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 RPC、Go RPC、Node RPC、Python RPC 之间的互相调用

Java RPC、Go RPC、Node RPC、Python RPC 之间的互相调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和依赖于特定的工具和协议。以下是如何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RPC互相调用的详细解释:

1. 使用通用协议和标准:gRPC

gRPC 是一个高性能、开源的RPC框架,由Google开发,并基于HTTP/2传输协议和Protocol Buffers(Protobuf)序列化格式。gRPC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 Java、Go、Node.js、Python 等,这使得它成为跨语言RPC通信的理想选择。

实现步骤:

  • 定义服务接口: 使用 Protobuf 定义服务和消息结构。这些定义是语言无关的,并且可以生成适用于不同编程语言的代码。
syntax = "proto3";service MyService {rpc SayHello (HelloRequest) returns (HelloResponse) {}
}message HelloRequest {string name = 1;
}message HelloResponse {string message = 1;
}
  • 生成代码: 使用 Protobuf 编译器 (protoc) 生成各编程语言的服务代码。例如,可以生成 Java、Go、Node.js 和 Python 的代码。
    bash
protoc --java_out=. --go_out=. --python_out=. --js_out=import_style=commonjs,binary:. myservice.proto
  • 实现服务器和客户端: 在不同的语言中实现服务器和客户端。例如,Java实现服务端,Python实现客户端。由于使用了相同的协议(gRPC)和相同的接口定义(Protobuf),它们可以互相调用。
    Java服务端:
public class MyServiceImpl extends MyServiceGrpc.MyServiceImplBase {@Overridepublic void sayHello(HelloRequest req, StreamObserver<HelloResponse> responseObserver) {HelloResponse reply = HelloResponse.newBuilder().setMessage("Hello " + req.getName()).build();responseObserver.onNext(reply);responseObserver.onCompleted();}
}
Python客户端:
python
Copy code
import grpc
import myservice_pb2
import myservice_pb2_grpcwith grpc.insecure_channel('localhost:50051') as channel:stub = myservice_pb2_grpc.MyServiceStub(channel)response = stub.SayHello(myservice_pb2.HelloRequest(name='World'))print("Client received: " + response.message)

优点:

  • 跨语言支持: gRPC 支持多种语言,使得跨语言的RPC调用变得非常简单。
  • 高性能: gRPC 基于 HTTP/2 和 Protobuf,具备良好的性能和效率。
  • 强类型接口: Protobuf 提供了强类型的接口定义,避免了不同语言之间的类型不匹配问题。
http://www.lryc.cn/news/428644.html

相关文章:

  • 国外代理IP选择:IP池的大小有何影响
  • 手机谷歌浏览器怎么用
  • Button窗口部件
  • PCIe学习笔记(25)
  • 8.20
  • centos7.9系统安装talebook个人书库
  • ES高级查询Query DSL查询详解、term术语级别查询、全文检索、highlight高亮
  • 关于Blender云渲染农场,你应该知道的一切!
  • Obsidian如何安装插件
  • Nginx服务器申请及配置免费SSL证书
  • STM32CubeMX 配置串口通信 HAL库
  • GitHub的未来:在微软领导下保持独立与AI发展的平衡
  • RGB与YUV格式详解
  • JS获取当前浏览器名称
  • 学习计算机网络(五)——ICMP协议
  • request.getRequestURI()与request.getRequestURL()的区别
  • 3154. 到达第 K 级台阶的方案数(24.8.20)
  • 如何使用docker打包后端项目并部署到阿里云k8s集群上
  • ES6中解构的使用
  • 拖拽式报表设计器优点好 实现流程化办公就靠它!
  • Spring项目:文字花园(四)
  • Web开发:ORM框架之Freesql的入门和技巧使用小结
  • 软件工程(4)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软件工程OOSE与案例实践
  • 【数据结构篇】~链表算法题1(含快慢指针的解析)
  • 洛谷 P1135 奇怪的电梯
  • vue使用axios请求后端数据
  • 目标检测 | yolov10 原理和介绍
  • 基于Springboot 和Vue 的高校宿舍管理系统源码
  • 3:2比例的程序员专业显示器,效率提升显著,摸鱼时间又多了
  • vue3 cascader省市区三级联动如何指定字段,如何根据id查到对应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