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算法:选择排序

文章标题

  • 概述与基本实现
  • 优缺点
  • 尝试优化

概述与基本实现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每次从待排序的元素中选择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置在已排序的部分的末尾,直到所有元素都排序完成。

实现步骤:

  • 遍历数组,将当前位置作为最小值的索引(假设为minIndex)。
  • 在未排序部分中遍历数组,从当前位置开始,找到最小值的索引。
  • 将最小值与当前位置的元素交换位置。这样,最小值将会被放置在已排序部分的末尾。
  • 重复步骤2和3,直到整个数组排序完成。
public class SelectionSort {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n = arr.length;// 遍历数组for (int i = 0; i < n - 1; i++) {int minIndex = i; // 当前位置作为最小值的索引// 在未排序部分找到最小值的索引for (int j = i + 1; j < n; j++) {if (arr[j] < arr[minIndex]) {minIndex = j;}}// 将最小值与当前位置的元素交换位置int temp = arr[minIndex];arr[minIndex] = arr[i];arr[i] = temp;}}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64, 25, 12, 22, 11};System.out.println("原始数组: " + Arrays.toString(arr));selectionSort(arr);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数组: " + Arrays.toString(arr));}
}

通过选择排序算法,数组按升序进行了排序。在每次循环中,选择排序会找到未排序部分的最小值,并将其放置在已排序部分的末尾,直到整个数组排序完成。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数组的大小。

优缺点

优点:

  • 简单直观:选择排序算法的实现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和实现。
  • 不占用额外空间:选择排序算法是在原地进行排序的,不需要额外的辅助空间。
  • 稳定性:选择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不会改变相等元素的相对顺序。

缺点:

  • 时间复杂度: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数组的大小。在最坏情况下,无论输入数据的顺序如何,都需要进行n*(n-1)/2次比较和n次交换操作。
  • 不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由于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较高,它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较低,不如其他高效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 不稳定的选择性:尽管选择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但在选择最小值的过程中,交换操作可能会打破相等元素的相对顺序,导致不稳定性。

选择排序算法在简单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一些优点,但在时间复杂度和适用性上存在一些缺点。对于小规模的数据或者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选择排序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然而,对于大规模数据或对性能有较高要求的情况,其他更高效的排序算法通常更合适。

尝试优化

选择排序算法在简单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一些优点,但在时间复杂度和适用性上存在一些缺点。对于小规模的数据或者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选择排序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然而,对于大规模数据或对性能有较高要求的情况,其他更高效的排序算法通常更合适。

优化选择排序的方法:

  • 最小值和最大值同时查找:传统的选择排序算法会先找到最小值的索引,然后进行交换。但实际上,在同一次遍历中,可以同时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的索引,然后进行两个位置的交换。这样可以减少一半的比较次数。
  • 减少交换次数:传统的选择排序算法在找到最小值或最大值后会立即进行交换。但可以优化为先记录最小值(或最大值)的索引,然后在一次遍历结束后再进行交换。这样可以减少交换的次数。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SelectionSort {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n = arr.length;for (int i = 0; i < n - 1; i++) {int minIndex = i;int maxIndex = i;for (int j = i + 1; j < n; j++) {if (arr[j] < arr[minIndex]) {minIndex = j;} else if (arr[j] > arr[maxIndex]) {maxIndex = j;}}// 将最小值交换到已排序部分的开头if (minIndex != i) {int temp = arr[minIndex];arr[minIndex] = arr[i];arr[i] = temp;}// 如果最大值的索引发生了交换,重新调整最大值的索引if (maxIndex == i) {maxIndex = minIndex;}// 将最大值交换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if (maxIndex != n - 1) {int temp = arr[maxIndex];arr[maxIndex] = arr[n - 1];arr[n - 1] = temp;}n--; // 已排序部分增加一个元素,未排序部分减少一个元素}}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64, 25, 12, 22, 11};System.out.println("原始数组: " + Arrays.toString(arr));selectionSort(arr);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数组: " + Arrays.toString(arr));}
}

通过同时查找最小值和最大值的索引,并在一次遍历结束后进行交换,可以减少比较和交换的次数。这样的优化可以稍微提高选择排序的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选择排序经过优化,但其时间复杂度仍然是O(n^2),并不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对于更高效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可以考虑使用它们来取代选择排序。

http://www.lryc.cn/news/372588.html

相关文章:

  • helm升级部署时出现升级挂起状态处理
  • 16、架构-可观测性-事件日志详细解析
  • Java数据结构与算法(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二贪心算法)
  • t265 坑
  • 【LLM之RAG】Adaptive-RAG论文阅读笔记
  • 介绍react
  • 网络爬虫概述
  • 取证工作: SysTools SQL Log Analyzer, 完整的 SQL Server 日志取证分析
  • 蓝牙耳机怎么连接电脑?轻松实现无线连接
  • 4.音视频 AAC SSAASS
  • 每日5题Day24 - LeetCode 116 - 120
  • 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 LLMs 的 5 种方法
  • Linux内存从0到1学习笔记(8.15 MMU/IOMMU/SMMU概览)
  • Intellij IDEA中怎么配置Maven?
  •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 C++中的解释器模式
  • 用 C 语言实现求补码的运算
  • python下载文件
  • JMU 数科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期末总结(1)
  • 前端问题整理
  • 【实践功能记录6】表格列悬浮展示tooltip信息
  • AI论文速读 | 2024[SIGIR]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
  • Rust 实战丨通过实现 json! 掌握声明宏
  • vue+elementUI实现在表格中添加输入框并校验的功能
  • 为国产加油:“缺芯少屏”暂缓,另一领域,也要加把劲
  • 【Qnx】Qnx coredump解析
  • 超级签名源码/超级签/ios分发/签名端本地linux服务器完成签名
  • RocketMQ在Centos7系统上单机部署
  • Vue37-非单文件组件
  • CSS实现经典打字小游戏《生死时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