法有以下三种含义:

        1.该方法参数输入没有self,不依赖类的实例不访问修改类的属性

        2.该方法可以从外部直接调用而不一定非要先初始化类的实例

        3.该方法虽然不依赖类实例,但其具体的操作内容与类紧密相关,以一种“工具方法”的方式完成与类相关的任务,但不改变类的本身状态。

        具体来讲,本部分方法主要是将多张批次的图片Torch数据合成一个完整的批次张量,如下图所示。

        至此,关于YOLO源码中基本的数据集构建类分析完毕,该类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读取数据的标签和图片将其转到模型熟悉的Torch格式,并且可选择在传入数据前进行数据增强操作

        在当前类同一文件下还有一些扩展类,处理诸如多数据格式怎么融合加载,其他任务数据集扩展等,这些在之后遇到需要时再进行分析解读。

        在下一部分,紧接数据集的构建,分析YOLO源码中数据集加载器部分的源码。

http://www.lryc.cn/news/479574.html

相关文章:

  • C语言初阶必会的练习题(3)之位操作符(^ 、、>>等)的应用
  • MongoDB面试专题33道解析
  • Laravel 安全实践:如何防止 XSS 攻击
  • 《Java Web 开发》
  • Vector和ArrayList
  • 关于我、重生到500年前凭借C语言改变世界科技vlog.16——万字详解指针概念及技巧
  • 开发更便利!迅为RK3568/RK3588 定制分区镜像发布
  • 基于Springboot的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毕设 附源码 26991
  • Spring Mvc中拦截器Interceptor详解
  • 【go从零单排】Strings and Runes 字符串和字符
  • django Forbidden (403)错误解决方法
  • pdmaner连接sqlexpress
  • 如果编译不通过,且感觉代码没有问题,大概率就是中文引起的问题
  • java反序列化学习之CommonCollections3利用链的学习
  • 超详细:Vue入门
  • 基础网络安全知识
  • 大语言模型工作原理笔记
  • 安全工程师入侵加密货币交易所获罪
  • 使用Docker-Compose安装redis,rabbitmq,nacos,mysql,nginx,tomcat,portainer组件教程
  • lora训练模型 打造个人IP
  • mybatis+postgresql,无感读写json字段
  • 苍穹外卖学习记录
  • 大数据成功应用商业解决方案的例子
  • 《Python使用sqlite3数据库》
  • XHCI 1.2b 规范摘要(14)
  • (蓝桥杯C/C++)——基础算法(下)
  • 详解Rust标准库:VecDeque 队列
  • 网络协议都有哪些?
  • 非公平锁和公平锁的区别
  • 11月7日星期四今日早报简报微语报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