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网络 - 基础问题】每日 3 题(五十七)

✍个人博客:https://blog.csdn.net/Newin2020?type=blog
📣专栏地址:http://t.csdnimg.cn/fYaBd
📚专栏简介:在这个专栏中,我将会分享 C++ 面试中常见的面试题给大家~
❤️如果有收获的话,欢迎点赞👍收藏📁,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推荐参考地址:https://www.xiaolincoding.com/(这个大佬的专栏非常有用!)

175. 网络模式的实现方式

常见的 Reactor 实现方案有三种。

第一种方案单 Reactor 单进程 / 线程,不用考虑进程间通信以及数据同步的问题,因此实现起来比较简单,这种方案的缺陷在于无法充分利用多核 CPU,而且处理业务逻辑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延迟响应,所以不适用于计算机密集型的场景,适用于业务处理快速的场景,比如 Redis(6.0 之前 ) 采用的是单 Reactor 单进程的方案。

第二种方案单 Reactor 多线程,通过多线程的方式解决了方案一的缺陷,但它离高并发还差一点距离,差在只有一个 Reactor 对象来承担所有事件的监听和响应,而且只在主线程中运行,在面对瞬间高并发的场景时,容易成为性能的瓶颈的地方。

第三种方案多 Reactor 多进程 / 线程,通过多个 Reactor 来解决了方案二的缺陷,主 Reactor 只负责监听事件,响应事件的工作交给了从 Reactor,Netty 和 Memcache 都采用了「多 Reactor 多线程」的方案,Nginx 则采用了类似于「多 Reactor 多进程」的方案。

Reactor 可以理解为「来了事件操作系统通知应用进程,让应用进程来处理」,而 Proactor 可以理解为「来了事件操作系统来处理,处理完再通知应用进程」。

因此,真正的大杀器还是 Proactor,它是采用异步 I/O 实现的异步网络模型,感知的是已完成的读写事件,而不需要像 Reactor 感知到事件后,还需要调用 read 来从内核中获取数据。

不过,无论是 Reactor,还是 Proactor,都是一种基于「事件分发」的网络编程模式,区别在于 Reactor 模式是基于「待完成」的 I/O 事件,而 Proactor 模式则是基于「已完成」的 I/O 事件。

176. Reactor 模式

要求主线程(I/O 处理单元)只负责监听文件描述符上是否有事件发生,有的话就立即将该事件通知工作线程(逻辑单元),将 socket 可读可写事件放入请求队列,交给工作线程处理。除此之外,主线程不做任何其他实质性的工作。读写数据,接受新的连接,以及处理客户请求均在工作线程中完成。

使用同步 I/O(以 epoll_wait 为例)实现的 Reactor 模式的工作流程是:

  1. 主线程往 epoll 内核事件表中注册 socket 上的读就绪事件。
  2. 主线程调用 epoll_wait 等待 socket 上有数据可读。
  3. 当 socket 上有数据可读时, epoll_wait 通知主线程。主线程则将 socket 可读事件放入请求队列。
  4. 睡眠在请求队列上的某个工作线程被唤醒,它从 socket 读取数据,并处理客户请求,然后往 epoll 内核事件表中注册该 socket 上的写就绪事件。
  5. 当主线程调用 epoll_wait 等待 socket 可写。
  6. 当 socket 可写时,epoll_wait 通知主线程。主线程将 socket 可写事件放入请求队列。
  7. 睡眠在请求队列上的某个工作线程被唤醒,它往 socket 上写入服务器处理客户请求的结果。

Reactor 模式的工作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77. Proactor 模式

Proactor 模式将所有 I/O 操作都交给主线程和内核来处理(进行读、写),工作线程仅仅负责业务逻辑。使用异步 I/O 模型(以 aio_read 和 aio_write 为例)实现的 Proactor 模式的工作流程是:

  1. 主线程调用 aio_read 函数向内核注册 socket 上的读完成事件,并告诉内核用户读缓冲区的位置,以及读操作完成时如何通知应用程序(这里以信号为例)。
  2. 主线程继续处理其他逻辑。
  3. 当 socket 上的数据被读入用户缓冲区后,内核将向应用程序发送一个信号,以通知应用程序数据已经可用。
  4. 应用程序预先定义好的信号处理函数选择一个工作线程来处理客户请求。工作线程处理完客户请求后,调用 aio_write 函数向内核注册 socket 上的写完成事件,并告诉内核用户写缓冲区的位置,以及写操作完成时如何通知应用程序。
  5. 主线程继续处理其他逻辑。
  6. 当用户缓冲区的数据被写入 socket 之后,内核将向应用程序发送一个信号,以通知应用程序数据已经发送完毕。
  7. 应用程序预先定义好的信号处理函数选择一个工作线程来做善后处理,比如决定是否关闭 socket。

Proactor 模式的工作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lryc.cn/news/471222.html

相关文章:

  • 第十二章 章节练习created的应用
  • Unity 游戏性能优化实践:内存管理与帧率提升技巧
  • C++游戏开发详解
  • 三、大模型(LLMs)微调面
  • Flutter升级与降级
  • 分布式并发场景的核心问题与解决方案
  • D - Many Segments 2(ABC377)
  • 数组指针和指针数组的区别
  • 【VUE点击父组件按钮,跳转到子组件】
  • Java列表排序:方法与实践
  • 哈希及其封装实现unordermap和set
  • 在 AMD GPU 上构建解码器 Transformer 模型
  • Canvas简历编辑器-选中绘制与拖拽多选交互设计
  • 简单工厂(Simple Factory)
  • ffmpeg拉流分段存储到文件-笔记
  • Java 实习工资大概是多少?——解读影响薪资的因素
  • 【Linux】万字详解:Linux文件系统与软硬链接
  • spacenavd
  • C#WPF的XAML的语法详谈和特性
  • 一篇文章讲透数据结构之二叉搜索树
  • 新手入门c++(8)
  • 新手铲屎官提问,有哪几款噪音低的宠物空气净化器推荐
  • 解决RabbitMQ脑裂问题
  • 经纬恒润AUTOSAR成功适配芯钛科技Alioth TTA8车规级芯片
  • 4、java random随机数、一维数组、二维数组
  • C++ 魔法三钥:解锁高效编程的封装、继承与多态
  • 姿态传感器(学习笔记上)
  • labelimg使用教程
  • 力扣21 :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 【Spring】Spring Boot 配置文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