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系列(20)—— 排序算法

Python中的排序算法

一、引言

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本算法之一,用于将一组数据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排列。Python提供了多种排序算法的实现,包括内置的排序函数和手动实现的排序算法。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并通过代码实例来展示它们的实现。

二、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通过重复遍历待排序的列表,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位置,直到列表有序为止。

代码实例

def bubble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 标记,表示是否发生了交换swapped = Falsefor j in range(0, n-i-1):if arr[j] > arr[j+1]:arr[j], arr[j+1] = arr[j+1], arr[j]swapped = True# 如果没有发生交换,说明列表已经有序,可以提前结束循环if not swapped:break# 测试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bubble_sort(arr)
print("排序后的列表:", arr)

三、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选择排序通过每次从未排序的元素中选择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将其放置到已排序的序列的末尾(或开头),直到所有元素都排序完毕。

代码实例

def selection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 找到未排序部分中的最小元素min_idx = ifor j in range(i+1, n):if arr[j] < arr[min_idx]:min_idx = j# 将最小元素交换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arr[i], arr[min_idx] = arr[min_idx], arr[i]# 测试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selection_sort(arr)
print("排序后的列表:", arr)

四、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通过将未排序的元素一个个插入到已排序的序列中,从而得到有序序列。

代码实例

def insertion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1, n):key = arr[i]j = i-1# 将大于key的元素向右移动while j >= 0 and key < arr[j]:arr[j+1] = arr[j]j -= 1arr[j+1] = key# 测试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insertion_sort(arr)
print("排序后的列表:", arr)

五、快速排序(Quick Sort)

快速排序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排序算法,通过选择一个基准元素,将列表分为两个子列表,一个包含小于基准的元素,另一个包含大于基准的元素,然后递归地对子列表进行排序。

代码实例

def quick_sort(arr):if len(arr) <= 1:return arrpivot = arr[len(arr) // 2]left = [x for x in arr if x < pivot]middle = [x for x in arr if x == pivot]right = [x for x in arr if x > pivot]return quick_sort(left) + middle + quick_sort(right)# 测试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sorted_arr = quick_sort(arr)
print("排序后的列表:", sorted_arr)

六、归并排序(Merge Sort)

归并排序也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排序算法,它将一个列表分成两个等长(几乎等长)的子列表,递归地对子列表进行排序,然后将排序后的子列表合并成一个有序的列表。

代码实例

def merge_sort(arr):if len(arr) <= 1:return arrmid = len(arr) // 2left_half = arr[:mid]right_half = arr[mid:]left_half = merge_sort(left_half)right_half = merge_sort(right_half)return merge(left_half, right_half)def merge(left, right):merged = []left_index = 0right_index = 0# 合并两个已排序的列表while left_index < len(left) and right_index < len(right):if left[left_index] <= right[right_index]:merged.append(left[left_index])left_index += 1else:merged.append(right[right_index])right_index += 1# 将剩余的元素添加到结果列表中while left_index < len(left):merged.append(left[left_index])left_index += 1while right_index < len(right):merged.append(right[right_index])right_index += 1return merged# 测试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sorted_arr = merge_sort(arr)
print("排序后的列表:", sorted_arr)

七、总结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并通过代码实例展示了它们的实现。这些排序算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各有优缺点,例如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对于小规模数据是有效的,但对于大规模数据效率较低。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表现出色,但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n 2 ) O(n^2) O(n2),而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始终为 O ( n l o g n ) O(nlogn) O(nlogn)。了解这些算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可以帮助你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http://www.lryc.cn/news/310343.html

相关文章:

  • MySQL中json类型的字段
  • 算法学习——GCD与欧拉函数
  • 40. 组合总和 II(力扣LeetCode)
  • Ubuntu上Jenkins自动化部署Gitee上SpringBoot项目
  • 延迟任务基于DeyalQueue
  • Linux 查询端口被占用命令
  • 【c++】string类---标准库中的string类
  • GO语言学习笔记(与Java的比较学习)(五)
  • Sora:探索大型视觉模型的前世今生、技术内核及未来趋势
  • 基于springboot实现图书馆管理系统项目【项目源码+论文说明】计算机毕业设计
  • MATLAB环境下基于高斯滤波器-广义拉普拉斯算子的细胞核自动检测
  • 【探索AI】十一 深度学习之第1周:深度学习概述与基础
  • 【简说八股】Spring事务失效可能是哪些原因?
  • 【语音识别】- CTC损失计算的原理
  • MySQL字符集和比较规则
  •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
  • LeetCode 刷题 [C++] 第121题.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 ORACLE 基础
  • Adobe illustrator CEP插件调试
  • 学会玩游戏,智能究竟从何而来?
  • Unity 常用操作
  • 【计算机网络_应用层】协议定制序列化反序列化
  • Doris实战——银联商务实时数仓构建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七天
  • 文件操作和IO(2):Java中操作文件
  • 人工智能-零基础
  • 网络爬虫部分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 git命令笔记
  • 微服务day03-Nacos配置管理与Nacos集群搭建
  • DFS剪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