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深度剖析】【11】【行为型】【解释器模式】| 以算术表达式求值为例加深理解

👈️上一篇:状态模式

设计模式-专栏👈️


文章目录

  • 解释器模式
  • 定义
    • 英文原话
    • 直译
  • 解释器模式中的角色
    • 1. 抽象表达式(AbstractExpression)
    • 2. 终端表达式(TerminalExpression)
    • 3. 非终端表达式(NonterminalExpression)
    • 4. 环境(Context)
    • 5. 客户端(Client)
    • 代码示例:算术表达式求值
      • 类图
      • 代码
  • 解释器模式的应用
    • 解释器模式的优点
    • 解释器模式的缺点
    • 解释器模式的使用场景

解释器模式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

解释器模式就像是一个翻译官,它可以将一种语言(比如我们编写的程序代码或配置文件)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比如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机器代码)。这种翻译官非常灵活,可以轻松地处理各种复杂的语法和表达式。但是,如果语法规则太多太复杂,翻译官可能会感到头疼,因为他需要记住很多规则,这会让他的工作变得困难。所以,当我们要使用解释器模式时,最好确保语言的文法规则相对简单,这样可以提高翻译官的工作效率。

当有一个语言需要解释执行,并且你可以将该语言中的句子表示为一个抽象语法树(AST)时,可使用解释器模式。

定义

英文原话

The Interpreter pattern specifies a representation for a grammar along with an interpreter that uses the representation to interpret sentences in the grammar.

直译

解释器模式定义了一个文法的表示以及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文法中的句子。

解释器模式中的角色

1. 抽象表达式(AbstractExpression)

声明一个抽象的解释操作,这个接口为抽象语法树(AST)中所有节点所共享,为所有的终端表达式和非终端表达式声明一个解释操作。

2. 终端表达式(TerminalExpression)

实现了抽象表达式的解释操作,对应文法中的终结符,即不可再分的表达式。

3. 非终端表达式(NonterminalExpression)

实现了抽象表达式的解释操作,并包含一个或多个对抽象表达式的引用,用于组合文法规则。

4. 环境(Context)

包含解释器之外的一些全局信息,一般是用来传递参数给解释器的。

5. 客户端(Client)

构建抽象语法树(AST)的结构,并调用解释操作来执行相应的功能。

代码示例:算术表达式求值

类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Java 示例,它展示了如何使用解释器模式来解析和计算算术表达式(只包括加法和乘法):

package com.polaris.designpattern.list3.behavioral.pattern11.interpreter.demo1;// 抽象表达式
interface Expression {int interpret(Context context);
}// 环境(本例中环境较简单,没有使用)  
class Context {// 这里可以添加一些全局信息,如变量值等  
}// 终端表达式(数字)  
class NumberExpression implements Expression {private int value;public NumberExpression(int value) {this.value = value;}@Overridepublic int interpret(Context context) {return value;}
}// 非终端表达式(加法)  
class AddExpression implements Expression {private Expression left;private Expression right;public AddExpression(Expression left, Expression right) {this.left = left;this.right = right;}@Overridepublic int interpret(Context context) {return left.interpret(context) + right.interpret(context);}
}// 非终端表达式(乘法)  
class MultiplyExpression implements Expression {private Expression left;private Expression right;public MultiplyExpression(Expression left, Expression right) {this.left = left;this.right = right;}@Overridepublic int interpret(Context context) {return left.interpret(context) * right.interpret(context);}
}// 客户端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构造表达式:(5+10)*2Expression five = new NumberExpression(5);Expression ten = new NumberExpression(10);Expression sum = new AddExpression(five, ten);Expression product = new MultiplyExpression(sum, new NumberExpression(2));// 本例中未使用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int result = product.interpret(context);// 输出 30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result);}
}
/* Output:
Result: 30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Expression 接口作为抽象表达式,NumberExpression 作为终端表达式,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字值。我们还定义了两个非终端表达式 AddExpressionMultiplyExpression,分别表示加法和乘法操作。客户端负责构建抽象语法树(AST)并调用 interpret 方法来计算表达式的值。注意,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没有使用 Context 类,因为它在这个简单的示例中并不必要。

解释器模式的应用

解释器模式主要应用于需要处理复杂语法和表达式的场合。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

  1. 表达式求值器:在处理复杂的数学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时,解释器模式非常有用。开发人员可以定义各种表达式类型的解释器(如加法、减法、乘法、逻辑与、逻辑或等),然后使用这些解释器来解析和计算表达式。
  2. 配置文件解析:当应用程序需要从配置文件中读取参数和设置时,解释器模式可以用来解析配置文件的内容。这可以确保配置文件的格式正确,并且使得应用程序能够轻松地读取和解析配置文件。
  3. 编译器设计:解释器模式在编译器设计中非常常见。编译器需要将源代码(一种人类可读的编程语言)转换为机器代码(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指令)。解释器模式允许开发人员为每种语言结构定义解释器,这些解释器可以逐一解析源代码,并生成相应的机器代码。

解释器模式的优点

  1. 易于改变和扩展文法:由于在解释器模式中使用类来表示语言的文法规则,因此可以通过继承等机制来改变或扩展文法。
  2. 实现简单语言方便:每一条文法规则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类,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一个简单的语言。
  3. 增加新的解释表达式方便:如果用户需要增加新的解释表达式,只需要对应增加一个新的终结符表达式或非终结符表达式类,原有表达式类代码无须修改,符合“开闭原则”。

解释器模式的缺点

  1. 对于复杂文法难以维护:如果一个语言包含太多文法规则,类的个数将会急剧增加,导致系统难以管理和维护。
  2. 执行效率较低:由于在解释器模式中使用了大量的循环和递归调用,因此在解释较为复杂的句子时其速度很慢,而且代码的调试过程也比较麻烦。

解释器模式的使用场景

  1. 特定类型问题发生频率足够高:当某个特定类型的问题在系统中频繁出现时,使用解释器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2. 语言文法较为简单:当需要解释的语言的文法较为简单时,使用解释器模式可以方便地实现一个解释器。
  3. 执行效率不是关键问题:如果系统的性能瓶颈不在于表达式的解析速度,那么可以使用解释器模式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上一篇:状态模式

设计模式-专栏👈️

http://www.lryc.cn/news/377132.html

相关文章:

  • MySQL8,Navicat能登陆成功,密码却忘记了
  • 游戏中的寻路算法研究
  • 【AWS SMB】关于AWS 中小型企业 (SMB) 能力介绍及注意事项
  • 中年之恋:重返青春的旅程
  • 人工智能中的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
  • 深度学习500问——Chapter12:网络搭建及训练(1)
  • HuggingFace CLI 命令全面指南
  • FreeRTOS源码分析
  • python实战:将视频内容上传到社交媒体平台
  • 【深度学习】sdwebui A1111 加速方案对比,xformers vs Flash Attention 2
  • 5分钟了解单元测试
  • VSCode之C/C++插件之宏定义导致颜色变暗
  • 自然语言处理概述
  • 用Rust和Pingora轻松构建超越Nginx的高效负载均衡器
  • 华为云与AWS负载均衡服务深度对比:性能、成本与可用性
  • Vue65-组件之间的传值
  • Java零基础之多线程篇:线程生命周期
  • 技术差异,应用场景;虚拟机可以当作云服务器吗
  • Qt Quick 教程(一)
  • react钩子函数用法(useCallback、useMemo)
  • linux配置Vnc Server给Windows连接
  • Android中的KeyEvent详解
  • 移植案例与原理 - HDF驱动框架-驱动配置(2)
  • 年终奖发放没几天,提离职领导指责我不厚道,我该怎么办?
  • 多处理系统结构
  • 创建进程的常用方式
  • 李宏毅2023机器学习作业HW06解析和代码分享
  • 专业技能篇--算法
  • Vue中CSS动态样式绑定
  • 【漏洞复现】契约锁电子签章平台 add 远程命令执行漏洞(XVE-2023-2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