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基于虚拟力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率matlab仿真

目录

1.程序功能描述

2.测试软件版本以及运行结果展示

3.核心程序

4.本算法原理

4.1 虚拟力优化算法

4.2 覆盖覆盖率计算

5.完整程序


1.程序功能描述

       基于虚拟力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率,仿真输出优化前后的网络覆盖率,覆盖率优化收敛迭代曲线。

2.测试软件版本以及运行结果展示

MATLAB2022a版本运行

3.核心程序

........................................................................
for t=1:Iter1Fsvh = sqrt(Fsh^2+Fsv^2);if Fsvh==0Pxy(i,1)=Pxy(i,1)+0;Pxy(i,2)=Pxy(i,2)+0;elsePxy(i,1)=Pxy(i,1)+Fsh/Fsvh*step2*exp(-1/Fsvh);Pxy(i,2)=Pxy(i,2)+Fsv/Fsvh*step2*exp(-1/Fsvh);end%约束if Pxy(i,1)<XminPxy(i,1)=Xmin;endif Pxy(i,1)>XmaxPxy(i,1)=Xmax;endif Pxy(i,2)<YminPxy(i,2)=Ymin;endif Pxy(i,2)>YmaxPxy(i,2)=Ymax;endend% 重新计算覆盖率[Kidxs,summ,k1]=func_cover(Xk1,Yk1,Pxy,Radius);  Fgl(t) = summ/K;endfigure;
plot(Fgl)
xlabel('迭代次数');
ylabel('覆盖率收敛曲线');figure,
scales=[Xmin Ymin;Xmin Ymax;Xmax Ymax;Xmax Ymin];
fill(scales(:,1),scales(:,2),[0.8,0.8,0.8]);
hold on
plot(Pxy(:,1),Pxy(:,2),'r.','linewidth',5);
for i=1:Nodesx1=Pxy(i,1)+Radius*cos(w);y1=Pxy(i,2)+Radius*sin(w);hold onfill(x1,y1,'g')
end
axis([0 1000 0 900]);
xlabel('X/m');
ylabel('Y/m');
hold on
plot([Xmin Xmax],[Ymin Ymin],'k','linewidth',2);
hold on
plot([Xmin Xmin],[Ymin Ymax],'k','linewidth',2);
hold on
plot([Xmax Xmax],[Ymin Ymax],'k','linewidth',2);
hold on
plot([Xmin Xmax],[Ymax Ymax],'k','linewidth',2);
title(['优化后分布,覆盖率为:',num2str(Fgl(end))]);
30

4.本算法原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由大量散布在特定区域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负责环境信息的采集和数据的无线传输。网络的覆盖率是衡量WSNs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反映了网络对监测区域的感知能力。为了提高覆盖率,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方法,其中基于虚拟力优化(Virtual Force-based Optimization)的方法因其直观性和有效性而备受关注。

4.1 虚拟力优化算法

        虚拟力优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优化算法。它通过模拟物理力学的作用,从而对待优化问题的解进行优化。其基本思想是将待优化问题的解表示为一组点的位置,然后引入一些虚拟力(如斥力、引力等),从而对点的位置进行优化。

        虚拟力优化算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初始化点的位置:随机生成一组初始点的位置。

计算虚拟力:根据问题的特点,计算每个点的斥力和引力。

更新点的位置:根据虚拟力的作用,更新每个点的位置。

终止条件:达到预定的终止条件后,输出最优解。

计算虚拟力:根据问题的特点,计算每个点的斥力和引力。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个虚拟力:

(1)斥力:用于避免传感器之间的重叠。斥力大小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近,斥力越大。

(2)引力:用于吸引传感器到目标区域。引力大小与传感器与目标区域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近,引力越大。

(3)墙壁斥力:用于避免传感器与墙壁的碰撞。墙壁斥力大小与传感器与墙壁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近,斥力越大。

更新点的位置:根据虚拟力的作用,更新每个点的位置。具体来说,根据每个点所受到的虚拟力的大小和方向,计算每个点的加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更新每个点的速度和位置。

重复步骤4和5,直到达到预定的终止条件。

4.2 覆盖覆盖率计算

      覆盖的计算,采用的是平面扫描法,对于两种传感器,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那么对于每次优化得到的坐标,我们对整个平面区域进行扫描,计算每一个点是否处于某个或者多个传感器,如果满足这个条件,那么这个点计入到覆盖区域里面,然后扫描完所有点之后,统计一共多少个点呗扫描进去了,即覆盖率。

5.完整程序

VVV

http://www.lryc.cn/news/306262.html

相关文章:

  • 阿里云-系统盘-磁盘扩容
  • libmmd.dll修复
  • 大数据时代的明星助手:数据可视化引领新风潮
  • 设计模式--享元模式和组合模式
  • 基于Java springmvc+mybatis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
  • leetcode-找不同
  • 笔记本hp6930p安装Android-x86避坑日记
  • zabbix监控业务数据
  • access数据库泄露与IIS短文件名利用
  • MySQL 篇-深入了解 DDL 语言(一)
  • MT8788|MTK8788安卓核心板参数_4G联发科MTK模块
  • EXCEL 在列不同单元格之间插入N个空行
  • Linux快速修改ip地址
  • 采用遗传算法搜索MAC效率最高的矩阵乘规模
  • 流计算之Flink
  • 【Linux基础】Linux自动化构建工具make/makefile
  • 问题慢慢解决-通过android emulator调试android kernel-内核条件断点遇到的问题和临时解决方案
  • 社区发现之标签传播算法(LPA)
  • 【前端素材】推荐优质后台管理系统Dashy平台模板(附源码)
  • MFC 配置Halcon
  • xss-跨站脚本攻击漏洞
  • 在MFC对话框中嵌入web网页时事件失效问题
  • 【Leetcode】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python 基础语法及保留字
  • Parade Series - NVR Stat
  • 【shell脚本实战学习笔记】#2
  • docker 安装nacos 一脚shell脚本
  • mysql的隔离级别,和实现
  • Linux的信号
  • Spring数据脱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