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并发的四大定律

每一个进入 Java 并发世界的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面临一系列问题:线程安全并发控制,以及共享资源。这些概念复杂又抽象,往往让人无从下手。幸运的是,业界早已总结出一些法则,这些法则为我们处理并发问题提供了方向。今天,我们来聊聊 Java 并发的四大定律,帮助你更轻松地掌握并发编程。

1. Amdahl’s Law(安达尔定律)

话说有一天,你的老板来找你:“我们的应用性能有点瓶颈,是时候引入多线程了,提升一下速度。”

你不禁激动起来:“多线程?这意味着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

但别高兴太早,多线程并不是万能的,安达尔定律(Amdahl’s Law)给了我们泼了一盆冷水。它指出:

程序的加速比受限于其中串行部分的比例

假设一个程序 75% 可以并行化,那么即使你增加再多的 CPU 线程,加速也只能达到 1/(1-0.75) = 4倍。换句话说,并行化的收益随着串行代码的存在变得有限。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一个程序,其中 80% 的任务可以并行化。假如你引入了 10 个线程,你觉得性能会提高多少?根据安达尔定律,最大加速比为:

最大加速比 = 1 / (0.2 + 0.8 / 10) ≈ 4.55

这意味着你最多只能提高 4.55 倍,而不是你期待的 10 倍。

小结

安达尔定律提醒我们,并行化的收益受限于程序的串行部分,所以不要盲目地引入多线程。

2. Gustafson’s Law(古斯塔夫森定律)

安达尔定律让你觉得有点沮丧,觉得并发编程是不是没那么有效。但这时候,古斯塔夫森走上前来,给你打了一剂强心针。

古斯塔夫森定律(Gustafson’s Law)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

通过增加问题规模,并行化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假设你有一段代码,其中 80% 是并行的,20% 是串行的。根据安达尔定律,加速比似乎非常有限。但如果你增大任务的规模,让并行部分占比更高,你的加速比会显著提高。

**故事继续:**同样的任务,现在你决定将任务量增加一倍,你会发现并行部分的比例上升了,最终的并行化效果更好。

小结

古斯塔夫森定律告诉我们,通过增大任务规模,可以更好地利用多线程。这与安达尔定律相辅相成,帮你更好地理解并发的真正潜力。

3. Little’s Law(李特尔定律)

想象你现在有一个任务队列,所有的线程都在从这个队列中获取任务。你希望这个队列处理得越快越好,这时候李特尔定律(Little’s Law)就登场了:

系统中平均等待的任务数 = 平均到达速率 * 平均等待时间

这定律看起来有点数学味道,但其实非常直观。比如,你有一个队列,每秒有 10 个任务到达,而每个任务需要 0.5 秒处理,那么平均系统中就会有:

L = λ * W = 10 * 0.5 = 5

这意味着系统中的平均任务数是 5 个。

小结

李特尔定律帮助我们估算系统中的任务排队情况,从而优化任务调度和队列设计。

4. Gunther’s Law(冈瑟定律)

最后,冈瑟定律(Gunther’s Law)提醒我们,不管你怎么优化,并发性能总会受到限制。它告诉我们:

系统的最大吞吐量是有限的,受制于资源竞争与延迟

随着你增加并发线程,资源的争用(如 CPU、内存)会越来越严重,反而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增加线程数并不会提升性能,甚至还会出现性能下降的现象。

小结

冈瑟定律让我们认识到,过度并发会导致性能瓶颈。因此,找到合适的并发度是关键。

总结

并发编程充满挑战,但这些定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 安达尔定律提醒我们,并行化受串行代码的限制;
  • 古斯塔夫森定律则给了我们希望,增大问题规模能提升并行化收益;
  • 李特尔定律帮助我们理解任务队列的行为;
  • 冈瑟定律告诫我们,并发过多反而会适得其反。

理解这些定律,将帮助你在并发编程中游刃有余。希望这些定律能成为你在多线程世界中的指南针,帮助你写出更高效的并发程序。

http://www.lryc.cn/news/440298.html

相关文章:

  • java项目之基于springboot的贸易行业crm系统(源码+文档)
  • General OCR Theory: Towards OCR-2.0 via a Unified End-to-end Model
  • 二十种编程语言庆祝中秋节
  • 202409012在飞凌的OK3588-C的核心板上使用Rockchip原厂的Buildroot点MIPI屏【背光篇】
  • DMDRS搭建
  • 【油猴脚本】00006 案例 Tampermonkey油猴脚本自定义表格列名称,自定义表格表头,自定义表格的thead里的td
  • JS - 获取剪切板内容 Clipboard API
  • Qt自动打开文件夹并高亮文件
  • 神经网络-MNIST数据集训练
  • 数据结构二
  • Python|基于Kimi大模型,删除已上传的“指定文档”或“全部文档”(6)
  • CenterPoint-KITTI:环境配置、模型训练、效果展示;KITTI 3D 目标检测数据集下载
  • 【Android】ViewPager
  • [go] 命令模式
  • 代码随想录冲冲冲 Day48 单调栈Part2
  • 企业内训|Nvidia智算中心深度技术研修-某智算厂商研发中心
  • 《算法笔记》例题解析 第3章入门模拟--3图形输出(9题)2021-03-03
  • 合宙Air201模组LuatOS:PWRKEY控制,一键解决解决关机难问题
  • Kafka 命令详解及使用示例
  • 重生归来之挖掘stm32底层知识(1)——寄存器
  • Qt构建JSON及解析JSON
  • 合宙Air201模组LuatOS扩展功能:温湿度传感器篇!
  • 主流敏捷工具scrum工具
  • 探索微服务架构:从理论到实践,深度剖析其优缺点
  • 2024 年最佳 Chrome 验证码扩展,解决 reCAPTCHA 问题
  • Go语言现代web开发defer 延迟执行
  • Vue路由二(嵌套多级路由、路由query传参、路由命名、路由params传参、props配置、<router-link>的replace属性)
  • 【RabbitMQ】可靠性传输
  • 【论文阅读】PERCEIVER-ACTOR: A Multi-Task Transformer for Robotic Manipulation
  • Linux 常用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