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笔记---stack和queue

1. stack的介绍及重要接口

stack---栈,是一种“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

此处的stack是STL库中定义的一个类模板,用于实例化出存储各种类型数据的栈。

bool empty() const;判断栈是否为空(空true/非空false)
size_t size() const;返回栈中的数据个数
T& top();
const T& top() const;
返回栈顶元素(目前最早进最后出的元素)的引用
void push(const T& val);入栈(到栈顶)
void pop();出栈(删除栈顶元素)
void swap(stack& x);交换两个栈的内容

2. queue的介绍及重要接口

queue---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数据结构。

此处的queue是STL库中定义的一个类模板,用于实例化出存储各种类型数据的队列。

bool empty() const;判断队列是否为空(空true/非空false)
size_t size() const;返回队列中的数据个数
T& front();
const T& front() const;
返回队头元素(目前最早进最先出的元素)
T& back();
const T& back() const;
返回队尾元素(目前最后进最后出的元素)
void push(const T& val);入队列(到队尾)
void pop();出队列(删除队头元素)
void swap(queue& x);交换两个队列的内容

3. stack和queue的模拟实现

3.1 适配器模式

在STL标准库中,stack和queue并没有被划分为容器,而是被定义为容器适配器。

适配器是一种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的、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该种模式是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

如果有数据结构的知识基础就能知道,stack和queue的底层就是顺序表,是数据访问受到限制的顺序表。

于是,我们可以对顺序表及其接口进行包装,进而实现stack和queue。

3.2 stack的模拟实现

namespace lbz
{template<class T, class container = deque<T>>class stack{public:stack(const container& ctnr = container()):_con(ctnr){}bool empty() const{return _con.empty();}size_t size() const{return _con.size();}T& top(){return _con.back();}const T& top() const{return _con.back();}void push(const T& val){_con.push_back(val);}void pop(){_con.pop_back();}void swap(stack& st){_con.swap(st._con);}private:container _con;};
}

3.3 queue的模拟实现

namespace lbz
{template<class T, class container = deque<T>>class queue{public:queue(const container& ctnr = container()):_con(ctnr){}bool empty() const{return _con.empty();}size_t size() const{return _con.size();}T& front(){return _con.front();}const T& front() const{return _con.front();}T& back(){return _con.back();}const T& back() const{return _con.back();}void push(const T& val){_con.push_back(val);}void pop(){_con.pop_front();}void swap(queue& st){_con.swap(st._con);}private:container _con;};
}

4. deque的简单介绍

一般来说,stack底层适合用vector,queue底层适合用list,但是在标准库中,二者都用deque作为底层容器的缺省参数。

vector和list由于自身的优缺点过于明显且对立,所以二者在实现时因为效率的原因,各自有一些对方没有的接口,这也使得他们分别与stack和list绑定。

而deque可以说是vector和list的缝合怪,因为二者的接口它都支持,所以可以同时作为stack和queue的底层容器,这也就意味着它是将二者优缺点折中的数据结构。

4.1 deque的结构

deque(双端队列)是一种双开口的"连续"空间的数据结构。

双开口的含义是:可以在头尾两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且时间复杂度为O(1),与vector比较,头插效率高,不需要搬移元素;与list比较,空间利用率比较高。

然而deque并不是真正连续的空间,而是由一段段连续的小空间拼接而成的,实际deque类似于一个动态的二维数组,其底层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map是一个指针数组,存储各个存储数据的数组的地址。

初始的数组存放在map中部位置,当需要向前扩容时,就在将新申请的数组放到已有数组在map中的前一个位置;当需要向后扩容时就将新申请的数组放到map中已有数组的后一个位置。

双端队列底层是一段假象的连续空间,实际是分段连续的,为了维护其“整体连续”以及随机访问的假象,落在了deque的迭代器身上,因此deque的迭代器设计就比较复杂,如下图所示:

deque迭代器具体是如何运作的比较复杂,在此不作过多论述,简单了解即可。 

4.2 deque的优缺点

与vector比较,deque的优势是:头部插入和删除时,不需要搬移元素,效率特别高,而且在扩容时,也不需要搬移大量的元素,因此其效率是必vector高的。

与list比较,deque的优势是:其底层是连续空间,空间利用率比较高,不需要存储额外字段。

deque有一个致命缺陷:不适合遍历,因为在遍历时,deque的迭代器要频繁的去检测其是否移动到某段小空间的边界,导致效率低下,而序列式场景中,可能需要经常遍历,因此在实际中,需要线性结构时,大多数情况下优先考虑vector和list,deque的应用并不多,而目前能看到的一个应用就是,STL用其作为stack和queue的底层数据结构。

4.3 为什么选择deque作为stack和queue的底层默认容器

stack是一种后进先出的特殊线性数据结构,因此只要具有push_back()和pop_back()操作的线性结构,都可以作为stack的底层容器,比如vector和list都可以;queue是先进先出的特殊线性数据结构,只要具有push_back和pop_front操作的线性结构,都可以作为queue的底层容器,比如list。

但是STL中对stack和queue默认选择deque作为其底层容器,主要是因为:

1. stack和queue不需要遍历(因此stack和queue没有迭代器),只需要在固定的一端或者两端进行操作。

2. 在stack中元素增长时,deque比vector的效率高(扩容时不需要搬移大量数据);queue中的元素增长时,deque不仅效率高,而且内存使用率高。

结合了deque的优点,而完美的避开了其缺陷。

5. 优先级队列priority_queue

顾名思义,优先级队列就是让队中的数据按照优先级(大小顺序等)排队出队。

priority_queue的底层实际上就是堆,既可以依据大小来建大堆小堆,也可以根据自定义的逻辑来制定优先级。

函数指针在C++中并不推荐,这里我们要用到仿函数来传递我们的建堆逻辑。

5.1 仿函数

STL库中priority_queue的原型如下:

template <class T, class Container = vector<T>,
class Compare = less<typename Container::value_type> > class priority_queue;

我们可以看到,模板的类型参数列表中有一个Compare类型,其缺省值为less<typename Container::value_type>。

这里的less是一个特殊的类(对应的有greater类),它没有任何成员变量,但是对"()"进行了重载:

template <class T> struct less : binary_function <T,T,bool> {bool operator() (const T& x, const T& y) const {return x<y;}
};

于是,less类就可以这样来使用:

int main()
{int a = 10, b = 10;less<int> isLess;if(isLess(a, b))cout << "a < b" << endl;return 0;
}

这里,由less<int>类实例化出的对象isLess有了类似函数的用法,效果也与函数相同,这就是所谓的仿函数。

通过这样的仿函数,我们就可以将自定义的逻辑传入到类模板中去。

注意,传入"less",建的是大堆;传入"greater",建的是小堆

5.2 priority_queue的常用接口

由于priority_queue实质上就是堆,所以下表中均以堆代指。

bool empty() const;判断堆是否为空(空true/非空false)
size_t size() const;返回堆中的数据个数
const T& top() const;返回堆队头元素(堆顶元素)
void push(const T& val);入堆
void pop();出堆
void swap(priority_queue& x);交换两个堆的内容

5.3 priority_queue的模拟实现

namespace lbz
{template <class T, class Container = vector<T>, class Compare = less<T>>class priority_queue{public:void push(const T& x){_con.push_back(x);AdjustUp(_con.size() - 1);}void pop(){swap(_con[0], _con[_con.size() - 1]);_con.pop_back();AdjustDown(0);}const T& top(){return _con[0];}size_t size() const{return _con.size();}bool empty() const{return _con.empty();}private:void AdjustUp(size_t child){size_t parent = (child - 1) / 2;while (child > 0 && _com(_con[parent], _con[child])){swap(_con[parent], _con[child]);child = parent;parent = (child - 1) / 2;}}void AdjustDown(size_t parent){size_t child = parent * 2 + 1;while (child < _con.size()){if (child + 1 < _con.size() && _com(_con[child], _con[child + 1]))child++;if (_com(_con[parent], _con[child])){swap(_con[parent], _con[child]);parent = child;child = parent * 2 + 1;}else{break;}}}Container _con;Compare _com;};
}

http://www.lryc.cn/news/436317.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boot Rabbit MQ topic 配置文件绑定队列和交换机
  • Visual Studio 2019密钥
  • 【三元组枚举中点】【树状数组】个人练习-Leetcode-1395. Count Number of Teams
  • Anaconda 中遇到CondaHTTPError: HTTP 404 NOT FOUND for url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数据库系统 第51节 数据库事务管理
  • 分解+优化+组合+对比!核心无忧!VMD-SSA-Transformer-LSTM多变量时间序列光伏功率预测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类比汽车制造厂好理解一些)
  • macos 系统文件操作时提示 Read-only file system 解决方法
  • 银行业务架构指导应用架构规划及设计方法
  • 最全面IO流介绍
  • fastadmin 文件上传腾讯云
  • 《机器学习》—— PCA降维
  • 植物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文献精读48
  • server 2016搭建FTP服务
  • 物理学基础精解【4】
  • 【区块链 + 人才服务】Blockchain Workshop- 区块链编程实践平台 | FISCO BCOS应用案例
  • Java面试篇基础部分-Java中常用的I/O模型
  • 如何使用python运行Flask开发框架并实现无公网IP远程访问
  • 第三届828 B2B企业节开幕,大腾智能携手华为云共谱数字化新篇章
  • Linux网络编程IO管理
  • SpringCloud集成ELK
  • 【卷起来】VUE3.0教程-06-组件详解
  • JS Web
  • 【Linux】传输层协议——UDP
  • 算法学习攻略总结 : 入门至进阶,通关之路指南
  • 《卷积神经网络 CNN 原理探秘》
  • C#获取计算机信息
  • 派遣函数 - 通过设备链接打开设备
  • Vue 2 中的 `$set` 方法详解
  • 掌握Hive函数[2]:从基础到高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