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正点原子延时函数delay_ms延时失效的原因

1、问题陈述

        今天在测试小车程序的时候使用了如下代码,发现延时并没有达到期望的4s,而是仅仅延时了0.4s左右,本来以为少加了个0,最后在我多次测试下来,发现在延时大约超过2s的时候就会失效。

    while(1){Set_Pwm(6000,6000);printf("%d\t",Read_Encoder(2));printf("%d",Read_Encoder(3));printf("\r\n");delay_ms(4000);Set_Pwm(-5000,-5000);printf("%d\t",Read_Encoder(2));printf("%d",Read_Encoder(3));printf("\r\n");delay_ms(4000);} 

2、问题解决

        再我重新翻阅了一下不完全手册后,终于发现了问题出在了SysTick-> VAL这个寄存器上:

        我们先看初始化函数::

void delay_init()
{
#if SYSTEM_SUPPORT_OS  							//如果需要支持OS.u32 reload;
#endifSysTick_CLKSourceConfig(SysTick_CLKSource_HCLK_Div8);	//选择外部时钟  HCLK/8fac_us=SystemCoreClock/8000000;				//为系统时钟的1/8  
#if SYSTEM_SUPPORT_OS  							//如果需要支持OS.reload=SystemCoreClock/8000000;				//每秒钟的计数次数 单位为M  reload*=1000000/delay_ostickspersec;		//根据delay_ostickspersec设定溢出时间//reload为24位寄存器,最大值:16777216,在72M下,约合1.86s左右	fac_ms=1000/delay_ostickspersec;			//代表OS可以延时的最少单位	   SysTick->CTRL|=SysTick_CTRL_TICKINT_Msk;   	//开启SYSTICK中断SysTick->LOAD=reload; 						//每1/delay_ostickspersec秒中断一次	SysTick->CTRL|=SysTick_CTRL_ENABLE_Msk;   	//开启SYSTICK    #elsefac_ms=(u16)fac_us*1000;					//非OS下,代表每个ms需要的systick时钟数   
#endif
}	

        我们主要看fac_us和fac_ms ,他们分别表示延时1us、1ms需要多少个SysTick 时钟周期。通过跳转可知,SystemCoreClock为72Mhz,SystemCoreClock/8 代表经过1s需要多少个时钟周期,再除以1000000则表示经过1us需要多少个时钟周期。通过计算可知fac_us=9,fac_ms=9000。

        我们再看us的延时函数:

void delay_us(u32 nus)
{		u32 temp;	    	 SysTick->LOAD=nus*fac_us; 					//时间加载	  		 SysTick->VAL=0x00;        					//清空计数器SysTick->CTRL|=SysTick_CTRL_ENABLE_Msk ;	//开始倒数	  do{temp=SysTick->CTRL;}while((temp&0x01)&&!(temp&(1<<16)));		//等待时间到达   SysTick->CTRL&=~SysTick_CTRL_ENABLE_Msk;	//关闭计数器SysTick->VAL =0X00;      					 //清空计数器	 
}

        SysTick是MDK自定义的一个寄存器。SysTick->CTRL主要是开关计数器,SysTick-> LOAD类似于重装载寄存器,在倒数到0后进行重装载,SysTick-> VAL是计数器,进行倒数。

        这个函数先计算出需要倒数的时间nus*fac_us,存到LOAD中,然后清空当前寄存器 VAL 的内容,再开启倒数功能。等到倒数结束,最后关闭 SysTick,清空 VAL 的值。

        但是但是!!!重点的来了,LOAD,VAL是个24位寄存器。也就是最大值为2^24=16777216.也就是说:需要倒数的时间:nus*fac_us必须小于2^24,则nus=2^24/9=1864135.1111111.换算成ms大概就是1800秒

        所以开头我延时4000ms的效果其实就是4000-(1800*2)=400ms,约0.4s左右。

http://www.lryc.cn/news/356231.html

相关文章:

  • MySQL 满足条件函数中使用查询最大值函数
  • Java | Leetcode Java题解之第101题对称二叉树
  • 【区块链】智能合约漏洞测试
  • 大模型主流 RAG 框架TOP10
  • 第八次javaweb作业
  • js积累四 (读json文件)
  • 关于我转生从零开始学C++这件事:升级Lv.25
  • mysql中text,longtext,mediumtext区别
  • IP协议说明
  • 第13章 层次式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 FreeRtos进阶——消息队列的操作逻辑
  • WordPress搭建流程
  • 数据集004:跌倒检测数据集 (含数据集下载链接)
  • 苹果与OpenAI合作在即:iOS 18中的ChatGPT引发期待与担忧
  • Android 逆向学习【2】——APK基本结构
  • 你对仲裁裁决不服怎么办?我教你四个狠招!
  • 绿色智能:低代码开发在AI机器学习中的深度应用与实践案例
  • 《NoSQL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文档存储数据库MongoDB
  • 设置AXI主寄存器切片和AXI数据FIFO
  • Golang协程和通道
  • Enable Full Line suggestions 启用全行建议
  • Java 文件操作和输入输出流
  • MyBatis中的Where标签:提升你的SQL查询效率
  • Docker(三) 容器管理
  • 自己动手写docker——Namespace
  • 【前端学习笔记】HTML基础
  • JS Lab
  • Vue:快速上手
  • HTML并集,交集,子代,后代选择器
  • 关于pdfbox读取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