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蓝桥杯集训·每日一题】AcWing 3305. 作物杂交

文章目录

  • 一、题目
    • 1、原题链接
    • 2、题目描述
  • 二、解题报告
    • 1、思路分析
    • 2、时间复杂度
    • 3、代码详解
  • 三、知识风暴
  • Spfa算法

一、题目

1、原题链接

3305. 作物杂交

2、题目描述

作物杂交是作物栽培中重要的一步。

已知有 N 种作物 (编号 1 至 N),第 i 种作物从播种到成熟的时间为 Ti。

作物之间两两可以进行杂交,杂交时间取两种中时间较长的一方。

如作物 A 种植时间为 5 天,作物 B 种植时间为 7 天,则 AB 杂交花费的时间为 7 天。

作物杂交会产生固定的作物,新产生的作物仍然属于 N 种作物中的一种。

初始时,拥有其中 M 种作物的种子 (数量无限,可以支持多次杂交)。

同时可以进行多个杂交过程。

求问对于给定的目标种子,最少需要多少天能够得到

如存在 4 种作物 ABCD,各自的成熟时间为 5 天、7 天、3 天、8 天。

初始拥有 AB 两种作物的种子,目标种子为 D,已知杂交情况为 A×B→C,A×C→D。

则最短的杂交过程为:

第 1 天到第 7 天 (作物 B 的时间),A×B→C。

第 8 天到第 12 天 (作物 A 的时间),A×C→D。

花费 12 天得到作物 D 的种子。

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 1 行包含 4 个整数 N,M,K,T,N 表示作物种类总数 (编号 1 至 N),M 表示初始拥有的作物种子类型数量,K
表示可以杂交的方案数,T 表示目标种子的编号。

第 2 行包含 N 个整数,其中第 i 个整数表示第 i 种作物的种植时间 Ti。

第 3 行包含 M 个整数,分别表示已拥有的种子类型 Kj,Kj 两两不同。

第 4 至 K+3 行,每行包含 3 个整数 A,B,C,表示第 A 类作物和第 B 类作物杂交可以获得第 C 类作物的种子。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得到目标种子的最短杂交时间。

样例解释

1≤N≤2000,2≤M≤N,1≤K≤105,1≤T≤N,1≤Ti≤100,1≤Kj≤M,
保证目标种子一定可以通过杂交得到
不保证作物 A 和 B 杂交只能生成作物 C(也就是说,A×B→C 和 A×B→D 可能同时在输入中出现)
不保证作物 C 只能由作物 A 和 B 杂交生成(也就是说,A×B→D 和 A×C→D 可能同时在输入中出现)
不保证同一杂交公式不在输入中重复出现

输入样例

6 2 4 6
5 3 4 6 4 9
1 2
1 2 3
1 3 4
2 3 5
4 5 6

输出样例

16

样例解释

第 1 天至第 5 天,将编号 1 与编号 2 的作物杂交,得到编号 3 的作物种子。

第 6 天至第 10 天,将编号 1 与编号 3 的作物杂交,得到编号 4 的作物种子。

第 6 天至第 9 天,将编号 2 与编号 3 的作物杂交,得到编号 5 的作物种子。

第 11 天至第 16 天,将编号 4 与编号 5 的作物杂交,得到编号 6 的作物种子。

总共花费 16 天。

二、解题报告

1、思路分析

思路来源:y总讲解视频
y总yyds

动态规划解法(spfa思想求解)
(1)dist数组含义dist[i][j]表示在杂交次数小于等于i的方法中,生成j所需花费的最小时间。
(2)按最后一次的杂交方式进行划分,最多可以分为k种。
(3)转移方程:当最后一次杂交(假设为AB杂交)确定后,要使总时间最小,则使将AB都生成所花费的时间最小即可。即 dist[i][j]=max(dist[i-1][A],dist[i-1][B])+max(T[A],T[B])T[i]代表生成i需要花费的时间)。
(4)利用spfa进行优化:只有一个点被更新过才需要利用它来更新其他点,并且dist[][]的第一维可以被优化。
(5)利用上述思路进行模拟即可,输出dist[t]即为答案。

2、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为O(n*k)

3、代码详解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2010,M=200010;   //N代表点数(作物数),M代表边数,每种作物最多可能有k种杂交方式,所以M开成N*k数量级
int h[N],e[M],ne[M],w[N],target[M],idx;  //类似邻接表存储所有的杂交方式,w[]存储生成每种作物需要花费的时间,target[i]存储利用i杂交可以生成的目标种子,w[i]存储生成i需要的时间
int n,m,k,t;
int dist[N];
bool st[N];
queue<int> q;
//类似邻接表加边
void add(int a,int b,int c){e[idx]=b;target[idx]=c;ne[idx]=h[a];h[a]=idx++;
}
//spfa思路来填充dist数组
void spfa(){while(!q.empty()){int A=q.front();q.pop();st[A]=false;for(int i=h[A];i!=-1;i=ne[i]){int B=e[i],T=target[i];if(dist[T]>max(dist[A],dist[B])+max(w[A],w[B])){dist[T]=max(dist[A],dist[B])+max(w[A],w[B]);if(!st[T]){st[T]=true;q.push(T);}}}}
}int main(){cin>>n>>m>>k>>t;memset(h,-1,sizeof h);for(int i=1;i<=n;i++){cin>>w[i];}memset(dist,0x3f,sizeof dist);while(m--){int x;cin>>x;dist[x]=0;           //初始作物已有,不需要生成,所以生成时间为0st[x]=true;q.push(x);}while(k--){int a,b,c;cin>>a>>b>>c;add(a,b,c);     //因为填充dist[a]和dist[b]时都需要知道利用它的杂交方式,所以得是无向边,便于访问          add(b,a,c);}spfa();cout<<dist[t];return 0;
}

三、知识风暴

Spfa算法

  • spfa算法为队列优化的Bellman-Ford算法。
  • 基本思想:在Bellman-Ford算法基础上,不是每次都进行松弛操作(如果存在边(a,b,c),即ab的边且边权为c,而且dist[a]>dist[b]+cdist[i]存储1号点到i号点的最短路径的长度)即可进行松弛),而是如果一个点被更新过,将它加入队列中,然后利用它来松弛其他点,然后将该点弹出,再将更新过的点加入队列中,循环往复,直到队列为空,算法结束。
http://www.lryc.cn/news/33104.html

相关文章:

  • 深入浅出PaddlePaddle函数——paddle.to_tensor
  • 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读书分享之10章——函数
  • 第八章 使用 ^%ZSTART 和 ^%ZSTOP 例程自定义启动和停止行为 - 设计注意事项
  • 工作实战之拦截器模式
  • 某美颜app sig参数分析
  • Linux - Linux系统优化思路
  • 2.Elasticsearch入门
  • RK3399平台开发系列讲解(应用开发篇)断言的使用
  • 云原生系列之使用prometheus监控nginx
  • 第六届省赛——8移动距离(总结规律)
  • C++vector 简单实现
  • 通用缓存存储设计实践
  • sheng的学习笔记Eureka Ribbon
  • 零代码工具我推荐Oracle APEX
  • InstructGPT方法简读
  • SpringCloud-5_模块集群化
  • AQS底层源码深度剖析-BlockingQueue
  • Kotlin协程:Flow的异常处理
  • qt下ffmpeg录制mp4经验分享,支持音视频(h264、h265,AAC,G711 aLaw, G711muLaw)
  • C#读取Excel解析入门-1仅围绕三个主要的为阵地,进行重点解析,就是最理性的应对上法所在
  • 一起Talk Android吧(第五百一十八回:在Android中使用MQTT通信五)
  • 100种思维模型之混沌与秩序思维模型-027
  • Java开发 - Redis初体验
  • Python - 使用 pymysql 操作 MySQL 详解
  • 机器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单通道和多通道图片差异
  • 考研复试——计算机组成原理
  • 硬件设计 之摄像头分类(IR摄像头、mono摄像头、RGB摄像头、RGB-D摄像头、鱼眼摄像头)
  • PTA:C课程设计(2)
  • 第四章:面向对象编程
  • Linux 安装npm yarn pnpm 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