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笔记39-48

碎碎念:想了很久,不知道数据结构这个科目最终该以什么笔记方式呈现出来,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后来想了又想,还是电子版吧?毕竟和计算机有关~(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概率论已经更新完了,不出意料的话,六月末七月初会更新电子技术基础,七月中旬更新计算机组成原理


 数据结构45-4分钟搞定堆排序_哔哩哔哩_bilibili

39-48 

目录

 

排序算法

直接插入排序

折半插入排序  

​编辑

希尔排序 

快速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 

堆排序

插入元素:

删除元素:

归并排序

基数排序 


排序算法

直接插入排序

操作流程:

选取19(它是第一个数),并将其作为有序序列

第一轮:

选取35,

并与有序序列(也就是19)进行比较,

35>19,

于是在19的后面。

这样,19和35组成有序序列

 第二轮:

选取9,

并与有序序列(也就是19,35)进行比较,

9<35

9<19

于是9放在19前面。

这样9,19,35组成有序序列

 第三轮:

选取2,

并与有序序列(也就是9,19,35)进行比较,

2<<35

2<19

2<9

于是2放在9前面。

这样2,9,19,35组成有序序列

以此类推,得到最后结果

折半插入排序  

具体看这一步,如何安置15

 1.将15放到初始位置,也就是0的位置

2.low指向第一个元素

3.high指向15原来的位置

4.mid=(1+6)/2=3.5 取3,所以指向3的位置

5.15和17进行比较,15<17

6.high=mid-1,high指向2的位置

7.mid=(1+2)/2=1.5 取1 所以指向1的位置

8.15和2进行比较,2<15

9.low = mid+1,low指向2

low和high相等的时候结束了。所以15插入到后面


这些是另外一种思考方式,因为长课程那里的high不是指向元素15,而是指向元素35。

10.mid=(2+2)/2 ,mid指向2

11.15和2比较,15>2

12.low=mid+1

13.low>high,退出循环

 


希尔排序 

 1.间隔分组,这里有8个,因为为总长度的一半,因此为4组

2.进行组内排序

7<19

22>15

23<25

17>9

 3.再分组,为之前的一半,之前是4组,现在两组

3.进行组内排序

4.再分组,之前是2组,现在就1组

5.组内排序

冒泡排序

比较次数:数组元素-1

 

7和22进行比较

22和23进行比较

23和17进行比较,需要交换

23和19进行比较,需要交换

23和15进行比较,需要交换

最终23被确定,因此第二轮23不需要参与比较

7和22进行比较

22和17进行比较,需要交换

22和19进行比较,需要交换

22和15进行比较,需要交换

最终22被确定,因此第三轮22不需要参与比较

 以此类推

快速排序

1.选取中心轴,一般为首位,这里是元素19 

2.移动high指针,25>19,high指针继续移动,23>19,high指针继续移动,15<19,15拿出来,放到19原本的位置(0索引位置)

  3.移动low指针,9<19,7<19,17<19

5.当low=high时,中心轴被确定

第一轮排序结束

 第二轮:会分别产生两个low,两个high,缩小范围,以此类推进行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 

 

1. 在一堆数中找到最小的,13,然后与第一位进行交换

2.在一堆数中找到最小的,27,然后与第二位进行交换

以此类推

堆排序

 

我们调整的是大根堆,所以会把最大值放在根节点,且父节点会大于子节点

8/2-1,所以从3号位置开始调整

97>57,不用调整。

3号调整完了,就调整2号。

2号的父节点大于子节点,因此不用调整。

2号调整完了,就调整1号。

父节点小于子节点,因此取子节点中最大值放在1号位,也就是1,3号位置进行交换

1号调整完了,调整0号节点

父节点大于子节点,因此0,1号位置进行交换,

再看一眼,1号节点小于其子节点,因此将1,4号位置进行交换

最后,根节点为最大值,并且所有的父节点都大于其所拥有的子节点,即算完成

(这里的38和57还要对换一下)

插入元素:

插入85

只需要沿着这个根进行调整就好

85>38,85>76

 

删除元素:

删除堆顶元素97

将最末尾的38放在堆顶,将97拿出来,然后从上到下进行调整

对换的原则是要使得父节点大于子节点

38和其子节点相比,85更大,85和38进行对掉

38和76对掉

38和57对换

归并排序

 

两两进行比较,7和22,23和17,19和15,25和9

然后再进行7和22和23和17的比较,19和15和25和9的比较 

最后进行7和22和23和17和9和15和25和9的比较 

基数排序 

 

第一轮,按个位排 

 第二轮,按十位排

第三轮,按百位排,第三轮就是最后结果

 

http://www.lryc.cn/news/372253.html

相关文章:

  • 2-3 基于matlab的NSCT-PCNN融合和创新算法(NSCT-ML-PCNN )图像融合
  • 机器学习笔记 - LoRA:大型语言模型的低秩适应
  • 基于python实现视频和音频长度对齐合成并添加字幕
  • 爬虫-模拟登陆博客
  • 【深度学习】【NLP】Bert理论,代码
  • element table 点击某一行中按钮加载
  • Linux开机自启/etc/init.d和/etc/rc.d/rc.local
  • DP:两个数组的dp问题
  • 嵌入式Linux:格式化I/O
  • 【elementui源码解析】如何实现自动渲染md文档-第二篇
  • 热门开源项目OpenHarmony
  • NewspaceAi之GPT使用新体验
  • 详解红黑树
  • 探索JavaScript逆向工程与风控等级
  • C++ 22 之 立方体案例
  • vue2使用antv/g6-editor实现可拖拽流程图
  • springboot学习小结
  • vue聊天发送Emoji表情
  • 360数字安全:2024年4月勒索软件流行态势分析报告
  • 【MySQL】日志详解
  • MyBatis 延迟加载,一级缓存,二级缓存设置
  • Linux 基本指令2
  • 联邦学习的基本流程,联邦学习权重聚合,联邦学习权重更新
  • React保姆级教学
  • 数据结构和矩阵细节用法:double、cell和complex #matlab
  • 12. Django 第三方功能应用
  • UnityWebRequest获取本地txt文件,其中中文乱码问题(踩坑记录)
  • 轮到国产游戏统治Steam榜单
  • 不想搭集群,直接用spark
  • 【MATLAB源码-第225期】基于matlab的计算器GUI设计仿真,能够实现基础运算,三角函数以及幂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