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r Day21| 回溯理论基础+组合

语言:Java/Go

回溯理论基础

回溯函数也就是递归函数;

所有回溯法的问题都可以抽象为树形结构;

回溯法解决的都是在集合中递归查找子集,集合的大小就构成了树的宽度,递归的深度,都构成的树的深度

适用的题目类型:

  • 组合问题:N个数里面按一定规则找出k个数的集合
  • 切割问题:一个字符串按一定规则有几种切割方式
  • 子集问题:一个N个数的集合里有多少符合条件的子集
  • 排列问题:N个数按一定规则全排列,有几种排列方式
  • 棋盘问题:N皇后,解数独等等

组合无序,排列有序

回溯法解题模板

  • 回溯函数返回值及参数:回溯算法中函数返回值一般为void。需要什么参数,就填什么参数
    void backtracking(参数)
  • 回溯函数终止条件:一般搜到叶子节点了,也就找到了满足条件的一条答案,把这个答案存放起来,并结束本层递归。
    if (终止条件) {存放结果;return;
    }
  • 回溯搜索的遍历过程        上图中,集合大小和孩子的数量是相等的,for循环就是遍历集合区间,可以理解一个节点有多少个孩子,这个for循环就执行多少次。for循环可以理解是横向遍历,backtracking(递归)就是纵向遍历,这样就把这棵树全遍历完了,一般来说,搜索叶子节点就是找的其中一个结果了
    for (选择:本层集合中元素(树中节点孩子的数量就是集合的大小)) {处理节点;backtracking(路径,选择列表); // 递归回溯,撤销处理结果
    }

因此,回溯算法模板框架如下

void backtracking(参数) {if (终止条件) {存放结果;return;}for (选择:本层集合中元素(树中节点孩子的数量就是集合的大小)) {处理节点;backtracking(路径,选择列表); // 递归回溯,撤销处理结果}
}

组合

给定两个整数 n 和 k,返回范围 [1, n] 中所有可能的 k 个数的组合。

你可以按 任何顺序 返回答案。

示例 1:

输入:n = 4, k = 2
输出:
[[2,4],[3,4],[2,3],[1,2],[1,3],[1,4],
]

组合的题目如果单纯的采用for循环暴力求解,k越大,for嵌套层数就越多很崩溃。因此采用回溯算法,当然,回溯算法本身也是暴力求解,但胜在书写方便。其原理是用递归来解决嵌套层数的问题每一次的递归中嵌套一个for循环,就可以用于解决多层嵌套循环的问题了

因此把上面的组合问题抽象为如下树形结构:

这棵树一开始集合是 1,2,3,4, 从左向右取数,取过的数,不再重复取。第一次取1,集合变为2,3,4 ,因为k为2,我们只需要再取一个数就可以了,分别取2,3,4,得到集合[1,2] [1,3] [1,4],以此类推。n相当于树的宽度,k相当于树的深度,图中每次搜索到了叶子节点,我们就找到了一个结果

因此首先确定回溯三部曲:

  • 递归函数的返回值以及参数:首先要定义两个全局变量,一个用来存放符合条件单一结果,一个用来存放符合条件结果的集合;函数里有n和k两个int型的参数;还需要一个参数,为int型变量startIdx,这个参数用来记录本层递归的中,集合从哪里开始遍历。startIdx 是防止出现重复的组合。在集合[1,2,3,4]取1之后,下一层递归,就要在[2,3,4]中取数了,那么下一层递归如何知道从[2,3,4]中取数呢,靠的就是startIdx。用startIdx来记录下一层递归,搜索的起始位置。
  • 回溯函数终止条件path这个数组的大小如果达到k,说明我们找到了一个子集大小为k的组合了,在图中path存的就是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此时用result二维数组,把path保存起来,并终止本层递归。
  • 单层搜索的过程:for循环每次从startIndex开始遍历,然后用path保存取到的节点i;backtracking(递归函数)通过不断调用自己一直往深处遍历,总会遇到叶子节点,遇到了叶子节点就要返回。然后进行回溯,撤销本次处理的结果,便于进行下一次递归。

剪枝优化

如果n = 4,k = 4的话,那么第一层for循环的时候,从元素2开始的遍历都没有意义了。 在第二层for循环,从元素3开始的遍历都没有意义了。

图中每一个节点(图中为矩形),就代表本层的一个for循环,那么每一层的for循环从第二个数开始遍历的话,都没有意义,都是无效遍历。

所以,可以剪枝的地方就在递归中每一层的for循环所选择的起始位置

如果for循环选择的起始位置之后的元素个数 已经不足 我们需要的元素个数了,那么就没有必要搜索了

看一下优化过程如下:

  1. 已经选择的元素个数:path.size();

  2. 还需要的元素个数为: k - path.size();

  3. 在集合n中至多要从该起始位置 : n - (k - path.size()) + 1,开始遍历

为什么有个+1呢,因为包括起始位置,我们要是一个左闭的集合。

举个例子,n = 4,k = 3, 目前已经选取的元素为0(path.size为0),n - (k - 0) + 1 即 4 - ( 3 - 0) + 1 = 2。

从2开始搜索都是合理的,可以是组合[2, 3, 4]。

所以优化之后的for循环是:

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n - (k - path.size()) + 1; i++) // i为本次搜索的起始位置
class Solution {List<List<Integer>> res = new ArrayList<>();LinkedList<Integer> path = new LinkedList<>();public void backTracking(int n, int k, int startIdx){//startIdx标志从哪开始循环if(path.size()==k){res.add(new ArrayList<>(path));return;}for(int i=startIdx;i<=n-(k-path.size())+1;i++){//剪枝path.add(i);backTracking(n,k,i+1);  //递归path.removeLast();}}    public List<List<Integer>> combine(int n, int k) {backTracking(n,k,1);return res;}
}

今日心得

开启回溯章节,在这一章要多熟悉回溯三部曲,以及捋清楚回溯的内在逻辑。并且注意数组、列表和树的操作。

http://www.lryc.cn/news/306888.html

相关文章:

  • 备战蓝桥杯Day17 - 链表
  • 登录页设计新选择:毛玻璃和新拟态风格,非2.5D和插画风
  • 14:00面试,14:05就出来了,问的问题有点变态。。。
  • 关于纯前端想要变成全栈编写接口的学习推荐
  • Rust升级慢,使用国内镜像进行加速
  • Base64 编码 lua
  • 41.仿简道云公式函数实战-数学函数-SUMIF
  • 挑战30天学完Python:Day22 爬虫
  • AI:138-开发一种能够自动化生成艺术品描述的人工智能系统
  • 智慧城市建设的新里程碑:公共服务电子支付大屏
  • Netty之Decoder详解与实战
  • PCIe P2P DMA全景解读
  • 【Git】window下大小写不敏感问题处理
  • 【JS】【Vue3】【React】获取滚轮位置的方法:JavaScript、Vue 3和React示例
  • 什么是线程和进程?
  • MaxScale实现mysql8读写分离
  • 【c语言】内存函数
  • 规则引擎项目
  • Docker Image(镜像)
  • qgis启动提示Could not load qgis_app.dll
  • 数据分析---Python与sql
  • 【Oracle】玩转Oracle数据库(六):模式对象管理与安全管理
  • 微服务篇之限流
  • react脚手架
  • 【Vue3】插槽使用和animate使用
  • HarmonyOS—低代码开发Demo示例
  • Spring体系下解决请求统一加解密之ResponseBodyAdvice和RequestBodyAdvice
  • C# 经典:ref 和 out 的区别详解
  • Linux 系统添加虚拟内存的方法
  • PHP 函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