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PC--一起学习吧之架构

RPC(远程过程调用)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允许一台计算机(客户端)上的程序调用另一台计算机(服务器)上的程序,就像调用本地程序一样。RPC 可以使得网络中的不同进程能够相互调用,以实现分布式系统的通信和协作。

RPC 包含的核心组件:

  1. 客户端(Client):发起远程调用的程序。客户端负责封装请求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服务器,并等待服务器返回结果。
  2. 服务端(Server):处理远程调用的程序。服务端负责接收客户端的请求,执行相应的操作,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3. 协议(Protocol):定义客户端和服务端通信的规范,包括请求和响应的数据格式、通信方式等。
  4.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Serialization and Deserialization):为了在网络中传输数据,需要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流(序列化),并在接收端将字节流还原为对象(反序列化)。

RPC 的主流实现技术:

  1. HTTP/RESTful:基于 HTTP 协议实现的 RPC,通常使用 JSON 或 XML 格式进行数据传输。RESTful 风格的设计使得接口易于理解和使用。
  2. Thrift:由 Facebook 开发的一种高效的远程服务调用框架,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并提供丰富的数据类型和强大的序列化机制。
  3. gRPC:由 Google 开发的一种高性能、开源、通用的 RPC 框架,基于 HTTP/2 协议,支持多种编程语言。gRPC 使用 Protocol Buffers 作为接口描述语言,支持双向流通信。

实现一个自定义的 RPC 框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定义接口描述语言(IDL):设计一种用于描述 RPC 接口的语言,定义数据类型、函数签名等。可以使用现有的 IDL,如 Thrift 或 Protocol Buffers,或者自己设计一种简单的语言。
  2. 实现编译器:编写一个编译器,将 IDL 转换为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识别的代码。编译器需要生成客户端的桩代码(Stub)和服务端的骨架代码(Skeleton)。
  3. 实现序列化与反序列化:选择或实现一种高效的序列化技术,以便在网络中传输数据。可以考虑使用如 Protobuf、JSON、MessagePack 等现有的序列化库。
  4. 实现通信协议:设计并实现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选择使用现有的协议,如 HTTP/2、TCP、UDP 等,或者自己设计一种协议。
  5. 实现服务端:编写服务端代码,包括处理请求、执行操作、返回结果等。服务端需要监听客户端的连接,并根据请求执行相应的操作。
  6. 实现客户端:编写客户端代码,包括封装请求数据、发送请求、接收响应等。客户端需要能够调用服务端提供的远程过程,并处理返回的结果。
  7. 测试与优化:对 RPC 框架进行充分的测试,确保其正确性和性能。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提高框架的性能和稳定性。

实现一个自定义的 RPC 框架需要深入理解网络通信、序列化、并发编程等技术。在实际开发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和技术栈。

附自定义 RPC 框架的HTTP协议部分参考代码:

当使用HTTP协议作为RPC框架的通信协议时,我们需要定义请求和响应的格式,以及如何处理这些请求和响应。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自定义RPC框架的HTTP协议部分的示例:

请求格式

每个RPC请求都是一个HTTP请求,其中包含以下部分:

  • HTTP方法:通常使用POST方法。
  • URL:URL的格式可以是http://server_address/service_name/method_name,其中server_address是服务端的地址,service_name是服务名称,method_name是要调用的方法名称。
  • 请求头(Optional):可以包含一些自定义的头部信息,如认证信息、请求ID等。
  • 请求体:包含要传递给服务端的数据,通常使用JSON格式进行序列化。

示例请求: 

POST /UserService/GetUserById HTTP/1.1  
Host: rpc.example.com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ontent-Length: <请求体长度>  {  "id": 12345  
}

 

响应格式

每个RPC响应都是一个HTTP响应,其中包含以下部分:

  • HTTP状态码:表示响应的状态,如200表示成功,500表示服务端错误等。
  • 响应头(Optional):可以包含一些自定义的头部信息,如响应ID、错误信息等。
  • 响应体:包含服务端返回的数据,通常使用JSON格式进行序列化。
  • 示例响应:
  • HTTP/1.1 200 OK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ontent-Length: <响应体长度>  {  "userId": 12345,  "username": "JohnDoe",  "email": "johndoe@example.com"  
    }

    错误处理

    当发生错误时,服务端应该返回一个适当的HTTP状态码,并在响应体中提供有关错误的详细信息。例如,如果服务端无法找到指定的资源,可以返回404状态码和包含错误消息的响应体。

    实现

    在RPC框架中,客户端和服务端需要实现HTTP请求和响应的处理逻辑。客户端需要构建HTTP请求,并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需要解析HTTP请求,执行相应的操作,并构建HTTP响应返回给客户端。这可以通过使用现有的HTTP库或框架来简化实现过程。

 

 

http://www.lryc.cn/news/311385.html

相关文章:

  • 服务器后端是学习java还是php
  • DCFL: for Oriented Tiny Object Detection
  • 代码学习记录11
  • 【LeetCode】第 387 场周赛
  • 基于 Vue3打造前台+中台通用提效解决方案(下)
  • Topaz Video AI:一键提升视频品质,智能重塑影像魅力 mac/win版
  • 高效办公软件中哪个提醒待办事项更有效
  • 牛客练习赛122
  • 软考复习调整策略和学习计划!
  • 1小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要求,持安零信任如何帮助用户应急响应?
  • mysql使用连接池
  • 06. Nginx进阶-Nginx代理服务
  • STM32 (1)
  • Spring初始(相关基础知识和概述)
  • 【Swift 周报 第四十七期
  • STM32(16)使用串口向电脑发送数据
  • 利用大模型技术进行测试用例推荐如何实现
  • Linux学习:初识Linux
  • Python CGI编程错误汇总
  • 第十三届蓝桥杯大赛软件赛省赛C/C++ 大学 B 组 统计子矩阵
  • 计算机网络实验 基于ENSP的协议分析
  • Java实现手机库存管理
  • 单片机入门:LED数码管
  • 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零基础怎么学习?
  • 【轮式平衡机器人】——TMS320F28069片内外设之Timer_IT(补:CCS程序烧录方法)
  • 安装Proxmox VE虚拟机平台
  • 后端项目访问不了
  • Qt 运行一个实例进程
  • Installing Git (安装 Git)
  • Android 拍照本地图片选择框架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