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从新手到专家:深入探索JVM垃圾回收--开端篇

引言:

       在Java的世界里,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 GC)机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决定了Java应用的性能、稳定性和扩展性。本系列文章旨在深入探讨JVM中的垃圾回收技术,从基础的概念讲起,直至剖析复杂的回收算法。本篇文章将作为系列的开端,带您初步理解JVM垃圾回收的基本原理。

正文:

1. JVM内存区域简介

在深入垃圾回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JVM的内存结构。JVM把内存分为几个区域:

  • 方法区(Method Area):存储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等数据。
  • 堆(Heap):存放对象实例,是GC的主要工作区域。
  • 栈(Stack):存放基本类型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随着方法的调用而调用,调用完即弃。
2. 垃圾回收的必要性

Java语言在设计时采用自动内存管理,目的是在开发者不需要显式释放对象时自动回收资源,避免了传统语言中常见的内存泄露和指针错乱问题。

3. GC机制的基本概念

垃圾回收机制的核心在于:如何确定内存中哪些部分是“不再需要的”,再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回收。其中,“标记-清除”(Mark-Sweep)、“复制”(Copy)、“标记-整理”(Mark-Compact)算法等是最常见的几种垃圾收集算法。

4. JVM中的垃圾收集器

JVM提供了多种垃圾收集器,针对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应用场景:

  • Serial收集器:单线程收集器,简单而高效。
  • Parallel(并行)收集器:多线程并行地进行垃圾收集,适合在多CPU环境下使用。
  •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适用于互联网站或者B/S系统的服务端上。
  • G1(Garbage-First)收集器:面向服务端应用的收集器,采用分区算法,并在回收效率与停顿时间之间取得平衡。

结束语:

       了解了JVM的内存区域和GC的基本概念后,下一篇,我们将具体深入到每种垃圾回收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适用场景和参数调优。请期待后续的深入篇,我们将一起解锁JVM垃圾回收的更多秘密。

       JVM垃圾回收机制复杂而精妙,对于Java开发者来说,这是一个既挑战又充满机会的主题。希望本系列文章能成为您深入理解JVM的启蒙篇章,更期待您的持续关注,一同探索Java世界的深渊。

http://www.lryc.cn/news/359285.html

相关文章:

  • R可视化:另类的柱状图
  • Docker的数据管理(数据卷+数据卷容器)
  • 字符串-至多包含K种字符的子串中最长子串(mid)
  • Docker从安装开始精通
  • MFC:初步理解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含代码实现)
  • python程序控制结构
  • 【GD32】04 - Timer定时器
  • Golang | Leetcode Golang题解之第123题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III
  • Leetcode2028. 找出缺失的观测数据
  • 如何在CentOS中合理划分磁盘空间以优化系统性能
  • 算法(十一)贪婪算法
  • Rust之函数式语言特性:迭代器和闭包(一):概述
  • 配置资源管理
  • unity2020打包webGL时卡进程问题
  • 云原生架构相关技术_3.无服务器技术
  • Leetcode:Z 字形变换
  • Python 3 判断文件是否存在
  • (深度学习记录)第TR3周:Transformer 算法详解
  • 谷神前端组件增强:自定义列
  • 31-ESP32-S3-WIFI篇-02 Event Group (事件标记组)
  • 构建企业级AI私有知识库
  • C语言王国——杨氏矩阵
  • 陪玩小程序都需要怎么做?
  • postgressql——子事务可见性判断 性能问题(8)
  • 20240531在飞凌的OK3588-C开发板上跑原厂的Buildroot测试USB摄像头
  • 从0开始学统计-什么是回归?
  • Element-ui使用上传时弹框选择文件类型
  • 原生小程序一键获取手机号
  • ARM虚拟机安装OMV
  • 【协议开发系列】梳理关于TCP和UDP两种协议的区别和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