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中级)课程17-模型的量化与部署之剪枝技巧与代码详解

大家好,我是微学AI,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中级)课程17-模型的量化与部署之剪枝技巧与代码详解。模型剪枝是深度学习领域中一项关键的技术,旨在减少神经网络中的冗余权重,从而降低计算成本和内存占用,同时尽可能保持模型性能不变。本课程将深入探讨剪枝技巧及其在模型量化与部署中的应用,适合中级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 一、引言
  • 二、非结构化剪枝
    • 1. 数学原理
    • 2. 代码实现
  • 三、结构化剪枝
    • 1. 数学原理
    • 2. 代码实现
  • 四、随机剪枝
    • 1. 数学原理
    • 2. 代码实现
  • 五、范数剪枝
    • 1. 数学原理
    • 2. 代码实现
  • 六、迭代剪枝
    • 1. 数学原理
    • 2. 代码实现
  • 七、总结

一、引言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模型规模逐渐增大,计算资源需求也随之增加。为了满足移动端和嵌入式设备的部署需求,模型的量化与剪枝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详细介绍模型剪枝中的非结构化剪枝、结构化剪枝、随机剪枝、范数剪枝和迭代剪枝等技巧,并使用PyTorch搭建完整可运行的代码。

二、非结构化剪枝

1. 数学原理

非结构化剪枝是指对模型中的权重矩阵进行稀疏化处理,去除不重要的连接。具体来说,对于权重矩阵 W W W,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剪枝:
W ′ = W ∗ m a s k W' = W * mask W=Wmask
其中, m a s k mask mask是一个与 W W W形状相同的矩阵,其元素为0或1。0表示对应的权重被剪枝,1表示保留。

2. 代码实现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utils.prune as prune
#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全连接层
fc = torch.nn.Linear(10, 10)
# 非结构化剪枝,剪掉50%的权重
prune.l1_unstructured(fc, 'weight', amount=0.5)
# 查看剪枝后的权重
print(fc.weight)

三、结构化剪枝

1. 数学原理

结构化剪枝是指对整个滤波器或通道进行剪枝。与非结构化剪枝相比,结构化剪枝更容易实现硬件加速。对于权重矩阵W,结构化剪枝可以表示为:
W ′ = W ∗ M W' = W * M W=WM
其中, M M M是一个与 W W W形状相同的矩阵,但其元素为0或1的块状矩阵。

2. 代码实现

# 假设有一个卷积层
conv = torch.nn.Conv2d(3, 10, kernel_size=3)
# 结构化剪枝,剪掉25%的滤波器
prune.ln_structured(conv, 'weight', amount=0.25, n=2, dim=0)
# 查看剪枝后的权重
print(conv.weight)

四、随机剪枝

1. 数学原理

随机剪枝是一种简单的剪枝方法,它随机选择一部分权重进行剪枝。具体操作如下:
1.设定剪枝比例:决定要移除的权重比例。
2.生成随机数:为每个权重生成0到1之间的随机数。
3.执行剪枝:若随机数小于剪枝比例,将权重置为0。

2. 代码实现

#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全连接层
fc = torch.nn.Linear(10, 10)
# 随机剪枝,剪掉30%的权重
prune.random_unstructured(fc, 'weight', amount=0.3)
# 查看剪枝后的权重
print(fc.weight)

五、范数剪枝

1. 数学原理

范数剪枝是根据权重的大小进行剪枝。具体来说,对于权重矩阵 W W W,我们可以计算其 L 1 L_1 L1范数或 L 2 L_2 L2范数,然后剪掉范数较小的权重。

2. 代码实现

#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全连接层
fc = torch.nn.Linear(10, 10)
# 范数剪枝,剪掉20%的权重
prune.ln_structured(fc, 'weight', amount=0.2, n=1, dim=0)
# 查看剪枝后的权重
print(fc.weight)

六、迭代剪枝

1. 数学原理

迭代剪枝(Iterative Pruning)是一种常用的模型压缩技术,旨在减少神经网络的参数数量,以降低计算成本和存储需求,同时尽量保持模型的性能。这种方法通过逐步移除网络中不重要的权重,允许模型在每次剪枝后重新学习,以适应参数的减少。下面是对迭代剪枝过程的详细说明:
初始化剪枝比例
在开始剪枝之前,首先设定一个初始的剪枝比例。这个比例决定了第一次剪枝时要移除的权重数量占总权重的比例。例如,如果设置为10%,则第一次剪枝将移除所有权重中绝对值最小的10%。
对模型进行剪枝
根据当前的剪枝比例,识别并移除模型中不重要的权重。通常,权重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它们的绝对值大小来衡量,绝对值越小的权重被认为越不重要。剪枝操作可以是直接将权重设置为零(即权重掩码),也可以是物理上删除这些权重,这取决于具体的实现方式。
训练模型
剪枝后,模型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训练模型,以便模型能够适应新的结构。这一步骤通常称为“微调”(Fine-tuning),目的是让模型在参数减少的情况下尽可能恢复到剪枝前的性能水平,甚至进一步优化。
重复步骤2和3
迭代剪枝的核心在于重复上述剪枝和微调的过程,每次迭代都根据一定的策略增加剪枝比例,直到达到预定的目标剪枝比例。例如,从10%开始,每轮迭代增加5%,直到达到50%的剪枝比例。

在整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剪枝策略:如何选择要剪掉的权重,除了基于权重的绝对值大小,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梯度、激活值等。
微调策略:剪枝后的微调需要足够的训练轮次,以确保模型能够充分适应结构的变化。
剪枝比例的递增策略:剪枝比例的增加速度会影响模型的性能和稳定性,过快的增加可能导致模型性能急剧下降。

2. 代码实现

#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全连接层
fc = torch.nn.Linear(10, 10)
# 迭代剪枝,总共剪掉60%的权重
for i in range(3):prune.l1_unstructured(fc, 'weight', amount=0.2)# 训练模型
# 查看剪枝后的权重
print(fc.weight)

七、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型量化与部署中的剪枝技巧,包括非结构化剪枝、结构化剪枝、随机剪枝、范数剪枝和迭代剪枝。通过数学原理和代码实现,希望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剪枝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模型特点和硬件需求选择合适的剪枝策略。

http://www.lryc.cn/news/402504.html

相关文章:

  • JavaScript 实例:掌握编程技巧
  • 自己做小项目时,配置的Maven需要用阿里云私服加速Jar包的下载
  • Linux笔记之time命令测量命令的执行时间
  • 《基于 CDC、Spark Streaming、Kafka 实现患者指标采集》
  • 重要的单元测试
  • 什么是diff算法?
  • BUUCTF逆向wp [MRCTF2020]Transform
  • 前端下载文件流 出现乱码 解决方案
  • Linux/Windows 系统分区
  • C/C++ xml库
  • UniVue@v1.5.0版本发布:里程碑版本
  • 在 Windows 上开发.NET MAUI 应用_2.生成你的第一个应用
  • 配置SMTP服务器的要点是什么?有哪些限制?
  • 图形渲染基础-Unity渲染管线介绍
  • junit mockito service
  • k8s学习——升级后的k8s使用私有harbor仓库
  • Blender4.2版本正式上线,新版本的5个主要功能!
  • 【python基础】基本数据类型
  • 应用层——HTTP
  • 剧本杀小程序搭建,为商家带来新的收益方向
  • 十六、【机器学习】【监督学习】- 支持向量回归 (SVR)
  • 基于FPGA的多路选择器
  • 面经学习(杭州实在智能实习)
  • mysql、oracle、db2数据库连接参数
  • redis缓存击穿和缓存穿透的封装、缓存更新的CacheAside方案、数据预热
  • ArcGIS Pro SDK (九)几何 5 多边形
  • Docker 镜像使用和安装
  • JAVA:Filer过滤器+案例:请求IP访问限制和请求返回值修改
  • FastAPI -- 第三弹(自定义响应、中间件、代理、WebSockets)
  • 网安小贴士(16)网络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