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itis HLS 学习笔记--理解串流Stream(2)

目录

1. 简介

2. 极简的对比

3. 硬件模块的多次触发

4. 进一步探讨 do-while

5. 总结


1. 简介

在这篇博文中《Vitis HLS 学习笔记--AXI_STREAM_TO_MASTER-CSDN博客》,我分享了关于 AXI Stream 接口的实际应用案例。然而,尽管文章中提供了代码示例,对于代码中使用的编码格式并未进行深入探讨。例如,其中使用了 do-while 循环,但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这个循环是否是必须的?我们如何理解硬件电路是如何实现一个无边界的循环呢?

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硬件描述语言(HDL)与软件编程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在硬件层面有效地利用循环结构。

2. 极简的对比

请仔细对比一下两段代码:

  • 代码一,包含 do-while
#include <complex>
#include "ap_axi_sdata.h"
#include "hls_stream.h"typedef hls::axis<std::complex<short int>, 0, 0, 0> data_t;
typedef hls::stream<data_t> mystream;void example_1(mystream &A, mystream &B) {
#pragma HLS INTERFACE axis port=A
#pragma HLS INTERFACE axis port=Bdata_t tmp_a;do {tmp_a = A.read();data_t tmp_b;tmp_b.data.real(tmp_a.data.real() + 5);tmp_b.data.imag(tmp_a.data.imag() + 1);B.write(tmp_b);} while (!tmp_a.last);
}
  •  代码二,不包含 do-while
#include <complex>
#include "ap_axi_sdata.h"
#include "hls_stream.h"typedef hls::axis<std::complex<short int>, 0, 0, 0> data_t;
typedef hls::stream<data_t> mystream;void example_2(mystream &A, mystream &B) {
#pragma HLS INTERFACE axis port=A
#pragma HLS INTERFACE axis port=Bdata_t tmp_a;tmp_a = A.read();data_t tmp_b;tmp_b.data.real(tmp_a.data.real() + 5);tmp_b.data.imag(tmp_a.data.imag() + 1);B.write(tmp_b);
}

从软件调用的角度来理解: 

在 example_1 中,使用了一个 do-while 循环,它会一直执行直到 tmp_a.last 的值为真。这表示在读取完所有输入数据后才会停止循环。

在 example_2 中,没有使用循环结构,而是直接从输入流 A 中读取一个数据,处理后写入输出流 B。因此,它只执行一次读取、处理和写入操作。

从软件调用的角度来看,以上的分析没有错,但是我们的代码会被硬件来实现,怎么会容忍硬件“只能被调用一次”?

在软件中,我们很容易理解并执行一次性的操作,例如在 example_2 中所示。然而,在硬件描述中,情况稍有不同。

在硬件中,一般情况下,每个操作都会对应一个硬件电路的状态变化或者时钟周期。因此,虽然在软件中我们可以简单地想象每个函数被调用一次,但在硬件中,我们需要考虑每个操作如何在时钟周期内完成。

这里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尽管两端代码在软件层面看起来有所不同,但对应的硬件实现功能却完全相同

3. 硬件模块的多次触发

对于example_2函数,当提到它“只能处理单个数据项”,意思是在一个函数调用中,它只从输入流A读取并处理一个数据项,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写入输出流B。在硬件实现上,这意味着它被设计为一次处理一个数据项的操作。

然而,硬件模块本身是可以被多次触发的,可以持续给这个模块喂数据,每次喂一个数据项,模块就处理一次。这是通过在硬件设计中实现一个接口,允许数据连续流入模块,并在每个数据项到来时触发处理逻辑。

在连续运行的情况下,example_2的硬件实现可以看作是一个流水线的单元,每接收到一个新的数据项,就处理这个数据项,并将结果输出。因此,尽管在单次函数调用中,它只处理一个数据项,但在连续运行时,它可以连续处理多个数据项,每次处理一个。

当持续给这个硬件模块喂数据时,模块将会在每个时钟周期(或多个时钟周期,取决于模块的设计和优化)处理一个数据项。
如果模块设计为非阻塞且具有足够的吞吐率,它将能够连续不断地处理流入的数据项,每处理完一个就准备接收下一个。
如果数据到达速度超过模块处理能力,或者模块设计中存在阻塞操作,可能需要引入缓冲机制或调整设计以确保数据可以被有效处理。

4. 进一步探讨 do-while

在这个《Vitis HLS 学习笔记--AXI_STREAM_TO_MASTER-CSDN博客》博文中,有一段示例代码如下:

...void getinstream(hls::stream<trans_pkt>& in_stream,hls::stream<data>& out_stream, hls::stream<int>& out_counts) {int count = 0;trans_pkt in_val;do {
#pragma HLS PIPELINEin_val = in_stream.read();data out_val = {in_val.data, in_val.last};out_stream.write(out_val);count++;if (count >= MAX_BURST_LENGTH || in_val.last) {out_counts.write(count);count = 0;}} while (!in_val.last);
}void example(hls::stream<trans_pkt>& inStreamTop, ap_uint<64> outTop[1024]) {
#pragma HLS INTERFACE axis register_mode = both register port = inStreamTop
#pragma HLS INTERFACE m_axi max_write_burst_length = 256 latency = 10 depth =  1024 bundle = gmem0 port = outTop
#pragma HLS INTERFACE s_axilite port = outTop bundle = control
#pragma HLS INTERFACE s_axilite port = return bundle = control#pragma HLS DATAFLOWhls::stream<data, DATA_DEPTH> buf;hls::stream<int, COUNT_DEPTH> count;getinstream(inStreamTop, buf, count);streamtoparallelwithburst(buf, count, outTop);
}

软件层面的 do-while 循环,它实际上映射了一个硬件状态机的概念。

而这里的循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对 count 变量的操作。count 被初始化为 0 后,就进入状态机中执行,直到 count >= MAX_BURST_LENGTH || in_val.last 条件满足,输出 out_counts,被再次清零。

然而清零后并不意味 do-while 循环终止,这段“代码”代码将会继续执行,没有终点。

5. 总结

example_2在硬件中可以被设计为连续处理数据的模块,尽管其代码表面上看只处理一次数据。重要的是要理解硬件设计和软件逻辑之间的差异:硬件模块可以被设计为重复触发,以连续处理数据流,而不仅仅是单个数据项。

http://www.lryc.cn/news/344909.html

相关文章:

  • Golang | Leetcode Golang题解之第80题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II
  • uniapp自定义websocket类实现socket通信、心跳检测、连接检测、重连机制
  • Hive UDTF之explode函数、Lateral View侧视图
  • 智慧公厕打造智慧城市新标杆
  • 字节发布文生图模型PuLID:高效身份ID特征定制,单张图像克隆AI虚拟分身
  • SpringBoot启动流程分析之创建SpringApplication对象(一)
  • SSH简介 特点以及作用
  • MQTT服务搭建及python使用示例
  • Ubuntu如何设置中文输入法
  • PostgreSQL的pg_dump和 pg_dumpall 异同点
  • 【Ping】Windows 网络延迟测试 ping 、telnet、tcping 工具
  • DuDuTalk:4G桌面拾音设备在银行网点服务场景的应用价值
  • QT 设置窗口不透明度
  • 如何在Python中实现文本相似度比较?
  • 韩顺平0基础学Java——第7天
  • 性能远超GPT-4!谷歌发布Med-Gemini医疗模型;李飞飞首次创业瞄准空间智能;疫苗巨头联合OpenAl助力AI医疗...
  • 中国科技大航海时代,“掘金”一带一路
  • ffmpeg7.0 flv支持hdr
  • 【教程】极简Python接入免费语音识别API
  • 详解typora配置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S3图床
  • Python sqlite3库 实现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 输入地点,可输出该地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称和批次的查询结果。
  • iOS-SSL固定证书
  • docker 开启 tcp 端口
  • zookeeper之分布式环境搭建
  • java设计模式三
  • ##12 深入了解正则化与超参数调优:提升神经网络性能的关键策略
  • TODESK怎么查看有人在远程访问
  • 【Web漏洞指南】服务器端 XSS(动态 PDF)
  • Qt中的对象树
  • QT-da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