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 LRU缓存

题目描述

请你设计并实现一个满足  LRU (最近最少使用) 缓存 约束的数据结构。

实现 LRUCache 类:

  • LRUCache(int capacity) 以 正整数 作为容量 capacity 初始化 LRU 缓存
  • int get(int key) 如果关键字 key 存在于缓存中,则返回关键字的值,否则返回 -1 。
  • void put(int key, int value) 如果关键字 key 已经存在,则变更其数据值 value ;如果不存在,则向缓存中插入该组 key-value 。如果插入操作导致关键字数量超过 capacity ,则应该 逐出 最久未使用的关键字。

函数 get 和 put 必须以 O(1) 的平均时间复杂度运行。

示例:

输入
["LRUCache", "put", "put", "get", "put", "get", "put", "get", "get", "get"]
[[2], [1, 1], [2, 2], [1], [3, 3], [2], [4, 4], [1], [3], [4]]
输出
[null, null, null, 1, null, -1, null, -1, 3, 4]解释
LRUCache lRUCache = new LRUCache(2);
lRUCache.put(1, 1); // 缓存是 {1=1}
lRUCache.put(2, 2); // 缓存是 {1=1, 2=2}
lRUCache.get(1);    // 返回 1
lRUCache.put(3, 3); // 该操作会使得关键字 2 作废,缓存是 {1=1, 3=3}
lRUCache.get(2);    // 返回 -1 (未找到)
lRUCache.put(4, 4); // 该操作会使得关键字 1 作废,缓存是 {4=4, 3=3}
lRUCache.get(1);    // 返回 -1 (未找到)
lRUCache.get(3);    // 返回 3
lRUCache.get(4);    // 返回 4

思路:题目要求我们实现两个功能1.get查询功能,put删除功能(如果容器内的数达到容量 capacity,则删除最久未用的那个变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最久未被被查询是怎么定义的?就像

  

原本指南针这个应用是再队列的最后一位,当我打开他一次后,他就跑到前面了,另外假设容器的容量为4,我再打开一个新的应用,那么,在最后一位的计算器就要被关掉。

普通的队列可以根据元素被压入的时间进行排序,但不能访问队列中间的元素,也不能提出,哈希表可以实现查询功能,但不能实现按照元素被访问时间进行排序,如果我们把他们结合起来,组成哈希链表,既有了哈希表的查询功能,也有了链表的先后顺序功能。这里采用的是双向链表

代码如下,逻辑比较简单,主要是函数的调用。

struct DLinkedNode {//双向链表的节点int key, value;//两个存变量的int变量DLinkedNode* prev;//指向上个节点DLinkedNode* next;//指向下个节点DLinkedNode() :key(0), value(0), prev(nullptr), next(nullptr){}//初始化节点的函数DLinkedNode(int _key,int _value):key(_key),value(_value),prev(nullptr),next(nullptr){}
};
class LRUCache {
private://这个是声明变量再class外面和内部都可访问unordered_map<int, DLinkedNode*>cache;//DLinkedNode* head;//创建头节点DLinkedNode* tail;//创建尾节点int size;//统计链表内有多少个节点int capacity;//容器容量/*public: 是一个访问说明符(access specifier),它用于指定类的成员(成员变量或成员函数)在类外部是否可见和可访问。public 成员可以从任何地方被访问,包括类的外部和其他文件中的代码。*/
public:LRUCache(int _capacity) : capacity(_capacity), size(0) {//这一步是为两个变量赋值head = new DLinkedNode();//创建两个空节点tail = new DLinkedNode();head->next = tail;tail->prev = head;};int get(int key) {if (!cache.count(key))//看看这个变量在不在队列当中{return -1;}//如果在队列当中。将他提到队列头部DLinkedNode* node = cache[key];moveToHead(node);return node->value;}void put(int key, int value) {if (!cache.count(key)){//如果不存在,创建一个新节点,压入哈希表DLinkedNode* node = new DLinkedNode(key, value);cache[key] = node;// 添加至双向链表的头部addToHead(node);//++size;if (size > capacity){DLinkedNode* removed = removeTail();//删除尾部节点// 删除哈希表中对应的项cache.erase(removed->key);//使用 erase 方法来删除 map 中的单个元素// 防止内存泄漏delete removed;--size;}}else {//如果存在,先定位节点的位置DLinkedNode* node = cache[key];node->value = value;//更改值addToHead(node);//将其移动到前面}}void addToHead(DLinkedNode* node)//将节点指向头节点{node->prev = head;//指向头结点node->next = head->next;//node节点指向未插入之前头节点的下一个节点head->next -> prev = node;//调整未插入之前头结点的下一个节点,指向nodehead->next = node;}void removeNode(DLinkedNode* node) {//这个函数用于从双向链表中移除一个节点node->prev->next = node->next;//前一个结点的next指向下一个节点node->next->prev = node->prev;//后一个节点的perv}void moveToHead(DLinkedNode* Node) {//将一个节点移动到头部removeNode(Node);//删除这个节点addToHead(Node);//将这个节点移动到头节点}DLinkedNode* removeTail() {//这个函数的作用是移除链表尾部的节点并返回他的值DLinkedNode* node = tail->prev;removeNode(node);return node;}};

http://www.lryc.cn/news/365630.html

相关文章:

  • Parallels Desktop for Mac 19.4.0更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改进?
  • Python 将CSV文件转为PDF文件
  • 4_XMR交易过程
  • 02_共享锁和排他锁
  • Ubuntu的启动过程
  • c# 下 ScintillaNET 显示XML信息并折叠节点
  • 什么叫防御式编程
  • 前端优化之图片压缩——tinyPNG
  • Springboot集成Quartz
  • Android面试题之Kotlin Jetpack组件LifecycleScope
  • MySQL深分页优化
  • 问题:律师会见委托人的方式包括团体会见和( )。 #职场发展#笔记#学习方法
  • Spring Boot中整合Jasypt 使用自定义注解+AOP实现敏感字段的加解密
  • pytorch中的维度变换操作性质大总结:view, reshape, transpose, permute
  • LeetCode刷题 | Day 4 分割等和子集(Partition Equal Subset Sum)自底向上动态规划
  • 基于工业互联网打造敏捷供应链的实现方式:创新路径与实践应用
  • 碳化硅柱式膜的广泛应用
  • 【QT】QFont字体设置
  • Vue3+vite部署nginx的二级目录,使用hash模式
  • 云南区块链商户平台发票助手成品
  • AI图书推荐:检索增强生成RAG赋能大语言模型
  • 高效学习LabVIEW的方法
  • C语言 | Leetcode C语言题解之第136题只出现一次的数字
  • 如何利用Varjo混合现实技术改变飞机维修训练方式
  • C++:按指定字符分割字符串
  • 网络网络层之(6)ICMPv4协议
  • Opengrok代码在线查看平台
  • 济南适宜地提取
  • Windows 安装虚拟机(VMware+Ubuntu18.04)
  • 图像算法---自动对焦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