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组合总和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 无重复元素 的整数数组 candidates 和一个目标整数 target ,找出 candidates 中可以使数字和为目标数 target 的 所有 不同组合 ,并以列表形式返回。你可以按 任意顺序 返回这些组合。

candidates 中的 同一个 数字可以 无限制重复被选取 。如果至少一个数字的被选数量不同,则两种组合是不同的。

对于给定的输入,保证和为 target 的不同组合数少于 150 个。

示例 1:

输入candidates = [2,3,6,7], target = 7
输出[[2,2,3],[7]]

解释:

2 和 3 可以形成一组候选,2 + 2 + 3 = 7 。注意 2 可以使用多次。 7 也是一个候选, 7 = 7 。 仅有这两种组合。

示例 2:

输入: candidates = [2,3,5], target = 8
输出: [[2,2,2,2],[2,3,3],[3,5]]

示例 3:

输入: candidates = [2], target = 1
输出: []

题目分析

基本思想基于深度搜索回溯

首先对候选数组做一个排序,且由于数组都是正数,可以直接进行搜索。

代码

/*** @param {number[]} candidates* @param {number} target* @return {number[][]}*/
var combinationSum = function (candidates, target) {candidates.sort((a, b) => a - b)var item = [],path = [];get_combin(candidates, target, 0, item, path);function get_combin(candidates, target, it, item, path) {if (target < 0)// 如果大于target 直接返回不继续搜索return;if (target == 0) {// 若得到路径,插入到item,不用清空path。因为需要继续搜索其余可能性path = path.slice()  //进行复制,slice()没有参数就是复制item.push(path);return}for (var i = it; i < candidates.length; i++) {path.push(candidates[i]);get_combin(candidates, target - candidates[i], i, item, path)// 无论是该路径大于target还是等于target,都需要对其删除最后一个元素,进行其余支路的搜索path.pop()}}return item
};

代码分析

这段代码通过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回溯算法来找出所有可能的组合,使得这些组合的元素之和等于目标值target。下面是逐行解释:

  1. candidates.sort((a, b) => a - b)
    这行代码对输入数组candidates进行排序。排序是为了使得我们能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搜索,这样可以更高效地找到可能的组合。

  2. var item = [], path = [];
    声明两个数组,item用于存储所有找到的组合,path用于存储当前搜索路径上的元素。

  3. get_combin(candidates, target, 0, item, path);
    调用递归函数get_combin开始搜索。参数分别是候选数组、目标和、当前索引(从0开始)、存储所有组合的数组item和当前路径的数组path

  4. function get_combin(candidates, target, it, item, path) { ... }
    定义递归函数get_combin

  5. if (target < 0) return;
    在递归函数中,如果当前目标和小于0,说明当前路径上的元素之和已经超过了目标值,因此不需要继续搜索这条路径。

  6. if (target == 0) { ... }
    在递归函数中,如果当前目标和等于0,说明找到了一个有效的组合。将当前路径path复制并添加到item数组中。

  7. path = path.slice()
    使用slice方法复制当前路径,因为path是引用类型,如果不复制,那么在递归调用中修改path会影响到上一层递归的路径。

  8. item.push(path);
    将复制的路径添加到结果数组item中。

  9. return
    找到有效组合后返回,不再继续搜索当前路径。

  10. for (var i = it; i < candidates.length; i++) { ... }
    使用for循环遍历候选数组,从当前索引it开始,直到数组末尾。

  11. path.push(candidates[i]);
    将当前元素添加到路径中。

  12. get_combin(candidates, target - candidates[i], i, item, path)
    递归调用get_combin函数,更新目标值为当前目标值减去当前元素的值,索引更新为当前索引i(允许重复使用当前元素),继续搜索。

  13. path.pop()
    回溯步骤,从路径中移除最后一个元素,以便尝试其他可能的元素。

整个算法的关键在于递归和回溯。通过递归深入搜索每一种可能的组合,当找到一个有效组合或者超过目标值时回溯,尝试其他可能的组合。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效率较高,因为它避免了不必要的搜索。

案例分析

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这段代码是如何工作的。我们使用示例 1 的输入:

candidates = [2,3,6,7], target = 7
  1. 排序:首先,candidates 数组被排序为 [2, 3, 6, 7]

  2. 初始化itempath 被初始化为空数组。

  3. 开始递归:调用 get_combin(candidates, 7, 0, item, path)

    • 递归深度 1

      • 目标是 7,当前索引是 0,当前元素是 2。
      • 因为 7 - 2 = 5,大于 0,所以继续递归。
      • path 变为 [2]
      • 递归调用 get_combin([2,3,6,7], 5, 0, item, [2])
    • 递归深度 2

      • 目标是 5,当前索引是 0,当前元素是 2。
      • 因为 5 - 2 = 3,大于 0,所以继续递归。
      • path 变为 [2, 2]
      • 递归调用 get_combin([2,3,6,7], 3, 0, item, [2, 2])
    • 递归深度 3

      • 目标是 3,当前索引是 0,当前元素是 2。
      • 因为 3 - 2 = 1,大于 0,所以继续递归。
      • path 变为 [2, 2, 2]
      • 递归调用 get_combin([2,3,6,7], 1, 0, item, [2, 2, 2])
    • 递归深度 4

      • 目标是 1,当前索引是 0,当前元素是 2。
      • 因为 1 - 2 < 0,所以不继续递归。
      • 回溯到递归深度 3。
    • 递归深度 3 回溯:

      • path 中移除最后一个元素,path 变为 [2, 2]
      • 因为目标是 3,当前索引是 0,但我们已经尝试过当前元素,所以移动到下一个元素。
      • 递归调用 get_combin([2,3,6,7], 3, 1, item, [2, 2])
    • 递归深度 4

      • 目标是 3,当前索引是 1,当前元素是 3。
      • 因为 3 - 3 = 0,等于 0,所以这是一个有效的组合。
      • path 变为 [2, 2, 3]
      • [2, 2, 3] 添加到 item 中。
    • 递归深度 3 回溯:

      • path 中移除最后一个元素,path 变为 [2, 2]
      • 移动到下一个元素,索引变为 1。
      • 之后的[2, 2, 6][2, 2, 7]都不行
      • 此时,索引3已经遍历完毕,没有更多的元素可以添加到 path 中。
    • 递归深度 2 回溯:

      • path 中移除最后一个元素,path 变为 [2]
      • 移动到下一个元素,索引变为 1。
    • 递归深度 2

      • 目标是 5,当前索引是 1,当前元素是 3。
      • 因为 5 - 3 = 2,大于 0,所以继续递归。
      • path 变为 [2, 3]
      • 递归调用 get_combin([2,3,6,7], 2, 1, item, [2, 3])
    • 递归深度 3

      • 目标是 2,当前索引是 1,当前元素是 3。
      • 因为 2 - 3 < 0,所以不继续递归。
      • 回溯到递归深度 2。
    • 递归深度 2 回溯:

      • path 中移除最后一个元素,path 变为 [2]
      • 移动到下一个元素,索引变为 2。
    • 递归深度 2

      • 目标是 5,当前索引是 2,当前元素是 6。
      • 因为 5 - 6 < 0,所以不继续递归。
      • 回溯到递归深度 1。
    • 递归深度 1 回溯:

      • path 中移除最后一个元素,path 变为 []
      • 移动到下一个元素,索引变为 1。
    • 递归深度 1

      • 目标是 7,当前索引是 1,当前元素是 3。
      • 因为 7 - 3 = 4,大于 0,所以继续递归。
      • path 变为 [3]
      • 递归调用 get_combin([2,3,6,7], 4, 1, item, [3])
    • 递归深度 2

      • 目标是 4,当前索引是 1,当前元素是 3。
      • 因为 4 - 3 = 1,大于 0,所以继续递归。
      • path 变为 [3, 3]
      • 递归调用 get_combin([2,3,6,7], 1, 1, item, [3, 3])
    • 递归深度 3

      • 目标是 1,当前索引是 1,当前元素是 3。
      • 因为 1 - 3 < 0,所以不继续递归。
      • 回溯到递归深度 2。
    • 递归深度 2 回溯:

      • path 中移除最后一个元素,path 变为 [3]
      • 移动到下一个元素,索引变为 2。
    • 递归深度 2

      • 目标是 4,当前索引是 2,当前元素是 6。
      • 因为 4 - 6 < 0,所以不继续递归。
      • 回溯到递归深度 1。
    • 递归深度 1 回溯:

      • path 中移除最后一个元素,path 变为 []
      • 移动到下一个元素,索引变为 2。
    • 递归深度 1

      • 目标是 7,当前索引是 2,当前元素是 6。
      • 因为 7 - 6 = 1,大于 0,所以继续递归。
      • path 变为 [6]
      • 递归调用 get_combin([2,3,6,7], 1, 2, item, [6])
    • 递归深度 2

      • 目标是 1,当前索引是 2,当前元素是 6。
      • 因为 1 - 6 < 0,所以不继续递归。
      • 回溯到递归深度 1。
    • 递归深度 1 回溯:

      • path 中移除最后一个元素,path 变为 []
      • 移动到下一个元素,索引变为 3。
    • 递归深度 1

      • 目标是 7,当前索引是 3,当前元素是 7。
      • 因为 7 - 7 = 0,等于 0,所以这是一个有效的组合。
      • path 变为 [7]
      • [7] 添加到 item 中。
  4. 返回结果:所有可能的组合已经被找到并添加到 item 中,函数返回 item

最终,item 数组包含 [[2,2,3],[7]],这是所有可能的组合,它们的和等于目标值 7。

注意点

在JavaScript中,数组是通过引用传递的,这意味着当你将一个数组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时,函数内部对该数组的任何修改都会影响原始数组。在代码中,path数组是用来记录当前递归路径上选择的元素。

if (target == 0) {path = path.slice()item.push(path);return
}

这里的关键是理解path数组在递归调用中是如何被修改的:

  1. 递归调用中的修改:每次递归调用get_combin函数时,都会向path中添加新的元素(path.push(candidates[i]))。如果没有复制path,那么当你在递归调用后返回上一层递归时,path将保留着当前递归层的所有元素。

  2. 回溯:在每次递归调用后,你通过path.pop()移除最后一个元素,以便尝试其他可能的元素。但是,如果你没有在将path添加到item之前复制它,那么当你从path中移除元素时,你实际上也在修改你刚刚添加到item的路径。

  3. 复制的必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在将path添加到item之前复制它。这样,你就可以在不影响原始path的情况下,将当前路径的状态保存下来。path.slice()创建了path的一个浅拷贝,这意味着item中的每个路径都是独立的,对它们的修改不会影响到其他路径。

举个例子:

假设candidates = [1, 2, 3]target = 4

  • 递归深度 1path = [],选择1,path = [1]target = 3
  • 递归深度 2path = [1],选择2,path = [1, 2]target = 2
  • 递归深度 3path = [1, 2],选择1,path = [1, 2, 1]target = 1

如果没有复制path,当你在深度3的递归调用后返回到深度2时,path将是[1, 2, 1],而不是[1, 2]。这将导致你错误地尝试使用[1, 2, 1]来找到剩余的target值,而不是重新从[1, 2]开始。

通过使用path.slice(),你可以确保每次将path添加到item时,都是添加的一个独立副本,这样在后续的递归和回溯中对path的修改就不会影响已经保存的路径。

http://www.lryc.cn/news/458808.html

相关文章:

  • MATLAB - 机械臂手眼标定(眼在手内) - 估计安装在机器人上的移动相机的姿态
  • 【Unity】TextMeshPro 3.0.9无法显示emoji表情问题
  • 金九银十软件测试面试题(800道)
  • 中国剩余定理 C++
  • 动态规划lc
  • 介绍xshell的使用技巧
  • 揭秘语音识别巨头1:国内外顶尖技术服务商全解析01(万字长文)
  • JAVA使用SM2算法生成密钥对加密解密加签验签
  • uniapp(vue)打包web项目页面刷新后报404解决方案
  • ansible学习之ansible-vault
  • 封装el-upload组件,用于上传图片和视频的组件
  • 6.将扩散模型与其他生成模型的关联(2)
  • 【C++】基于红黑树封装set和map
  • 24最新新手入门指南:Stable Diffusion!
  • Java-基础
  • 二、后台管理系统布局菜单可拖动
  • socket和http区别
  • 算法:974.和可以被K整除的子数组
  • QD1-P8 HTML 格式化标签(font、pre、b、strong、i、u、del、s、sub、sup)
  • 红米Turbo 3工程固件预览 修复底层 体验原生态系统 默认开启diag端口
  • sql的调优指南及高级sql技巧
  • 生成式专题的第一节课---GAN图像生成
  • 中科星图GVE(案例)——AI实现建筑用地变化前后对比情况
  • Spring Boot中获取application.yml中属性的几种方式
  • YOLO11改进 | 注意力机制 | 结合静态和动态上下文信息的注意力机制
  • Python中函数的使用方法
  • 遨游智能终端赋能“危急特”场景,力推北斗技术规模化应用!
  • 构建流媒体管道:利用 Docker 部署 Nginx-RTMP 从 FFmpeg RTMP 推流到 HLS 播放的完整流程
  • 【汇编语言】寄存器(CPU工作原理)(六)—— 修改CS,IP的指令以及代码段
  • 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从技术前沿到诺贝尔奖的跨越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