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YSQL】InnoDB引擎为什么选可重复读作为默认隔离级别

InnoDB引擎为什么选可重复读作为默认隔离级别

一般的DBMS系统,默认都会使用读提交(Read-Comitted,RC)作为默认隔离级别,如Oracle、SQL Server等,而MySQL却使用可重复读(Read-Repeatable,RR)。要知道,越高的隔离级别,能解决的数据一致性问题越多,理论上性能损耗更大,可并发性越低。隔离级别依次为

SERIALIZABLE > RR > RC > Read-Uncommited

InnoDB引擎选可重复读作为默认隔离级别主要是解决主从同步不一致的问题。

从Binlog说起

Mysql binlog是二进制日志文件,用于记录mysql的数据更新或者潜在更新(比如DELETE语句执行删除而实际并没有符合条件的数据),在mysql主从复制中就是依靠的binlog。可以通过语句“show binlog events in ‘binlogfile’”来查看binlog的具体事件类型。binlog记录的所有操作实际上都有对应的事件类型的

MySQL binlog的三种工作模式
Row(用到MySQL的特殊功能如存储过程、触发器、函数,又希望数据最大化一直则选择Row模式)
简介:日志中会记录每一行数据被修改的情况,然后在slave端对相同的数据进行修改。
优点:能清楚的记录每一行数据修改的细节
缺点:数据量太大

Statement (默认)简介:每一条被修改数据的sql都会记录到master的bin-log中,slave在复制的时候sql进程会解析成和原来master端执行过的相同的sql再次执行。在主从同步中一般是不建议用statement模式的,因为会有些语句不支持,比如语句中包含UUID函数,以及LOAD DATA IN FILE语句等
优点:解决了 Row level下的缺点,不需要记录每一行的数据变化,减少bin-log日志量,节约磁盘IO,提高新能
缺点:容易出现主从复制不一致

Mixed(混合模式)简介:结合了Row level和Statement level的优点,同时binlog结构也更复杂。

主从不一致实操

binlog为STATEMENT格式,且隔离级别为**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时,有什么bug呢?

mysql> select * from test;
±—±-----±-----+
| id | name | age |
±—±-----±-----+
| 1 | NULL | NULL |
| 2 | NULL | NULL |
| 3 | NULL | NULL |
| 4 | NULL | NULL |
| 5 | NULL | NULL |
| 6 | NULL | NULL |
±—±-----±-----+
6 rows in set (0.00 sec)

这个时候我们有两个事务进行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ster此时输出

select * from test;
±—±-----±-----+
| id | name | age |
±—±-----±-----+
| 7 | name | 100 |
±—±-----±-----+
1 row in set (0.00 sec)

但是,你在此时在从(slave)上执行该语句,得出输出

mysql> select * from test;
Empty set (0.00 sec)

在master上执行的顺序为先删后插。
而此时binlog为STATEMENT格式,是基于事务记录,在事务未提交前,二进制日志先缓存,在commit提交后再写入记录的,因此顺序为先插后删!slave同步的是binglog,因此从机执行的顺序和主机不一致。slave在插入后删除了所有数据.

解决方案有两种:

(1) 隔离级别设为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在该隔离级别下引入间隙锁。当Session 1执行delete语句时,会锁住间隙。那么,Ssession 2执行插入语句就会阻塞住。

(2) 将binglog的格式修改为row格式,此时是基于行的复制,自然就不会出现sql执行顺序不一样的问题。奈何这个格式在mysql5.1版本开始才引入。因此由于历史原因,mysql将默认的隔离级别设为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保证主从复制不出问题!

http://www.lryc.cn/news/393958.html

相关文章:

  • 数据列表组件-报表
  • 基于Android Studio订餐管理项目
  • 华为OSPF配置DR和BDR与指定DR
  • 【学习笔记】程序设计竞赛
  • 11-云服务器处理单细胞转录组数据
  • vs+qt5.0 使用poppler-qt5 操作库获取pdf所有文本输出到txt操作
  • [AIGC] ClickHouse分布式表与本地表的区别及如何查询所有本地表记录
  • 202406 CCF-GESP Python 四级试题及详细答案注释
  • 政安晨:【Keras机器学习示例演绎】(五十二)—— 使用门控残差和变量选择网络进行分类
  • Spring AOP、Spring MVC工作原理、发展演变、常用注解
  • grid布局下的展开/收缩过渡效果【vue/已验证可正常运行】
  • Qt/C++编写地图应用/离线地图下载/路径规划/轨迹回放/海量点/坐标转换
  • 最新版Python安装教程
  • 1.3镜像管理
  • 黑马|最新AI+若依 |初识项目
  • ArrayList综合案例-模拟外卖中的商家系统
  • Postgres JSON字段怎么修改key的名称
  • GStreamer学习5----probe数据探测
  • Open3D 点云的圆柱形邻域搜索
  • python如何设计窗口
  • C语言获取当前时间
  • 【每日一练】python三目运算符的用法
  • CentOS 7.9 停止维护(2024-6-30)后可用在线yum源 —— 筑梦之路
  • Git 常用命令备忘
  • Ubuntu24.04安装Skynet环境
  • 【C++】cout.self()函数
  • VueQuill 富文本编辑器技术文档快速上手
  • 链式二叉树oj题
  • Curator 是一个开源工具为 Elasticsearch 集群设计,用于自动化索引的维护任务。
  • STM32-PWR和WDG看门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