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面试150——274H指数

题目难度:中等

默认优化目标:最小化平均时间复杂度。

Python默认为Python3。

目录

1 题目描述

2 题目解析

3 算法原理及代码实现

3.1 排序

3.2 排序时间优化(计数排序)

3.3 二分查找

参考文献


1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citations ,其中 citations[i] 表示研究者的第 i 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计算并返回该研究者的 h 指数

根据维基百科上 h 指数的定义:h 代表“高引用次数” ,一名科研人员的 h 指数 是指他(她)至少发表了 h 篇论文,并且 至少h 篇论文被引用次数大于等于 h 。如果 h 有多种可能的值,h 指数 是其中最大的那个。

示例 1:

输入:citations = [3,0,6,1,5]
输出:3 
解释:给定数组表示研究者总共有 5 篇论文,每篇论文相应的被引用了 3, 0, 6, 1, 5 次。由于研究者有 3 篇论文每篇 至少 被引用了 3 次,其余两篇论文每篇被引用 不多于 3 次,所以她的 h 指数是 3。

示例 2:

输入:citations = [1,3,1]
输出:1

提示:

  • n == citations.length

  • 1 <= n <= 5000

  • 0 <= citations[i] <= 1000

2 题目解析

输入是数组citations(引用的英文),输出是h指数。citations的长度n代表总共发表的论文篇数,下标代表论文名,元素值代表论文被引用的次数。

h指数的意思为,citations中有h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了h次。如示例2中,h取1,至少发表了一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1,h指数为1。h取2,至少发表了2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2,不成立。h取3,至少发表了3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3,不成立。

暴力求法是先计算citations长度n,然后每个元素去和n比大小,都大于则输出n,否则接着和n=n-1比大小,以此类推。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3 算法原理及代码实现

3.1 排序

在暴力求法的基础上,我们先对citations排序,变成一个有序数组。假如是升序排序,一次循环从后向前遍历。

题目中至少就是大于的意思,比如至少大于 1次就是>0,至少大于h次就是>h。因此初始化h=0。citations[i]和h比大小,如果citations[i]大于h,h++,反之不执行任何操作。最后输出h即可。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采用快排),平均空间复杂度为O(1)。

C++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hIndex(vector<int>& citations) {int n=citations.size();int h=0;
​sort(citations.begin(),citations.end());
​for(int i=n-1;i>=0;i--){if(citations[i]>h){h++;}}
​return h;
​}
};

Python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def hIndex(self, citations: List[int]) -> int:citations.sort()h = 0n = len(citations)for i in range(n-1, -1, -1):if citations[i] > h:h += 1return h
 

3.2 排序时间优化(计数排序)

从3.1可以看到,平均时间复杂度和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相同。我们可以牺牲空间换时间,使用计数排序进一步降低时间复杂度。

新建一个计数数组counter,将citations中论文引用次数映射到counter中。映射规则如下:如果元素值大于n,counter[n]++;反之,对应引用次数的下标位置citations[i],计数数组counter[citations[i]]++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平均空间复杂度为O(n)。

C++代码实现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hIndex(vector<int>& citations) {int n=citations.size();vector<int> counter(n+1);int h=0;
​//计数排序for(int i=0;i<n;i++){if(citations[i]>n){counter[n]++;}else{counter[citations[i]]++;}}
​for(int i=n;i>=0;i--){h+=counter[i];//引用至少h次的论文总数if(h>=i){//这里的i代表引用次数return i;}}
​return 0;
​}
};

Python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def hIndex(self, citations: List[int]) -> int:n = len(citations)counter = [0] * (n + 1)h = 0
​# 计数排序for citation in citations:if citation > n:counter[n] += 1else:counter[citation] += 1
​for i in range(n, -1, -1):h += counter[i]  # 引用至少 h 次的论文总数if h >= i:  # 这里的 i 代表引用次数return i
​return 0

3.3 二分查找

设左边界为left,右边界为right,中点为mid。我们可以把原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子问题:判断至少有mid数大于mid。如果在区间[mid,right]满足,说明搜寻的h在右边,反之在左边。

平均时间复杂度O(n log n),平均空间复杂度O(1)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hIndex(vector<int>& citations) {return binarySearch(citations, 0, citations.size());}
​
private:int binarySearch(vector<int>& citations, int left, int right) {if (left >= right) {return left;}
​int mid = (left + right + 1) >> 1;int cnt = 0;for (int i = 0; i < citations.size(); i++) {if (citations[i] >= mid) {cnt++;}}
​if (cnt >= mid) {return binarySearch(citations, mid, right);} else {return binarySearch(citations, left, mid - 1);}}
};
​

Python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def hIndex(self, citations: List[int]) -> int:return self.binarySearch(citations, 0, len(citations))
​def binarySearch(self, citations, left, right):if left >= right:return left
​mid = (left + right + 1) // 2cnt = sum(1 for citation in citations if citation >= mid)
​if cnt >= mid:return self.binarySearch(citations, mid, right)else:return self.binarySearch(citations, left, mid - 1)
​

参考文献

力扣面试经典150题

力扣官方题解

http://www.lryc.cn/news/416536.html

相关文章:

  • 【Linux】Linux重定向指南:探索输出重定向与追加重定向的奥秘!
  • Spring AI -快速开发ChatGPT应用
  • Modern C++ 智能指针
  • Python的100道经典练习题,每日一练,必成大神!!!
  • 代码回滚命令
  • [ASIS 2019]Unicorn shop1
  • LangChain与泛型编程:探索代码生成的新维度
  • day25
  • 红黑树的概念和模拟实现[C++]
  •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概述
  • 【C++】链表操作技巧综合:重排链表(带你理顺链表的做题思路)
  • 行为型设计模式2:观察者/职责链/中介者/访问者
  • 叛逆,批判
  • Linux 命令,mkdir说明与使用
  • 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Java)
  • linux虚拟机设置固定ip
  • mysql问题解决
  • 类和对象(下)C++
  • 常用在线 Webshell 查杀工具推荐
  • RPC远程调用框架Dubbo
  • 基于STM32的智能灌溉系统
  • Datawhale AI 夏令营 Task3(半成品,仍在学习理解
  • 细腻呵护静音生活缓冲器,家具中的隐形侍者
  • 【MATLAB源码-第243期】基于simulink的CUK斩波电路仿真,输出各节点波形。
  • springboot项目不能同时跑junit4和junit5的解决方法
  • 【IO】使用消息队列完成两个进程之间相互通信
  • Web开发:用C#的逻辑理解VUE语法(VUE + Webapi小白开发笔记)
  • 操作系统文件位置指针
  • 设计模式的概念
  • VMware17下载与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