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微信小程序 17:小程序使用 npm 包和组件应用

目前,小程序中已经支持实用 npm 安装第三方包,从而提高小程序的开发效率,但是在小程序中使用 npm 包有三个限制:

  1. 不支持 Node.js内置库的包
  2. 不支持依赖于浏览器内置对象的包
  3. 不支持依赖于 C++插件的包

Vant Weapp

Vant Weapp是有赞前端团队开源的一套小程序UI组件库,助力开发者快速搭建小程序应用。它所使用的是 MIT开源许可协议,对商业使用比较友好。
项目地址:https://vant-ui.github.io/vant-weapp/#/home

安装

  1. 通过 npm 安装
  2. 构建 npm 包
  3. 修改 app.json

初始化 npm 包管理文件 packge.json

npm init -y

安装 Vant Wearpp 组件库

npm i @vant/weapp -S --production

构建 npm 包
打开微信开发者工具,点击 工具 -> 构建 npm,并勾选 使用 npm 模块 选项,构建完成后,即可引入组件。
image.png
注意:2024 年 5 月 12 日,已经不用手动勾选“使用 NPM 模块”了,只需要一步操作。
修改 app.json删掉下列代码

  "style": "v2",

将 app.json 中的 “style”: “v2” 去除,小程序的新版基础组件强行加上了许多样式,难以覆盖,不关闭将造成部分组件样式混乱。

使用 Vant 组建

使用按钮组建

app.json 引用

"usingComponents": {"van-button": "@vant/weapp/button/index"
}

wxml使用

<van-button loading type="primary" />
<van-button loading type="primary" loading-type="spinner" />
<van-button loading type="info" loading-text="加载中..." />

其他的组建同理这就不一一展示了

小程序的 API Promise 化

默认情况下,小程序官方提供的异步APl都是基于回调函数实现的,例如,网络请求的API需要按照如下的方式调用:

wx.request({
method:“,
url:"",
data:{}success:()=>{}//请求成功的回调函数 fail: ()=>{}, //请求失败的回调函数 complete: ()=>{}//请求完成的回调函数 })

什么是 API Promise 化

API Promise 化是指,通过额外的配置,将官方提供的基于毁掉 API,升级为基于 Promise 的异步 API,从而代码的可读性、维护性、避免产生回调地狱的问题。

实现 API promise 化

在小程序实现 Promise 化主要依赖于miniProgram-api-promise这个三方的 npm 包。他的安装和实用步骤如下:
安装

npm install --save miniprogram-api-promise

构建 NPM
和安装 Vant 一样需要把“mini-npm 目录中原来的包清空”,然后从工具栏中重新进行构建,你就会看到会出现 minipromise 包

使用 mini Promise 包

app.json

import {promisifyAll} from "miniprogram-api-promise"const wxp = wx.p={}
promisifyAll(wx,wxp)// app.js
App({onLaunch() {// 展示本地存储能力const logs = wx.getStorageSync('logs') || []logs.unshift(Date.now())wx.setStorageSync('logs', logs)// 登录wx.login({success: res => {// 发送 res.code 到后台换取 openId, sessionKey, unionId}})},globalData: {userInfo: null}
})

调用 Promise 化之后的异步 API

wxml构建

<button type="default" bind:tap="getInfo">按钮</button>

js

async getInfo(){const {data:res} = await wx.p.request({method: 'get',url:'https://mock.apifox.com/m1/4376673-4020798-default/api/gridelist',data:{name:'zs',age:20}})console.log(res);},
http://www.lryc.cn/news/347239.html

相关文章:

  • 【mysql篇】执行delete删除大量数据后,磁盘未清空,为什么?
  • 【Qt 学习笔记】Qt常用控件 | 多元素控件 | Tree Widget的说明及介绍
  • 在Mars3d实现cesium的ImageryLayer自定义瓦片的层级与原点
  • logback日志持久化
  • 函数原型(Function Prototype)、函数定义(Function Definition)和函数声明(Function Declaration)
  • Go有无缓冲channel的区别
  • 【全开源】Fastflow工作流系统(源码搭建/上线/运营/售后/维护更新)
  • 超越传统游戏: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游戏的变革性影响
  • SpringCloud微服务之Eureka、Ribbon、Nacos详解
  • 五角钱的程序员 | Kafka 是什么?
  • C++中合成的默认构造函数的访问权限
  • 【前端】桌面版docker并部署前端项目
  • 发布GPT-5的方式可能会与以往不同;开源vocode使用 AI 自动拨打电话;开源gpt智能对话客服工具;AI自动写提示词
  • Linux 作业管理 (bg, fg, jobs, kill)
  • springboot Redis 支持星号(*) 包括注解@Cache
  • 2023.5.12 第43周周报
  • JavaEE 多线程详细讲解(2)
  • Flask-HTTP请求、响应、上下文、进阶实验
  • springboot 设置response和request的默认格式 驼峰或者SNAKE_CASE
  • VR全景技术在养老院的应用优势浅析
  • [Spring Cloud] (6)gateway整体加解密
  • RUST编程语言入门基础2024
  • Linux进程控制——Linux进程终止
  • 利用IP地址查询解决被“薅羊毛”的方法
  • Tomcat7+ 弱口令 后台getshell漏洞
  • 香港虚拟主机哪里可以试用?用于企业建站的
  • C# 集合(四) —— Set类
  • C#实现多线程的几种方式
  • C语言—控制语句
  • 三. TensorRT基础入门-ONNX注册算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