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管道与重定向

管道

是进程通信的方法之一,在Linux中用命令1|命令2的形式表示,将前一个命令的结果作为后续命令的参数进行输入,也有tee管道,可以进行多次筛选,即多次使用|过滤命令。

重定向

文件描述符FD

Linux中输入输出分为三种,标准输入0、标准正确输出1、标准错误输出2,3及以上表示其他文件方法。

文件内存写入磁盘文件的实质过程是先写入swap文件,删除原有文件,然后将swap文件修改成与原文件名称一致,所以有时因为系统操作不当,文件报错与swap相关时,可找到进程下的swap文件删除即可。

Linux中一切皆文件,进程实质也是在系统中存放的文件,我们如果打开多个终端,可以向终端文件输入字符,即可直接显示在终端上,图形化系统开启多终端很简单,centos纯命令行的需要使用快捷键ctrl+alt+F1-F7最多可以开七个终端,如果一个长时间执行前台任务,可以切换终端继续操作,终端可以直接输入w查看。
查看多终端

输出重定向

具体方法如下:

>:覆盖重定向
>>:追加重定向
1>:覆盖重定向正确的输出数据流
1>>:追加重定向正确的输出数据流
2>:覆盖重定向错误输出数据流
2>>:追加重定向错误输出数据流

通过不同的文件描述符与重定向符号结合,可以过滤输出需要的信息,剩下的会输出到屏幕,只有>是默认为1>,即输出正确的信息,&>表示无论正确错误,全部重定向。

Linux中有两个文件比较特殊,/dev/null/dev/zero,一个为空,无论如何填不满,一个无论如何取不尽,可用作垃圾堆和数据测试的来源。

输入重定向

cat的本质就是利用输入重定向,将接收到的标准输入打印到屏幕上,即cat命令本身是接收输入并打印到屏幕,后面如果接了文件就自动补上<输入重定向符号,示例如下:
cat示例
第一条是屏幕输入,下面的cat执行的操作,进行输出。

<等价于0<,将右边的转化成标准输入给左边,<< 分界符允许输入大段文本,检测到分界符就停止,故可以利用输入重定向直接建立多行文件,示例如下:
建立多行文件
接收屏幕输入保存到file.text文件,遇到EOF就停止,这里的停止符可以是不包含空格的任意字符串,只是在英文中这也是结束的缩写,遵循传统。

总结

本章学习的内容比较少,管道和重定向是我们使用Linux时比较方便的两个小工具,尤其是管道,可以在我们查日志时进行简单初步的筛选过滤,而重定向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快速的简单输入输出,目前来看只是|><的使用,但其中可以杂糅很多其他命令,极大依赖我们对系统的熟练程度。

http://www.lryc.cn/news/377766.html

相关文章:

  • kotlin数组
  • SpringSecurity实战入门——认证
  • 23种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 vuejs3+elementPlus后台管理系统,左侧菜单栏制作、跳转、默认激活菜单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四十四天|LeetCode198 打家劫舍、LeetCode213 打家劫舍Ⅱ
  • Git进阶使用(图文详解)
  • Effective C++ 改善程序与设计的55个具体做法笔记与心得 4
  • WordPress管理员后台登录地址修改教程,WordPress admin登录地址文件修改方法
  • Python基础教程(二十四):日期和时间
  • java面向对象(上)
  • 揭示SOCKS5代理服务器列表的重要性
  • 机器学习python实践——关于ward聚类分层算法的一些个人心得
  • 从零制作一个docker的镜像
  • eclipse 老的s2sh(Struts2+Spring+Hibernate) 项目 用import导入直接导致死机(CPU100%)的解决
  • 《米小圈动画汉字》汉字教育动画化: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 【LeetCode最详尽解答】11-盛最多水的容器 Container-With-Most-Water
  • redis 缓存jwt令牌设置更新时间 BUG修复
  • nginx精准禁止特定国家或者地区IP访问
  • 单片机课设-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仿真+代码+报告)
  • .net 6 api 修改URL为小写
  • Windows电脑部署Jellyfin服务端并进行远程访问配置详细教程
  • rsync同步目录脚本
  • LeetCode 6. Z 字形变换
  • RTC实时时钟
  • WHAT - React 学习系列(一)
  • 代理模式(静态代理/动态代理)
  • Word2Vec基本实践
  • IIS配置網站登錄驗證,禁止匿名登陸
  • 抖音矩阵系统搭建,AI剪辑短视频,一键管理矩阵账号
  •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创新项目实训开发日志——收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