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多线程应用中的性能优化:创建合适的线程数

多线程应用中的性能优化:创建合适的线程数


  在多线程应用中,为了降低延迟和提高吞吐量,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主要策略:优化算法或者充分利用硬件性能。要发挥硬件的极致性能,就需要使用多线程来提高CPU或I/O的利用率。

  由于CPU核心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确定合适的线程数量取决于应用场景是I/O密集型还是CPU密集型。I/O密集型指的是I/O操作的时间远大于CPU计算时间,而CPU密集型则相反。

CPU密集型

  对于CPU密集型任务,多线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多核CPU的利用率。在一个拥有4核CPU的系统中,理论上创建4个线程就足够了,因为超过核心数的线程数量只会增加线程切换的开销。因此,对于CPU密集型任务,最佳线程数通常等于CPU的核数。

  然而,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线程数量通常会设置为“CPU核数+1”。这样做的原因是,当某个线程因内存页失效或其他原因阻塞时,额外的线程可以立即接管工作,确保CPU资源的充分利用。

I/O密集型

  对于I/O密集型任务,最佳线程数的计算更为复杂。如果CPU计算和I/O操作的时间比例是1:1,那么2个线程可能最合适。如果比例是1:2,那么3个线程可能更合适。这种配置可以确保当一个线程执行I/O操作时,其他线程可以继续使用CPU资源,从而提高整体效率。

最佳线程数的计算公式

  • 单核系统:最佳线程数 = 1 + (I/O耗时 / CPU耗时)
  • 多核系统:最佳线程数 = CPU核数 * [1 + (I/O耗时 / CPU耗时)]
  • 经验公式:线程数 = 2 * CPU的核数 + 1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提供了一个起点,最佳线程数还需要通过性能测试来调整,以适应具体的应用和系统环境。


一键三连,让我的信心像气球一样膨胀!
http://www.lryc.cn/news/324256.html

相关文章:

  • 本地运行环境工具UPUPWANK(win)和Navicat数据库管理工具
  • LeetCode 每日一题 2024/3/18-2024/3/24
  • Unity 鼠标拖拽3D物体跟随移动的方法
  • 数据分析-Pandas分类数据的类别排序和顺序
  • 利用 Claude 3 on Amazon Bedrock 和 Streamlit 的“终极组合”,开发智能对话体验
  • Golang基础 Label标签与goto跳转
  • 二进制王国(蓝桥杯备赛)【sort/cmp的灵活应用】
  • 活用C语言之宏定义应用大全
  • 【源码】I.MX6ULL移植OpenCV
  • pytorch深度学习——dataset(附数据集下载)
  • springboot+vue考试管理系统
  • 自动驾驶建图--道路边缘生成方案探讨
  • 图片编辑器中实现文件上传的三种方式和二进制流及文件头校验文件类型
  • 深度学习,CRNN+CTC和Attention OCR你更青睐哪一种?
  • 飞桨AI应用@riscv OpenKylin
  • 在MongoDB建模1对N关系的基本方法
  • C++基础之运算符重载(十一)
  • 初始Java篇(JavaSE基础语法)(2)(逻辑控制)
  • 家用路由器和企业路由器的区别?
  • Gin简介(Go web基础知识)
  • HBase的Bulk Load流程
  • vue中图片替换 遇到问题
  • Android 观察者模式
  • 阿里云部署MySQL、Redis、RocketMQ、Nacos集群
  • day05-店铺营业状态设置
  • 哈希表(c++)
  • C#基础-标识符命名规则
  • Zabbix Web界面中文汉化
  • esp32CAM环境搭建(arduino+MicroPython+thonny+固件)
  • Spring Boot从入门到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