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算法之美:堆排序原理剖析及应用案例分解实现

        这段时间持续更新关于“二叉树”的专栏文章,关心的小伙伴们对于二叉树的基本原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将会更深入地探究二叉树的原理,并且展示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到更广泛的场景中去。文章将延续前面文章的风格,尽量精炼明了,减少冗长的废话,旨在简洁清晰地阐述二叉树的原理及其应用。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并探索其潜在的价值吧!

什么是堆排序

        指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将二叉堆的数据进行排序,构建一个有序的序列。在这排序过程中,只需要个别【临时存储】空间,所以堆排序是原地排序算法,空间复杂度为O(1)。

本身大顶堆和小顶堆里面的元素是无序的,只是有一定的规则在里面:
        1)大顶堆,每个父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即根节点的值最大;
        2)小顶堆,每个父节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即根节点的值最小;

堆排序流程

        把无序数组构建成二叉堆,建堆结束后,整个序列的最大值就是堆顶的根节点。将其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删除操作), 堆顶a[1]与最后一个元素a[n]交换,最大元素放到下标为n的位置, 末尾就为最大值。然后将剩余n-1个元素重新构造成一个堆(堆化操作),这样会得到n个元素的次小值
反复执行上述步骤,得到一个有序的数组。

综上所述,这个堆排序的过程其实可以直接分为建堆和排序两大步骤:
        1)【建堆】过程的时间复杂度为O(n),排序过程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所以 堆排序整体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2)【堆排序】不是稳定的算法,在排序的过程中,将堆最后一个节点跟堆顶节点互换,可能改变值相同数据的原始相对顺序;

堆排序动画演示:Heap Sort Visualization (usfca.edu)

堆排序实现

public class HeapSort {/*** 从小到大进行堆排序* @param source*/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source) {//步骤一:构建堆,数组下标0不存储数据int[] heap = new int[source.length + 1];//根据待排序数组,构造一个无序的堆System.arraycopy(source, 0, heap, 1, source.length);//对堆中的元素做下沉调整,从长度的一半处开始,往堆顶索引1处扫描)//二叉堆特性:数组索引一半后的都是叶子节点,不需要做下沉,一半前都是非叶子节点,才需要做for (int i = (heap.length) / 2; i > 0; i--) {down(heap, i, heap.length - 1);}System.out.println("大顶堆:"+Arrays.toString(heap));// 步骤二:堆排序}/*** 比较大小,item[left] 元素是否小于 item[right]的元素*/private static boolean rightBig(int[] heap, int left, int right) {return heap[left] < heap[right];}/*** 交互堆中两个元素的位置*/private static void swap(int[] heap, int i, int j) {int temp = heap[i];heap[i] = heap[j];heap[j] = temp;}/*** 使用下沉操作,堆顶和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后,重新堆化* 不断比较 节点 arr[k]和对应 左节点arr[2*k] 和 右节点arr[2*k+1]的大小,如果当前结点小,则需要交换位置* 直到找到 最后一个索引节点比较完成  则结束* <p>* 数组中下标为 k 的节点* 左子节点下标为 2*k 的节点* 右子节点就是下标 为 2*k+1 的节点* 父节点就是下标为 k/2 取整的节点*/private static void down(int[] heap, int k, int range) {// 最后一个节点的下标是range,即元素总个数while (2 * k <= range) {//记录当前节点的左右子节点,较大的节点int maxIndex;if (2 * k + 1 <= range) {if (rightBig(heap, 2 * k, 2 * k + 1)) {maxIndex = 2 * k + 1;} else {maxIndex = 2 * k;}} else {maxIndex = 2 * k;}//比较当前节点和较大接的值,如果当前节点大则结束if (heap[k] > heap[maxIndex]) {break;} else {//否则往下一层比较,当前节点的k变为子节点中较大的值swap(heap, k, maxIndex);k = maxIndex;}}}/*** 从小到大进行堆排序* @param source*/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source) {//步骤一:构建堆,数组下标0不存储数据int[] heap = new int[source.length + 1];//根据待排序数组,构造一个无序的堆System.arraycopy(source, 0, heap, 1, source.length);//对堆中的元素做下沉调整,从长度的一半处开始,往堆顶索引1处扫描)//二叉堆特性:数组索引一半后的都是叶子节点,不需要做下沉,一半前都是非叶子节点,才需要做for (int i = (heap.length) / 2; i > 0; i--) {down(heap, i, heap.length - 1);}System.out.println("大顶堆:"+Arrays.toString(heap));// 步骤二:堆排序,把堆顶元素和数组最后一个索引元素交换;然后再堆化,然后堆顶又是最大元素,再和数组倒数第二索引处交换;持续进行直到最后// 类似删除操作,只需要下沉操作重新堆化即可//记录未排序的元素中最大的索引int maxUnSortIndex = heap.length - 1;//通过循环,交换堆顶元素和最大未排序元素的下标while (maxUnSortIndex != 1) {//交换元素swap(heap, 1, maxUnSortIndex);//排序后最大元素所在的索引,不要参与堆的下沉,所以 递减1maxUnSortIndex--;//继续对堆顶处的元素进行下沉调整down(heap, 1, maxUnSortIndex);}//把heap中的数据复制到原数组source中System.arraycopy(heap, 1, source, 0, source.length);}//Main入口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待排序数组int[] arr = {923,23,12,4,9932,11,34,49,123,222,880};//堆排序HeapSort.sort(arr);//输出排序后数组中的元素System.out.println("堆排序:"+Arrays.toString(arr));}}

海量数据之堆应用TopK思想

        从一堆数据中选出前多少个最大或最小数

堆典型问题,思路方案:取大用小,取小用大

取最大的K个数用小顶堆,取最小的K个数用大顶堆;

取海量数据里面最小的K个数

        要找出数组中最小的k个数,就要【构造一个有k个元素的大顶堆】,大顶堆的堆顶元素值最大,比较堆顶的元素和扫描的元素,如果堆顶元素 < 扫描元素,继续扫描其他元素。如果堆顶元素 > 扫描元素 ,将堆顶元素出队,扫描元素插入大顶堆,将更小的元素换到堆中,反复根据上述步骤操作,直到比较完最后一个元素,此时堆里面的就是最小的k个数。

取海量数据里面最大的K个数

        要找出数组中最大的k个数,就要【构造一个有k个元素的小顶堆】,小顶堆的堆顶元素值最小,比较堆顶的元素和扫描的元素,如果堆顶元。

素 > 扫描元素,继续扫描其他元素。如果堆顶元素 < 扫描元素 ,将堆顶元素出队,扫描元素插入小顶堆,将更大的元素换到堆中,反复根据上述步骤操作,直到比较完最后一个元素,此时堆里面的就是最大的k个数。

实际应用及实现

问题

        如何100亿个数中找出最小的前k个数

问题分析

        100亿个数,一个数占四个字节,那么100亿个数就需要40G的存储空间:1G = 10亿字节,  100亿个int = 400亿字节 = 40G。使用普通的电脑和服务器肯定不可能把全部数据,不能创建一个具有100亿个数据的堆,而且使用常规加载进去,存储空间不够大,时间复杂度也是很大。

解决方案

        要找出数组中最小的k个数,就要【构造一个有k个元素的大顶堆】,大顶堆的堆顶元素值最大,比较堆顶的元素和扫描的元素,如果堆顶元素 < 扫描元素,继续扫描其他元素。如果堆顶元素 > 扫描元素 ,将堆顶元素出队,扫描元素插入大顶堆,将更小的元素换到堆中,反复根据上述步骤操作,直到比较完最后一个元素,此时堆里面的就是最小的k个数。

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MinTopKHeapSort {/*** 从小到大进行堆排序* @param source*/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source,int temp) {//步骤一:构建堆,数组下标0不存储数据int[] heap = new int[source.length + 1];//根据待排序数组,构造一个无序的堆System.arraycopy(source, 0, heap, 1, source.length);//对堆中的元素做下沉调整,从长度的一半处开始,往堆顶索引1处扫描)//二叉堆特性:数组索引一半后的都是叶子节点,不需要做下沉,一半前都是非叶子节点,才需要做for (int i = (heap.length) / 2; i > 0; i--) {down(heap, i, heap.length - 1);}System.out.println("大顶堆:"+Arrays.toString(heap)+", 新元素="+temp);// 循环将数组中剩余的数放入heap数组中,并进行堆排序,如果当前数小于Heap数组中的第一个数,则将当前数替换为第一个数if (temp < heap[1]) {heap[1] = temp;//重新堆化down(heap, 1, source.length-1);}System.arraycopy(heap, 1, source, 0, source.length);}/*** 比较大小,item[left] 元素是否小于 item[right]的元素*/private static boolean rightBig(int[] heap, int left, int right) {return heap[left] < heap[right];}/*** 交互堆中两个元素的位置*/private static void swap(int[] heap, int i, int j) {int temp = heap[i];heap[i] = heap[j];heap[j] = temp;}/*** 使用下沉操作,堆顶和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后,重新堆化* 不断比较 节点 arr[k]和对应 左节点arr[2*k] 和 右节点arr[2*k+1]的大小,如果当前结点小,则需要交换位置* 直到找到 最后一个索引节点比较完成  则结束*/private static void down(int[] heap, int k, int range) {//当前节点存在左子树while (2 * i < length) {//此时j为左子树节点int j = 2 * i;//如果当前节点存在右子树,并且右子树的值大于左子树的值if (j < length && arr[j + 1] > arr[j]) {//此时j为右子树节点j = j + 1;}//比较当前节点值与其左右子树值的大小if (arr[i] > arr[j]) {break;} else {swap(arr, i, j);i = j;}}}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随机数据int[] arr = {923,982,23,1000,1990,12,4,9932,11,34,49,123,1,222,880};// 定义一个长度为k的数组int top = 3;int[] heap = new int[top];// 循环将数组中的前k个数放入Heap数组中;   for (int i = 0; i < top; i++) {heap[i] = arr[i];}//循环将数组中剩余的数放入heap数组中,并进行堆排序for(int i = top; i < arr.length; i++){MinTopKHeapSort.sort(heap,arr[i]);}//输出排序后数组中的元素System.out.println("最小的 top k 数据:"+Arrays.toString(heap));}}

延申方案

        如果是百亿数据,只需要从文本中读取前k个出来,然后构建大顶堆,然后在从剩余的元素逐个读取比较即可

http://www.lryc.cn/news/328642.html

相关文章:

  • Net8 ABP VNext完美集成FreeSql、SqlSugar,实现聚合根增删改查,完全去掉EFCore
  • yolov8直接调用zed相机实现三维测距(python)
  • element跑马灯/轮播图,第一页隐藏左边按钮,最后一页隐藏右边按钮(vue 开箱即用)
  • 下载及安装PHP,composer,phpstudy,thinkPHP6.0框架
  • volatile使用场景总结
  • AcWing 1413. 矩形牛棚(每日一题)
  • macOS Sonoma 14.4.1 (23E224) 正式版发布,ISO、IPSW、PKG 下载
  • WPF使用外部字体,思源黑体,为例子
  • 9、jenkins微服务持续集成(一)
  • VOC(客户之声)赋能智能家居:打造个性化、交互式的未来生活体验
  • 时序预测 | Matlab实现GWO-BP灰狼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
  • node.js学习(2)
  • 【pytest】测试数据存储在 Excel 或 TXT 文件中,如何参数化
  • ubuntu22.04@Jetson Orin Nano安装配置VNC服务端
  • 面向对象特征二:继承
  • 宝塔面板CentOS Stream 8 x86 下如何安装openlitespeed
  • LeetCode 2952.需要添加的硬币的最小数量:贪心(排序)
  • 基于SpringBoot + Vue实现的在线装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 阿里云安全产品简介,Web应用防火墙与云防火墙产品各自作用介绍
  • 作业 二维数组-定位问题
  • 通过Jmeter准备压测数据-mysql示例
  • 如何系统的自学python?
  • 记录一个写自定义Flume拦截器遇到的错误
  • Codeforces Round 934 (Div. 2) D. Non-Palindromic Substring
  • 如何避免公网IP安全风险
  • 探究 HTTPS 的工作过程
  • 算法学习——LeetCode力扣图论篇1
  • Stable Diffusion 模型下载:epiCPhotoGasm(真实、照片)
  • WPF 路由事件 数据驱动 、Window 事件驱动
  • 【UI框架】——保姆式使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