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库连接池的概念和原理

目录

一、什么是数据库连接池

二、数据库连接池的工作原理

1.初始化阶段:

2.获取连接:

3.使用连接:

4.管理和优化:

三、数据库连接池的好处


一、什么是数据库连接池

数据库连接池(Database Connection Poolin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企业级软件开发中的资源管理策略,主要用于解决数据库连接频繁创建和销毁所带来的性能问题。它是一个容器,负责存储和管理数据库连接,并且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动态地分配、回收这些连接。

二、数据库连接池的工作原理

1.初始化阶段:

  • 在应用程序启动时,数据库连接池模块会根据配置预先创建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并将它们存放在内存中。这个初始连接数量通常由开发人员根据系统负载、服务器资源和数据库限制等因素配置。

2.获取连接:

  • 当应用程序需要与数据库交互时,不再直接创建新的数据库连接,而是向连接池请求一个可用的数据库连接。
  • 连接池检查是否有空闲的连接,如果有,则立即将其分配给请求的应用程序。
  • 如果所有连接都在使用中,且连接池未达到预设的最大连接数,连接池将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供应用程序使用;否则,应用程序可能需要等待其他连接被释放或根据配置策略决定是否拒绝新的连接请求。

3.使用连接:

  • 应用程序拿到数据库连接后,可以执行SQL查询、事务处理等操作。
  • 在操作完成后,应用程序不会关闭连接,而是将其归还给连接池,这样连接就可以被后续的请求重复使用。

4.管理和优化:

  • 连接池还会监控连接的状态,对长时间未使用的空闲连接进行维护,比如检测连接的有效性(ping测试)、定时重置或关闭超时的空闲连接,以防止数据库资源浪费和因连接状态异常导致的问题。
  • 配置诸如最小连接数、最大连接数、空闲连接超时时间等参数,可以根据系统负载进行动态调整,确保系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三、数据库连接池的好处

  • 提高性能:减少数据库连接创建和销毁的开销,尤其是对于那些创建和销毁连接成本较高的数据库系统。
  • 资源利用率:避免了数据库连接的频繁创建和销毁造成的资源浪费,特别是当并发请求较高时,效果尤为明显。
  • 系统稳定性:通过连接池控制最大连接数,可以防止过多的并发连接导致数据库过载甚至崩溃。
  • 简化编程模型:程序员不必关注数据库连接的创建和释放,只需要简单的获取和归还连接即可。

常见的数据库连接池实现包括HikariCP、c3p0、DBCP、Druid等。这些连接池都提供了丰富的配置选项和管理特性,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库连接管理需求。

http://www.lryc.cn/news/362866.html

相关文章:

  • 国内常用的编程博客网址:技术资源与学习平台
  • 怎么给三极管基极或者MOS管栅极接下拉电阻
  • Java Web学习笔记5——基础标签和样式
  • 01_深度学习基础知识
  • 60、最大公约数
  • 设计模式在芯片验证中的应用——迭代器
  • imx6ull - 制作烧录SD卡
  • 使用chatgpt api快速分析pdf
  • Vue:状态管理pinia
  • 【Android Studio】导入import android.support.v7.app.AppcompatActivity;时报错
  • 汽车区域控制器技术分析
  • myEclipse新手使用教程
  • 【WPF编程宝典】第6讲:资源
  • 容器化部署Pig微服务快速开发框架
  • Windows编程:图标资源、光标资源、字符串资源、加速键资源、WM_PAINT消息、绘图
  • 【2024 短剧0元轻资产创业风口】做自己的老板,做新媒体的领路人
  • Docker安装Bitbucket
  • FlyMcu串口下载STLINK Utility
  • CSS(盒子模型,定位,浮动,扩展)
  • AIGC如何改变人类生活20240529
  • 【python】成功解决“TypeError: ‘method’ object is not subscriptable”错误的全面指南
  • 若依 Spring Security 短信,扫码登录
  • Web 网页性能优化
  • JDBC-MySQL
  • MySQL经典练习50题(上)(解析版)
  • 每日一题33:数据统计之广告效果
  • 52、有边数限制的最短路
  • Spring boot实现基于注解的aop面向切面编程
  • MySQL之查询性能优化(四)
  • 定时任务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