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算法练习第22天|39. 组合总和、40.组合总和II

39. 组合总和

39. 组合总和 - 力扣(LeetCode)icon-default.png?t=N7T8https://leetcode.cn/problems/combination-sum/description/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 无重复元素 的整数数组 candidates 和一个目标整数 target ,找出 candidates 中可以使数字和为目标数 target 的 所有 不同组合 ,并以列表形式返回。你可以按 任意顺序 返回这些组合。

candidates 中的 同一个 数字可以 无限制重复被选取 。如果至少一个数字的被选数量不同,则两种组合是不同的。 

对于给定的输入,保证和为 target 的不同组合数少于 150 个。

示例 1:

输入:candidates = [2,3,6,7], target = 7
输出:[[2,2,3],[7]]
解释:
2 和 3 可以形成一组候选,2 + 2 + 3 = 7 。注意 2 可以使用多次。
7 也是一个候选, 7 = 7 。
仅有这两种组合。

示例 2:

输入: candidates = [2,3,5],
target = 8
输出: [[2,2,2,2],[2,3,3],[3,5]]

示例 3:

输入: candidates = [2], target = 1
输出: []

提示:

  • 1 <= candidates.length <= 30
  • 2 <= candidates[i] <= 40
  • candidates 的所有元素 互不相同
  • 1 <= target <= 40

 思路分析:

由于所有candidates的数>=1,所以不必担心有0的问题。另外,由于元素可以多次使用,所以其搜索过程对应的树形结构如下所示:

注意图中叶子节点的返回条件,因为本题没有组合数量要求,仅仅是总和的限制,所以递归没有层数的限制,只要选取的元素总和超过target,就返回! 另外,注意蓝色框中文字,因为要求的是满足条件的

下面我们结合上述的树形结构图,按照回溯三部曲来尝试书写代码:

  • 回溯第一步:确认回溯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

这里依然是定义两个全局变量,二维数组result存放结果集,数组path存放符合条件的结果。(这两个变量可以作为函数参数传入) 

老规矩,返回值类型void。参数除了题目所给的数组candidates以及目标和target之外,为了方便理解,我们算法练习第21天|216.组合总和|||、17.电话号码的字母组合-CSDN博客中的216.组合总和|||的解法一样,添加了目前路径上所遍历的元素的和sum以及开始遍历的位置startIndex。

可能有人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在17.电话号码的字母组合这一题中没有写startIndex?对于组合问题,什么时候需要startIndex呢?下面给出startIndex的使用场景:

如果是从一个集合中求组合的话,就需要startIndex,例如算法练习第20天|回溯算法 77.组合问题 257. 二叉树的所有路径-CSDN博客中的77.组合问题,以及上述的216.组合总和|||。

如果是多个集合取组合,各个集合之间相互不影响,那么就不用startIndex,例如:上面的17.电话号码的字母组合。

所以本题要求是从同一个集合中求组合,所以要用到startIndex。至于具体怎么用,下面代码中在细说。

回溯函数大致长这样:

vector<vector<int>> result;
vector<int> path;
//回溯第一步,确定回溯函数的参数和返回类型
void backTracking(vector<int>& candidates, int target, int sum, int startIndex){}
  • 回溯函数第二步:确认回溯终止条件 

从下面的树形结构可知, 回溯的终止条件只有 sum== targeth和sum > target两种。如果是sum<target,则说明还有继续寻找并添加元素的可能,所以这种要执行的是单层回溯的逻辑。

所以回溯终止条件长这样:

//回溯第二步,确定回溯终止条件
if(sum == target){result.push_back(path);return;
}
else if(sum > target){return;
}
  •  回溯第三步:确认单层搜索逻辑

能到达这一步,表明sum<target,需要继续进行元素搜索。因此,要做的操作有处理节点(sum加上当前节点,path中记录当前节点),然后就该执行递归了,接着是回溯。代码如下:

//回溯第三步,确认当层回溯逻辑,并回溯
for(int i = startIndex; i < candidates.size(); i++){sum += candidates[i];  //处理节点path.push_back(candidates[i]);backTracking(candidates, target, sum, i);  //递归sum -= candidates[i]; //回溯path.pop_back();}

这里我们用到了startIndex,注意我们在递归时的给最后一个参数传的是i,程序初始时传的startIndex肯定为0,所以i最开始为0。但是搜索完最左侧的大分支后,该记录的结果记录下来,该回溯的回溯,i++变成了1,结合下图,为了避免上面所说的【2,3】和【3,2】的组合重复,所以取数时变成了从【3,5】中取数,这就导致startIndex也需要有更新。那么更新为多少时何时呢?观察下图可知当startIndex和此时的i一样时就满足了从【3,5】中取数的条件,于是我们在递归时把i作为了第四个参数的实参。

整体代码:

 整体代码的书写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vector<int>> result;vector<int> path;//回溯第一步,确定回溯函数的参数和返回类型void backTracking(vector<int>& candidates, int target, int sum, int startIndex){//回溯第二步,确定回溯终止条件if(sum == target){result.push_back(path);return;}else if(sum > target){return;}//回溯第三步,确认当层回溯逻辑,并回溯for(int i = startIndex; i < candidates.size(); i++){sum += candidates[i];  //处理节点path.push_back(candidates[i]);backTracking(candidates, target, sum, i);  //递归sum -= candidates[i]; //回溯path.pop_back();}}vector<vector<int>> combinationSum(vector<int>& candidates, int target) {backTracking(candidates,target,0,0);return result; }
};

40.组合总和II 

40. 组合总和 II - 力扣(LeetCode)icon-default.png?t=N7T8https://leetcode.cn/problems/combination-sum-ii/description/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候选人编号的集合 candidates 和一个目标数 target ,找出 candidates 中所有可以使数字和为 target 的组合。

candidates 中的每个数字在每个组合中只能使用 一次 。

注意:解集不能包含重复的组合。 

示例 1:

输入: candidates = [10,1,2,7,6,1,5] target = 8输出:
[
[1,1,6],
[1,2,5],
[1,7],
[2,6]
]

示例 2:

输入: candidates = [2,5,2,1,2], target = 5,
输出:
[
[1,2,2],
[5]
]

提示:

  • 1 <= candidates.length <= 100
  • 1 <= candidates[i] <= 50
  • 1 <= target <= 30

 本人看完解法也不太理解,哎,先放着。。。。

class Solution {
private:vector<vector<int>> result;vector<int> path;void backtracking(vector<int>& candidates, int target, int sum, int startIndex, vector<bool>& used) {if (sum == target) {result.push_back(path);return;}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candidates.size() && sum + candidates[i] <= target; i++) {// used[i - 1] == true,说明同一树枝candidates[i - 1]使用过// used[i - 1] == false,说明同一树层candidates[i - 1]使用过// 要对同一树层使用过的元素进行跳过if (i > 0 && candidates[i] == candidates[i - 1] && used[i - 1] == false) {continue;}sum += candidates[i];path.push_back(candidates[i]);used[i] = true;backtracking(candidates, target, sum, i + 1, used); // 和39.组合总和的区别1,这里是i+1,每个数字在每个组合中只能使用一次used[i] = false;sum -= candidates[i];path.pop_back();}}public:vector<vector<int>> combinationSum2(vector<int>& candidates, int target) {vector<bool> used(candidates.size(), false);path.clear();result.clear();// 首先把给candidates排序,让其相同的元素都挨在一起。sort(candidates.begin(), candidates.end());backtracking(candidates, target, 0, 0, used);return result;}
};

http://www.lryc.cn/news/349884.html

相关文章:

  • CCF PTA 2022年11月C++大富翁游戏
  • React获取form表单值的N种方式
  • Apache Knox 2.0.0使用
  • Tomcat 内核详解 - Web服务器机制
  • 几个人脸库对于面部动作识别的功能比较
  • IDEA 使用Alibaba Cloud Toolkit 实现远程 自动部署
  • 蓝桥杯备战15.完全二叉树的权值
  • 【前端】LayUI监听事件汇总
  • 【多电压流程 Multivoltage Flow】- 5.特定工具使用建议(1.VCS NLP VC LP)
  • Elasticsearch 实现word、pdf、txt、excel文档内容快速检索(保姆级教程)
  • [初学rust] 04_rust复合类型
  • 什么是Zoho CRM客户关系系统管理?
  • 青岛东软载波子公司东软载波微电子授权世强硬创代理,出货量累计超20亿颗
  • YOLO损失函数——SIoU和Focal Lossr损失函数解析
  • C++:编程世界的永恒之石
  • 线上3D博物馆搭建简单吗?有何优势?有哪些应用场景?
  • Rust 语言的“命名空间” —— mod
  • 加速科技突破2.7G高速数据接口测试技术
  • 从0开始搭建一个react项目 第一 二 三天
  • LSTM与GAN创新结合!模型性能起飞,准确率超98%
  • E2E测试学习
  • 基于死区补偿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
  • GSCoolink GSV6125 替LT6711A HDMI2.0转Type-C/DP1.4
  • 【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DeepSeek-V2论文解析
  • 前端面试题日常练-day10 【面试题】
  • conan2 基础入门(04)-指定编译器(gcc为例)
  • 谈谈std::map的lower_bound
  • 不知道代理IP怎么挑?一文带你了解挑选的关键点!
  • java 并发线程应用
  • Java面试八股文(SpringCloud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