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EE】_线程与多线程的创建

目录

1. 线程的概念

2. 创建与使用多线程

2.1 方式1:继承Thread类

2.2 方式2: 实现Runnable接口

2.3 以上两种创建线程方式的对比

3. 多线程的优势-增加运行速度


1. 线程的概念

进程的存在是由于系统的多任务执行需求,这也要求程序员进行并发编程;

使用多进程是完全可以实现并发编程的,但如果要频繁地创建或销毁(如分配、销毁内存或文件)以及频繁地调度进程,资源的申请和释放不仅低效,成本也非常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会通过两个方式:

(1)进程池:效率有一定提高,但进程池中的闲置进程不使用的时候仍然在消耗系统资源,故而使用进程池的系统资源消耗是非常大的;

(2)线程:线程比进程更轻量,每个线程也能够执行一个任务(代码),也能够并发编程;

创建、调度、销毁一个线程的成本相比进程而言要低很多,在Linux上也把线程称为轻量级进程,

进程重量重在资源的申请和释放,线程则是包含在进程中的,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用同一份资源(同一份内存+文件),只有在创建进程的第一个线程时,由于需要分配资源,成本是相对较高对的,后续在这个进程中再创建其他线程的成本都比较低

但是并非线程越多越好,如果线程过多,就会存在资源竞争导致速度受限;

注:进程与线程的区别与联系?

(1)进程包含线程,一个进程里可以包含一个线程,也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2)进程和线程都是为了处理并发编程场景,但进程频繁创建、调度、释放时效率较低,消耗较大;而线程由于少了申请释放资源的过程,故而更轻量,创建、调度、释放都效率更高,消耗更少

(3)操作系统创建进程需要给进程分配资源,故而进程是操作系统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

操作系统创建线程是要在CPU上调度执行,故而线程是操作系统调度执行的基本单位

(4)进程具有独立性,每个进程都由各自的虚拟地址空间,进程之间互不影响;

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用同一个内存空间,线程之间可能会互相影响;

2. 创建与使用多线程

2.1 方式1:继承Thread类

java标准库提供了一个Thread类来表示、操作线程,Thread类也可视为是java标准库提供的API;

创建好的Thread实例和操作系统中的线程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操作系统提供了一组关于API(C语言),java对于这组API进一步封装形成了Thread类;

示例代码1:单线程创建示例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Overridepublic void run(){System.out.println("Hello Thread.");}
}
public class 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 = new MyThread();t.start();}
}

注:(1)通过Thread类创建线程有很多种写法,最简单的就是创建子类继承Thread并且重写run方法;

(2)run方法中描述该线程要执行哪些代码,由于每个线程都是并发执行的,因此需要告知每个线程要执行的代码内容,run方法中的逻辑是在新创建出的线程中被执行的代码;

(3)start方法的调用代表着在系统中真正创建了线程,此时才开始执行上文的run操作;

(4)这里创建线程是在同一个进程中创建的;

(5)线程之间是并发进行的:

(6)线程强制中断异常是多线程中最常遇到的异常之一:

(7)Thread是java.lang中的类,是不需要导入包的,类似的还有String也是不需要导入的;

 示例代码2:多线程创建示例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Overridepublic void run(){while(true){System.out.println("Hello Thread");try {Thread.sleep(1000);//休眠:强制使线程进入阻塞状态  单位为ms//即1s内这个线程不会到cpu上执行}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
}
public class 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 = new MyThread();t.start();while(true){System.out.println("Hello Main");try {Thread.sleep(1000);}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
}

截取部分输出结果如下:

注:(1)一个进程中至少会有一个线程,在一个java进程中也至少会有一个调用main方法的线程,只是该线程是系统自动生成的而非手动创建的,此时我们手动创建的t线程与自动创建的main线程就是并发执行的关系,这两个线程从宏观上看该输出结果就是同时执行的;

(2)两个线程都是打印一条语句后休眠1s,当1s结束后,系统先唤醒哪个线程是随机的,即对于操作系统来说,内部对线程之间的调度顺序在宏观上也可以认为是随机的,这种调度方式也称为抢占式执行;

(3)sleep是一个毫秒级休眠语句,并没有那么精确,比如sleep(1000)的含义是1000ms之内不能上CPU,而不是1000ms之后准时上CPU,故而结束阻塞状态的具体时间是不确定的,这与线程之间的调度是随机的也是彼此互相印证的;

(4)start方法用于启动线程;

示例代码3:使用匿名内部类

public class Demo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1.创建一个匿名内部类继承自Thread类//2.重写run方法//3.new这个匿名内部类的实例Thread t = new Thread(){public void run(){System.out.println("Hello Thread.");}};t.start();}
}

2.2 方式2: 实现Runnable接口

创建一个类实现Runnable接口,再创建Runnable实例传给Thread实例;

代码示例1: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

//Runnable 就是在描述一个任务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Overridepublic void run(){System.out.println("Hello");}
}
public class Demo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 = new Thread(new MyRunnable());t.start();}
}

通过Runnable来描述任务的内容,进一步地再把描述好的任务交给Thread实例;

代码示例2:使用匿名内部类

public class Demo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1.new Runnable的匿名内部类//2.将new的Runnable实例传给Thread的构造方法Thread t = new Thread(new Runnable(){public void run(){System.out.println("Hello Thread.");}});t.start();}
}

需要将new 的Runnable的实例传递给Thread,故而需要包含其重写的run方法;

代码示例3:使用lambda表达式

public class Demo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 = new Thread(()->{System.out.println("Hello Thread.");});t.start();}
}

lambda表达式就是一个匿名方法,()表示方法参数,->表示是一个lambda,{}中编写方法内容;

2.3 以上两种创建线程方式的对比

通常认为Runnable方式会更好一点,能够做到让线程与线程执行的任务更好地进行解耦;

编写代码通常希望高内聚、低耦合。

Runnable只是描述了一个任务,但是任务的执行方式是进程、线程、线程池还是协程来执行,Runnable内部并不作涉及,Runnable内部的代码也不涉及;

3. 多线程的优势-增加运行速度

多线程编程的优势显著体现在可以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

如现有两个整数变量,分别对这两个变量自增10亿次,分别使用一个线程与两个线程进行演示:

public class Demo6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count = 10_0000_0000;public static void serial(){  //串型执行//记录程序执行时间long beg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long a = 0;for(long i=0;i<count;i++){a++;}long b = 0;for(long i=0;i<count;i++){b++;}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System.out.println("Single Thread Time: "+(end-beg)+" ms.");}public static void concurrency()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long beg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Thread t1 = new Thread(()->{long a = 0;for(int i=0;i<count;i++){a++;}});t1.start();Thread t2 = new Thread(()->{long b = 0;for(int i=0;i<count;i++){b++;}});t2.start();//不能在此处直接记录结束时间,该方法是在main线程中执行的;//main线程与t1、t2线程是并发执行的,即t1、t2尚未执行结束此时就已经记录结束时间了//应将main线程等待t1与t2线程执行完毕再进行计时t1.join();t2.join();//join方法效果就是等待线程结束,哪个线程调用则令main线程等待哪个线程结束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System.out.println("Multi Thread Time: "+(end-beg)+" ms.");}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serial();concurrency();}
}

输出结果为:

注:(1)增加线程并非一定会达到翻倍的速度提升,因为两个线程在底层到底是并行执行还是并发执行并不确定, 底层微观真正并行执行的时候,效率才会有显著提升;

(2)当count不够大时,反而可能会导致程序执行速度更慢,因为创建线程本身也需要时间开销,此时代码的执行时间反而更多地消耗在了创建线程上;

(3)多线程适合应用于CPU密集型的程序,当程序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时,使用多线程就可以更充分地利用CPU的多核资源;

http://www.lryc.cn/news/301218.html

相关文章:

  • 【前端工程化面试题】如何优化提高 webpack 的构建速度
  • 免费chatgpt使用
  • OpenCV识别人脸案例实战
  • VOSK——离线语音库
  • ELAdmin 隐藏添加编辑按钮
  • 浅谈Websocket
  • JavaScript闭包详细介绍
  • pytorch神经网络入门代码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三十四天|860.柠檬水找零 406.根据身高重建队列 452. 用最少数量的箭引爆气球
  • Ditto:提升剪贴板体验的宝藏软件(复制粘贴效率翻倍、文本处理好助手)
  •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篇】spaCy<2>--模型的使用
  • Java之通过Jsch库连接Linux实现文件传输
  • Nginx七层负载均衡之动静分离
  • 305_C++_定义了一个定时器池 TimerPool 类和相关的枚举类型和结构体
  • 大整数因数分解工具——yafu
  •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和关系型数据库(SQL)区别详解
  • 7.Cloud-GateWay
  • 【Linux】Framebuffer 应用
  • markdown绘制流程图相关代码片段记录
  • 云计算基础-计算虚拟化-CPU虚拟化
  • MySQL数据库⑪_C/C++连接MySQL_发送请求
  • 选择排序和快速排序(1)
  • 得物面试:Redis用哈希槽,而不是一致性哈希,为什么?
  • matlab发送串口数据,并进行串口数据头的添加,我们来看下pwm解析后并通过串口输出的效果
  • 二分、快排、堆排与双指针
  • 微信小程序步数返还的时间戳为什么返回的全是1970?
  • Python函数——函数介绍
  • 【Linux系统化学习】文件重定向
  • 防火墙工作模式详解
  • CCF编程能力等级认证GESP—C++6级—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