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ySQL是怎样运行的 | 第二篇】MySQL三大日志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 2.MySQL三大日志文件
    • 2.1日志文件列表
      • 2.1.1 redo log
      • 2.1.2 bin log
      • 2.1.3 undo log
    • 2.2redo log日志详讲
    • 2.3 binglog和redo log有什么区别?
    • 2.4一条更新语句的执行过程

2.MySQL三大日志文件

2.1日志文件列表

  1. redo log:重做日志,记录了对于 InnoDB 表的每个写操作,不是 SQL 级别的,而是物理级别的,主要用于崩溃恢复
  2. undo log:回滚日志,记录数据被修改前的值,用于事务的回滚
  3. bin log:二进制日志,记录了所有修改数据库状态的 SQL 语句,以及每个语句的执行时间,如 INSERT、UPDATE、DELETE 等,但不包括 SELECT 和 SHOW 这类的操作
  4. slow query log:慢查询日志,记录执行时间超过 long_query_time 值的所有 SQL 语句。这个时间值是可配置的,默认情况下,慢查询日志功能是关闭的。可以用来识别和优化慢 SQL
  5. error log:错误日志,记录 MySQL 服务器启动、运行或停止时出现的问题

2.1.1 redo log

  1. redo log,重做日志
  2. 内容: 物理格式的日志,记录的是物理数据页面的修改的信息,其 redo log 是顺序写入 redo log file 的物理文件中去的
  3. 作用: 确保事务的持久性。防止在发生故障的时间点,尚有脏页未写入磁盘,在重启 mysql 服务的时候,根据 redo log 进行重做,从而达到事务的持久性这一特性

2.1.2 bin log

  1. bin log,二进制日志
  2. 内容: 所有执行增删改的SQL 语句,以及每个语句的执行时间,以便进行数据恢复和主从复制
  3. 作用: 用于复制,在主从复制中,从库利用主库上的 binlog 进行重播,实现主从同步。 用于数据库的基于时间点的还原

2.1.3 undo log

  1. undo log,回滚日志
  2. 内容: 逻辑格式的日志,在执行 undo 的时候,仅仅是将数据从逻辑上恢复至事务之前的状态,而不是从物理页面上操作实现的,这一点是不同于 redo log 的
  3. 作用: 保存了事务发生之前的数据的一个版本,可以用于回滚,同时可以提供多版本并发控制下的读(MVCC),也即非锁定读

2.2redo log日志详讲

  1. 原因:mysql,如果每次更新操作都要写进磁盘,然后磁盘要找到对应记录,然后再更细,整个过程 io 成本、查找成本都很高
  2. 解决方案:WAL 技术(Write-Ahead Logging)。先写日志,再写磁盘
  3. 具体过程:
    1. 当有一条记录需要更新的时候,InnoDB 引擎就会先把记录写到 redo log 里面,并更新内存,这个时候更新就算完成了。
    2. 同时,InnoDB 引擎会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个操作记录更新到磁盘里面,而这个更新往往是在系统比较空闲的时候做。
    3. InnoDB 的 redo log 是固定大小的,比如可以配置为一组 4 个文件,每个文件的大小是 1GB,那么总共就可以记录 4GB 的操作。从头开始写,写到末尾就又回到开头循环写

2.3 binglog和redo log有什么区别?

  1. 文件级别不同:
    1. redo log 是 InnoDB 引擎特有的
    2. binlog 是 MySQL 的 Server 层实现的,所有引擎都可以使用
  2. 文件内容不同:
    1. redo log 是物理日志,记录的是 “在某个数据页上做了什么修改”
    2. binlog 是逻辑日志,记录的是这个语句的原始逻辑,比如 “给 ID=2 这一行的 c 字段加 1
  3. 文件写入不同:
    1. redo log 是循环写的,空间固定会用完;
    2. binlog 是可以追加写入的。“追加写” 是指 binlog 文件写到一定大小后会切换到下一个,并不会覆盖以前的日志

2.4一条更新语句的执行过程

  1. 执行器先找引擎取 ID=2 这一行。ID 是主键,引擎直接用树搜索找到这一行。如果 ID=2 这一行所在的数据页本来就在内存中,就直接返回给执行器;否则,需要先从磁盘读入内存,然后再返回。
  2. 执行器拿到引擎给的行数据,把这个值加上 1,比如原来是 N,现在就是 N+1,得到新的一行数据,再调用引擎接口写入这行新数据。
  3. 引擎将这行新数据更新到内存中,同时将这个更新操作记录到 redo log 里面,此时 redo log 处于 prepare 状态。然后告知执行器执行完成了,随时可以提交事务。
  4. 执行器生成这个操作的 binlog,并把 binlog 写入磁盘。、
  5. 执行器调用引擎的提交事务接口,引擎把刚刚写入的 redo log 改成提交(commit)状态,更新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lryc.cn/news/409139.html

相关文章:

  • 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
  • 【学习笔记】解决Serial Communication Library编译问题
  • 在 Windows 环境下实现负载均衡:提升系统性能与可靠性的关键技术
  • 【Linux】-----工具篇(自动化构建工具make/makefile)
  •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DFS)
  • 普元EOS学习笔记-某些版本的EOS提供的maven获取依赖失败的问题解决
  • Pycharm + Pyside6
  • 强化学习之价值迭代算法动态规划求解悬崖漫步环境(CliffWalking)最优策略及最优状态价值函数
  • javascript deriveKey和deriveBits()由主密钥派生出新的密钥进行加密
  •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自习室选座系统/基于Java的自习室选座系统/自习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echarts所遇到的问题,个人记录
  • Skyeye云智能制造企业版源代码全部开放
  • Springboot 整合Elasticsearch
  • WeNet环境配置与aishell模型训练
  • 【C++的剃刀】我不允许你还不会AVL树
  • React搭建Vite项目及各种项目配置
  • Linux Vim教程:多文件编辑与窗口管理
  • C语言进阶 11.结构体
  • Vue--解决error:0308010C:digital envelope routines::unsupported
  • go-kratos 学习笔记(6) 数据库gorm使用
  • 记录:vite打包报错 error during build: Error: Parse error @:1:1
  • Python 消费Kafka手动提交 批量存入Elasticsearch
  • oracle 基础知识表的主键
  • opencascade AIS_MouseGesture AIS_MultipleConnectedInteractive源码学习
  • Unity Apple Vision Pro 开发:如何把 PolySpatial 和 Play To Device 的版本从 1.2.3 升级为 1.3.1
  • 大数据时代,区块链是如何助力数据开放共享的?
  • 睿抗2024省赛----RC-u4 章鱼图的判断
  • py2exe,一个神奇的 Python 库
  • 博途PLC网络连接不上
  • 哪个邮箱最安全最好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