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park运行架构

目录

1 运行架构

2 核心组件

2.1 Driver

2.2 Executor

2.3 Master & Worker

2.4 ApplicationMaster

3 核心概念

3.1 Executor 与 Core

3.2 并行度( Parallelism)

3.3 ​​​​​​​有向无环图( DAG)

4 提交流程

4.1 Yarn Client模式

4.2 Yarn Cluster模式


1 运行架构

Spark 框架的核心是一个计算引擎,整体来说,它采用了标准 master-slave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展示了一个 Spark 执行时的基本结构。图形中的Driver 表示 master, 

负责管理整个集群中的作业任务调度。图形中的Executor 则是 slave,负责实际执行任务。

 

 

2 核心组件

由上图可以看出,对于 Spark 框架有两个核心组件:

2.1 Driver

Spark 驱动器节点,用于执行 Spark 任务中的 main 方法,负责实际代码的执行工作。

Driver 在Spark 作业执行时主要负责:

  • 将用户程序转化为作业(job)
  • 在 Executor 之间调度任务(task)
  • 跟踪Executor 的执行情况
  • 通过UI 展示查询运行情况

实际上,我们无法准确地描述Driver 的定义,因为在整个的编程过程中没有看到任何有关Driver 的字眼。所以简单理解,所谓的 Driver 就是驱使整个应用运行起来的程序,也称之为Driver 类。

2.2 Executor

        Spark Executor 是集群中工作节点(Worker)中的一个 JVM 进程,负责在 Spark 作业中运行具体任务(Task),任务彼此之间相互独立。Spark 应用启动时,Executor 节点被同时启动,并且始终伴随着整个 Spark 应用的生命周期而存在。如果有Executor 节点发生了故障或崩溃,Spark 应用也可以继续执行,会将出错节点上的任务调度到其他 Executor 节点上继续运行。

 

Executor 有两个核心功能:

  • 负责运行组成 Spark 应用的任务,并将结果返回给驱动器进程
  • 它们通过自身的块管理器(Block Manager)为用户程序中要求缓存的 RDD 提供内存式存储。RDD 是直接缓存在 Executor 进程内的,因此任务可以在运行时充分利用缓存数据加速运算。

 

2.3 Master & Worker

        Spark 集群的独立部署环境中,不需要依赖其他的资源调度框架,自身就实现了资源调度的功能,所以环境中还有其他两个核心组件:Master 和 Worker,这里的 Master 是一个进程,主要负责资源的调度和分配,并进行集群的监控等职责,类似于 Yarn 环境中的 RM, 而Worker 呢,也是进程,一个 Worker 运行在集群中的一台服务器上,由 Master 分配资源对数据进行并行的处理和计算,类似于 Yarn 环境中 NM。

2.4 ApplicationMaster

        Hadoop 用户向 YARN 集群提交应用程序时,提交程序中应该包含ApplicationMaster,用于向资源调度器申请执行任务的资源容器 Container,运行用户自己的程序任务 job,监控整个任务的执行,跟踪整个任务的状态,处理任务失败等异常情况。

        说的简单点就是,ResourceManager(资源)和Driver(计算)之间的解耦合靠的就是ApplicationMaster。        

3 核心概念

3.1 Executor 与 Core

Spark Executor 是集群中运行在工作节点(Worker)中的一个 JVM 进程,是整个集群中的专门用于计算的节点。在提交应用中,可以提供参数指定计算节点的个数,以及对应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一般指的是工作节点 Executor 的内存大小和使用的虚拟 CPU 核(Core)数量。

 应用程序相关启动参数如下:

 

名称

说明

--num-executors

配置 Executor 的数量

--executor-memory

配置每个 Executor 的内存大小

--executor-cores

配置每个 Executor 的虚拟 CPU core 数量

3.2 ​​​​​​​并行度Parallelism

        在分布式计算框架中一般都是多个任务同时执行,由于任务分布在不同的计算节点进行计算,所以能够真正地实现多任务并行执行,记住,这里是并行,而不是并发。这里我们将整个集群并行执行任务的数量称之为并行度。那么一个作业到底并行度是多少呢?这个取决于框架的默认配置。应用程序也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动态修改。

3.3 ​​​​​​​有向无环图DAG

 

        大数据计算引擎框架我们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一般会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就是Hadoop 所承载的 MapReduce,它将计算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 Map 阶段 和 Reduce 阶段。对于上层应用来说,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去拆分算法,甚至于不得不在上层应用实现多个 Job 的串联,以完成一个完整的算法,例如迭代计算。 由于这样的弊端,催生了支持 DAG 框架的产生。因此,支持 DAG 的框架被划分为第二代计算引擎。如 Tez  以及更上层的Oozie。这里我们不去细究各种 DAG 实现之间的区别,不过对于当时的 Tez 和 Oozie 来说,大多还是批处理的任务。接下来就是以 Spark 为代表的第三代的计算引擎。第三代计算引擎的特点主要是 Job 内部的 DAG 支持(不跨越 Job),以及实时计算。

        这里所谓的有向无环图,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图形,而是由 Spark 程序直接映射成的数据流的高级抽象模型。简单理解就是将整个程序计算的执行过程用图形表示出来,这样更直观, 更便于理解,可以用于表示程序的拓扑结构。

         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有向无环图是由点和线组成的拓扑图形,该图形具有方向,不会闭环。

4 提交流程

        所谓的提交流程,其实就是我们开发人员根据需求写的应用程序通过 Spark 客户端提交给 Spark 运行环境执行计算的流程。在不同的部署环境中,这个提交过程基本相同,但是又有细微的区别,我们这里不进行详细的比较,但是因为国内工作中,将 Spark 引用部署到Yarn 环境中会更多一些,所以本课程中的提交流程是基于 Yarn 环境的

 Spark 应用程序提交到 Yarn 环境中执行的时候,一般会有两种部署执行的方式:Client 和 Cluster。两种模式主要区别在于:Driver 程序的运行节点位置。

4.1 Yarn Client模式

Client 模式将用于监控和调度的Driver 模块在客户端执行,而不是在 Yarn 中,所以一般用于测试。

  • Driver 在任务提交的本地机器上运行
  • Driver 启动后会和ResourceManager 通讯申请启动ApplicationMaster
  • ResourceManager 分配 container,在合适的NodeManager 上启动ApplicationMaster,负责向ResourceManager 申请 Executor 内存
  • ResourceManager 接到 ApplicationMaster 的资源申请后会分配 container,然后ApplicationMaster 在资源分配指定的NodeManager 上启动 Executor 进程
  • Executor 进程启动后会向Driver 反向注册,Executor 全部注册完成后Driver 开始执行main 函数
  • 之后执行到 Action 算子时,触发一个 Job,并根据宽依赖开始划分 stage,每个stage 生成对应的TaskSet,之后将 task 分发到各个Executor 上执行。

4.2 Yarn Cluster模式

Cluster 模式将用于监控和调度的 Driver 模块启动在Yarn 集群资源中执行。一般应用于实际生产环境。

  • 在 YARN Cluster 模式下,任务提交后会和ResourceManager 通讯申请启动ApplicationMaster,
  • 随后ResourceManager 分配 container,在合适的 NodeManager 上启动 ApplicationMaster,此时的 ApplicationMaster 就是Driver。
  • Driver 启动后向 ResourceManager 申请Executor 内存,ResourceManager 接到ApplicationMaster 的资源申请后会分配container,然后在合适的NodeManager 上启动Executor 进程
  • Executor 进程启动后会向Driver 反向注册,Executor 全部注册完成后Driver 开始执行

main 函数,

  • 之后执行到 Action 算子时,触发一个 Job,并根据宽依赖开始划分 stage,每个stage 生成对应的TaskSet,之后将 task 分发到各个Executor 上执行。
http://www.lryc.cn/news/43368.html

相关文章: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水果分类预测,卷积神经网络水果等级识别
  • Spring Boot 框架总结
  • 【数据结构】第五站:带头双向循环链表
  • Springboot生成二维码
  • “独裁者”何小鹏,再造小鹏汽车
  • 数据结构 | 泛型 | 擦除机制| 泛型的上界
  • C++拷贝构造函数(复制构造函数)详解
  • python学习——多线程
  • SAP 系统中过账码or记账码
  • 【FreeRTOS(一)】FreeRTOS新手入门——初识FreeRTOS
  • Python中 __init__的通俗解释是什么?
  • 网友真实面试总结出的自动化测试面试题库
  • 2023 年最佳 C++ IDE
  • 在Ubuntu上使用VSCode编译MySQL Connector/C连接库
  • 单声道数字音频放大器AD87589
  • 网络的UDP协议和TCP协议
  • 【JaveEE】多线程之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
  • 分布式ELK日志监控系统环境搭建
  • 【数据结构刷题集】链表经典习题
  • JavaSE(3.27) 异常
  • 【看门狗】我说的是定时器不是狗啊
  • 24万字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及智慧应用解决方案
  • 跨境电商卖家工具——跨境卫士内容介绍
  • Redis 常用基本命令
  • 【Leetcode】队列的性质与应用
  • 开启新航路,拓尔思发力AIGC市场 | 爱分析调研
  • RK3568平台开发系列讲解(调试篇)Linux 内核的日志打印
  • hadoop之MapReduce框架原理
  • JavaEE简单示例——SpringMVC的简单数据绑定
  • 耗时的同步请求自动转异步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