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华为机试题-单车道汽车通行时间-Java

代码在最后面

1 题目描述

M(1 ≤ M ≤ 20)辆车需要在一条不能超车的单行道到达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为 N(1 ≤ N ≤ 400)。

速度快的车追上前车后,只能以前车的速度继续行驶,求最后一辆车到达目的地花费的时间。

注:每辆车固定间隔 1 小时出发,比如第一辆车 0 时出发,第二辆车 1 时出发,依次类推

2 输入描述

第一行两个数字:M N,分别代表车辆数和到终点的距离,以空格分隔。
接下来 M 行,每行一个数字 S,代表每辆车的速度。
0 < S < 30

3 输出描述

最后一辆车到达目的地花费的时间

4 示例

4.1 示例1

输入	
2 10
4
2
输出	
5

解释:
第一行,表示2辆车,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为10个单位。
第一辆车的速度为4,则第一辆车到终点的时间 2.5 = 10 / 4
第二辆车的速度为2,则第二辆车到终点的时间 5 = 10 / 2
由于第一辆车比第二辆车快,所以不存在阻塞问题,即最终答案为 5

4.1 示例2

输入	
2 10
2
4
输出	
4

解释:
第一行,表示2辆车,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为10个单位。
第一辆车的速度为2,则第一辆车到终点的时间 5 = 10 / 2
第二辆车的速度为4,则第二辆车到终点的时间 2.5 = 10 / 4
由于第一辆车比第二辆车慢,所以存在阻塞问题,第二辆车并不能用2.5个时间单位到达目的地。但由于车辆是每隔1个时间单位出发, 1 + 2.5 = 3.5 < 5,所以第二辆车的到车时间是 5,但发车时间为 1,即第二辆车用时 4 = 5 -1 个时间单位。

5 代码解题

第二个示例是我写的,其实根据第二个示例就能看出来,这个题怎么解了。
假设没有阻塞问题,即后一辆车不会被前一辆车阻塞,只考虑发车时间和车速。
记当前发车为第 i 辆车,发车时间则为 start = i - 1,记车速为 v,记总路程为 S(也就是N),那么可以计算出每辆车到达终点的最终时间点h = start + S / v = i - 1 + S / v。【最终时间不是车辆通过路段的用时,而是一个时间点】
然后代入阻塞问题中,已知后一辆车会被前一辆车阻塞,记MaxH为所有车到达终点的时间最大值,记第X辆车到终点的时间为 MaxH。那么可以得出结论,1..X辆车必定在MaxH之前到达,不考虑, X..M辆车必定不能在MaxH之前到达终点。由此可以计算出,最后一辆车的用时为 T = MaxH -start = MaxH - (i - 1)
代入示例二,进行思路验证:

2 10 // 两辆车,路程10个单位
2 // 第一辆车,0点发车,车速单位为2,最终到达终点时间点 5 = 0 + 10 / 2
4 // 第一辆车,1点发车,车速单位为4,最终到达终点时间点 3.5 = 1 + 10 / 4
--- 代入上述公式
所有车到达终点的时间最大值 MaxH = 5
最后一辆车用时 T = MaxH - (i - 1) = 5 - (2 - 1) = 4
符合预期,完美

解题代码

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String line = scanner.nextLine();String[] split = line.split(" ");final int M = Integer.parseInt(split[0]);final int N = Integer.parseInt(split[1]);double maxH = 0;// i 表示发车时间,i + 1 表示发车序号,i = 0 < M 循环也是 M 次,所以省略车序号计算for (int i = 0; i < M; i++) {// 车速度int v = scanner.nextInt();maxH = Math.max(maxH, (double) N / v + i);}// M - 1 表示最后一辆车发车时间点double time = maxH - (M - 1);scanner.close();System.out.println(time);}
}
http://www.lryc.cn/news/400175.html

相关文章:

  • 6-5,web3浏览器链接区块链(react+区块链实战)
  • C# 多态性
  • Visual Studio 安装程序无法执行修复或更新
  • C#与PLC通信——如何设置电脑IP地址
  • Milvus 核心设计(1) ---- 数据一致性的等级及使用场景
  • EasyCVR视频技术:城市电力抢险的“千里眼”,助力抢险可视化
  • 【Wamp】局域网设备访问WampServer | 使用域名访问Wamp | Wamp配置HTTPS
  • 采用自动微分进行模型的训练
  • k8s怎么配置secret呢?
  • 算法篇 滑动窗口 leetcode 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 数据库作业d8
  • 前后端数据交互设计到的跨域问题
  • 非洲猪瘟监测设备的作用是什么?
  • 移动硬盘损坏无法读取?专业恢复策略全解析
  • 神经网络以及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
  • java中压缩文件的解析方式(解析文件)
  • 巧用 VScode 网页版 IDE 搭建个人笔记知识库!
  • Jupyter Lab 使用
  • MyBatis where标签内嵌foreach标签查询报错‘缺失右括号‘或‘命令未正确结束‘
  • 重生奇迹MU 群战王牌
  • SpinalHDL之VHDL 和 Verilog 生成
  • c语言中的字符串函数
  • [AI 大模型] 百度 文心一言
  • 机器学习开源分子生成系列(2)-基于三维形状和静电相似性的DeepFMPO v3D安装及使用
  • 机器学习-16-分布式梯度提升库XGBoost的应用
  • 视觉/AIGC面经->多模态
  • <数据集>钢板缺陷检测数据集<目标检测>
  • EdgeOne安全能力开箱测评挑战赛
  • 神经网络识别数字图像案例
  • c++包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