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The Art of InnoDB》第二部分|第4章:深入结构-磁盘结构-撕裂的页面(doublewrite buffer)

4.5 撕裂的页面

目录

4.5 撕裂的页面

4.5.1 双写缓冲区的作用

4.5.2 双写缓冲区的结构

4.5.3 双写缓冲区与Redolog的协同工作流程

4.5.2 双写缓冲区写入时机

4.5.3 禁用双写缓冲区

4.5.4 小结

未完待续...


        上文我们学习了redo log的结构和其工作原理,它是一个记录物理逻辑的日志,描述了数据库记录的逻辑变化,用于崩溃恢复。但是读者是否进一步想过:从数据库层到硬件层还有操作系统层,每一层操作数据读写的最小颗粒都存在差异,所以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当数据库正在将一个数据页从缓冲池(buffer pool)写入磁盘时,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崩溃(如操作系统崩溃或硬件故障),可能会导致只有这个页的一部分被写入。这就是所谓的部分写入,它会破坏页的完整性,从而导致数据损坏。那么怎么办呢?

4.5.1 双写缓冲区的作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nnoDB引入了双写缓冲区。用来加强数据完整性和恢复能力。其核心目的是防止在数据库崩溃时出现部分写入,也就是说,当数据库正在写入一个页到磁盘,但因为崩溃导致操作只完成了一部分,这个页可能会损坏。它的出现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从逻辑上来讲,双写缓冲区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内存中的双写缓冲区和磁盘上的双写缓冲区。

  1. 内存中的双写缓冲区: 在内存中,双写缓冲区不是一个单独的结构,而是缓冲池(Buffer Pool)的一部分。当页被修改,它们变成脏页并存储在缓冲池中。在这些页被写回磁盘之前,页的副本会被创建并存储在内存的双写区域。这样做是为了在写入操作期间如果发生崩溃,可以从双写缓冲区中的副本恢复数据。
  2. 磁盘上的双写缓冲区: 在磁盘上,双写缓冲区是共享表空间(例如ibdata1文件)中的一个特定区域。逻辑上,它被分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足够容纳一定数量的连续InnoDB页的副本。磁盘上的双写缓冲区通常是连续的,以减少磁盘I/O操作的开销。

当InnoDB需要将缓冲池中的脏页刷新到磁盘时,它会执行以下步骤:

  • 写入双写缓冲区: InnoDB首先将脏页的副本写入内存中的双写结构,然后再将这些内存中的副本写入磁盘上的双写缓冲区。
  • 写入最终位置: 一旦磁盘上的双写缓冲区包含了脏页的副本,
http://www.lryc.cn/news/305575.html

相关文章:

  • 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微调(Fine-tuning) 和 嵌入(Embedding)
  • 【Flink精讲】Flink 内存管理
  • 正则化概念及使用
  • 让程序员设计B端界面,好比武大郎招聘:向我看齐。不忍直视!
  • 使用python构建Android,探索跨平台应用开发Kivy框架
  • 08 Redis之集群的搭建和复制原理+哨兵机制+CAP定理+Raft算法
  • *MYSQL--索引--内部原理
  • docker安装kafka和kafka-console-ui
  • Linux:gitlab创建组,创建用户,创建项目
  • 相机选型介绍
  • SQL创建数据库
  • 读书笔记-增强型分析:AI驱动的数据分析、业务决策与案例实践
  • NXP实战笔记(十):S32K3xx基于RTD-SDK在S32DS上配置CAN通信
  • 纳斯达克大屏-投放需要知道的几个条件-大舍传媒
  • python-可视化篇-简单-条形图输出主要省份GDP排名情况
  • Sora - 探索AI视频模型的无限可能-官方报告解读与思考
  • 算法提升——LeetCode第385场周赛总结
  • 【README 小技巧】在项目README.md 中展示发布到maven 仓库版本
  • R语言【ClusterR】——KMeans_rcpp()
  • 7-liunx服务器规范
  • java序列化之Jackson
  • 服务区智慧公厕
  • mysql数据库 - 统诉
  • Python入门必学:单引号、双引号与三引号的差异与应用
  • spring缓存的使用
  • 交换整数的二进制奇偶位
  • 在做了frp的实验室服务器不同端口间传输文件
  • 数据结构链表力扣例题AC(3)——代码以及思路记录
  • C++初阶:容器适配器priority_queue常用接口详解及模拟实现、仿函数介绍
  • 提取淘宝店铺联系方式的爬虫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