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 算法:将有序数组转换为二叉搜索树 c++

原题链接🔗:将有序数组转换为二叉搜索树
难度:简单⭐️

题目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其中元素已经按 升序 排列,请你将其转换为一棵 平衡 二叉搜索树

示例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nums = [-10,-3,0,5,9]
输出:[0,-3,9,-10,null,5]
解释:[0,-10,5,null,-3,null,9] 也将被视为正确答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 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nums = [1,3]
输出:[3,1]
解释:[1,null,3] 和 [3,1] 都是高度平衡二叉搜索树。

提示

  • 1 <= nums.length <= 104
  • -104 <= nums[i] <= 104
  • nums 按 严格递增 顺序排列

平衡二叉搜索树

  • 平衡二叉搜索树(Balanced Binary Search Tree,简称BBST)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搜索树,它在保持二叉搜索树的所有性质的同时,还保证了树的高度尽可能地小。这通常通过在插入和删除操作后重新平衡树来实现,以确保树的任何两个子树的高度差不会超过1。

  • 平衡二叉搜索树的一个常见实现是AVL树,它是一种自平衡的二叉搜索树,其名称来源于其发明者Adelson-Velsky和Landis。AVL树在每次插入或删除操作后,都会进行必要的旋转操作来保持树的平衡。

  • AVL树的平衡操作包括四种基本的旋转:

    • 左旋(Left Rotation):当节点的右子树比左子树高时,进行左旋来减少树的高度。
    • 右旋(Right Rotation):当节点的左子树比右子树高时,进行右旋来减少树的高度。
    • 左右旋(Left-Right Rotation):当节点的左子树的右子树比左子树高时,首先对左子树进行右旋,然后对节点进行左旋。
    • 右左旋(Right-Left Rotation):当节点的右子树的左子树比右子树高时,首先对右子树进行左旋,然后对节点进行右旋。
  • AVL树的每个节点除了存储值和指向左右子节点的指针外,还存储了一个平衡因子(balance factor),通常是左子树高度和右子树高度的差值。节点的平衡因子只能是-1、0或1。

题解

递归法

  1. 解题思路

将一个有序数组转换为二叉搜索树(BST)的解题思路基于二叉搜索树的性质: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 < 根节点的值 < 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对于一个有序数组,我们可以利用数组的有序性来快速确定根节点和左右子树的划分点。

以下是解题步骤:

  • 确定根节点:对于有序数组,中间元素(数组长度的一半)是一个很好的根节点候选,因为它可以很好地维持左右子树的大小平衡。

  • 递归构建左右子树:使用数组下标来划分,左子树包含从数组开始到根节点前的部分,右子树包含从根节点的下一个元素到数组末尾的部分。

  • 递归终止条件:当子数组为空时,返回null。

  • 构建树:对于每个子数组,重复上述步骤,递归地构建左右子树。

  • 返回根节点:递归结束时,返回构建的树的根节点。

下面是具体的算法逻辑:

  • 定义一个递归函数sortedArrayToBST,它接收有序数组的起始索引和结束索引作为参数。
  • 计算中间索引mid:mid = (start+ end) / 2
  • 使用mid索引处的值创建一个新的树节点。
  • 递归地调用sortedArrayToBST来构建左子树,使用start和mid - 1作为新的参数。
  • 递归地调用sortedArrayToBST来构建右子树,使用mid + 1和end作为新的参数。
  • 将左子树和右子树分别赋值给新创建的根节点的左右子节点。
  • 返回根节点。
  1. 复杂度:时间复杂度O(n),空间复杂度O(logn)。

  2. c++ demo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定义二叉树节点
struct TreeNode {int val;TreeNode* left;TreeNode* right;TreeNode(int x) : val(x),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 将有序数组转换为二叉搜索树的函数
class Solution {
public:TreeNode* sortedArrayToBST(std::vector<int>& nums) {return sortedArrayToBSTHelper(nums, 0, nums.size() - 1);}private:TreeNode* sortedArrayToBSTHelper(std::vector<int>& nums, int start, int end) {if (start > end) {return nullptr;}// 选择中间的元素作为根节点int mid = start + (end - start) / 2;TreeNode* node = new TreeNode(nums[mid]);// 递归地构建左子树和右子树node->left = sortedArrayToBSTHelper(nums, start, mid - 1);node->right = sortedArrayToBSTHelper(nums, mid + 1, end);return node;}
};// 辅助函数:中序遍历二叉树并打印节点值
void inorderTraversal(TreeNode* node) {if (!node) return;inorderTraversal(node->left);std::cout << node->val << " ";inorderTraversal(node->right);
}// 辅助函数:释放二叉树内存
void deleteTree(TreeNode* node) {if (!node) return;deleteTree(node->left);deleteTree(node->right);delete node;
}int main() {// 创建Solution实例Solution solution;// 有序数组std::vector<int> nums = { -10, -3, 0, 5, 9 };// 将有序数组转换为BSTTreeNode* root = solution.sortedArrayToBST(nums);// 中序遍历BST并打印节点值std::cout << "Inorder traversal of the constructed BST:" << std::endl;inorderTraversal(root);std::cout << std::endl;// 释放二叉树内存deleteTree(root);return 0;
}
  • 输出结果:

Inorder traversal of the constructed BST:
-10 -3 0 5 9

  1. demo 仓库地址:sortedArrayToBST
http://www.lryc.cn/news/389636.html

相关文章:

  • 智慧公厕系统改变了人们对服务区公厕的看法
  • 终极指南:RNNS、Transformers 和 Diffusion 模型
  • WPF UI 3D 基本概念 点线三角面 相机对象 材质对象与贴图 3D地球 光源 变形处理 动作交互 辅助交互插件 系列三
  • 分子AI预测赛Task2笔记
  • 剖析DeFi交易产品之UniswapV4:创建池子
  • 速盾:cdn内容分发服务有哪些优势?
  • 如何利用React和Python构建强大的网络爬虫应用
  • 炎黄数智人:招商局集团推出AI数字员工“招小影”
  • 【开发篇】明明配置跨域声明,为什么却仍可以发送HTTP请求
  • 单片机中有FLASH为啥还需要EEROM?
  • Qt的源码目录集合(V5.12.12版本)
  • 记因hive配置文件参数运用不当导致 sqoop MySQL导入数据到hive 失败的案例
  • 自动化邮件通知:批处理脚本的通讯增强
  • 236、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WebStorm 2024 for Mac JavaScript前端开发工具
  • 【Redis7】零基础篇
  • [ROS 系列学习教程] 建模与仿真 - 使用 ros_control 控制差速轮式机器人
  • Ubuntu22.04使用Systemd设置ROS 2开机自启动遇到的问题
  • AI安全研究滞后?清华专家团来支招
  • 12寸FAB 信息部内外工作职责的一些划分构思
  • css做旋转星球可举一反三
  • AcWing 1256:扩展二叉树
  • 三维家:SaaS的IT规模化降本之道|OceanBase 《DB大咖说》(十一)
  • ai智能语音机器人是如何影响客户体验的?电销机器人部署
  • vue3使用v-html实现文本关键词变色
  • C#面:举列 a=10,b=15,在不用第三方变量的前提下,把a,b的值互换
  • 编写动态库
  • 记一次阿里云服务器java应用无法响应且无法远程连接的问题排查
  • 雷池WAF+Modsecurity安装防护及系统加固
  • 【Python】已解决:SyntaxError: positional argument follows keyword arg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