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算法学习——GCD与欧拉函数

欧几里得GCD:

GCD算法是使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简单而言就是gcd(a,b) = gcd(b,a mod b)

递归写法:
int Gcd(int a, int b)
{if(b == 0)return a;return Gcd(b, a % b);
}
迭代写法:
int Gcd(int a, int b)
{while(b != 0){int r = b;b = a % b;a = r;}return a;
}

欧拉函数:

欧拉函数Euler(n):表示不大于n且与n互质的正整数的个数。

由唯一分解定理,n=p1^k1*p2^k2*...*pn^km,pi均为质数,ki是其幂次。

由此可推出欧拉函数的求法:Euler(n)=n/p1*(p1-1)/p2*(p2-1)/.../pn*(pn-1)

上面的公式该怎么理解呢?

让我们看看GPT怎么说

 

也就是说最终的目的就是去除掉所有质因数。上式中的1/pi*(pi-1) == (1- 1/pi),本质一样。

代码:

ull Euler(ull n)//求n的欧拉函数(固定模板) 
{ull phi=n;for(int i=2;i*i<=n;i++)//枚举n的质因数 {if(n%i)continue;while(n%i==0)//i是质因数 {n=n/i;//n不断除以i直至i不再是n的质因数 }phi=phi/i*(i-1);//递推欧拉函数,Euler(n)=n/pi*(pi-1) }    //最后可能还剩下一个大于n的因子,如12=2*2*3,最后将剩下3,补充上 if(n>1)phi=phi/n*(n-1);return phi;
}

我们简单解释下这个代码。根据上面的结论,如果 p 为素数,n 是 p 的正整数次方,那么Euler(n) = n * (1 - 1/p)。所以phi=phi/i*(i-1);就是在求每个质因子带来的互质数的个数。而while循环则是在不断的改变n,因为我们每次迭代一个因子的同时,我们在计算完phi后要消除这个质因子在n中的影响,所以我们通过while循环不断除以这个因子。

为什么是 i * i <= n呢?这是因为 12 = 2 * 6,有了2就不需要另一部分了。

最后如有遗漏的情况也加上。

http://www.lryc.cn/news/310341.html

相关文章:

  • 40. 组合总和 II(力扣LeetCode)
  • Ubuntu上Jenkins自动化部署Gitee上SpringBoot项目
  • 延迟任务基于DeyalQueue
  • Linux 查询端口被占用命令
  • 【c++】string类---标准库中的string类
  • GO语言学习笔记(与Java的比较学习)(五)
  • Sora:探索大型视觉模型的前世今生、技术内核及未来趋势
  • 基于springboot实现图书馆管理系统项目【项目源码+论文说明】计算机毕业设计
  • MATLAB环境下基于高斯滤波器-广义拉普拉斯算子的细胞核自动检测
  • 【探索AI】十一 深度学习之第1周:深度学习概述与基础
  • 【简说八股】Spring事务失效可能是哪些原因?
  • 【语音识别】- CTC损失计算的原理
  • MySQL字符集和比较规则
  •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
  • LeetCode 刷题 [C++] 第121题.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 ORACLE 基础
  • Adobe illustrator CEP插件调试
  • 学会玩游戏,智能究竟从何而来?
  • Unity 常用操作
  • 【计算机网络_应用层】协议定制序列化反序列化
  • Doris实战——银联商务实时数仓构建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七天
  • 文件操作和IO(2):Java中操作文件
  • 人工智能-零基础
  • 网络爬虫部分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 git命令笔记
  • 微服务day03-Nacos配置管理与Nacos集群搭建
  • DFS剪枝
  • 基于SpringBoot多模块项目引入其他模块时@Autowired无法注入
  • 每日一题——LeetCode1566.重复至少K次且长度为M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