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大前端 - ES6篇②〗- let和const

  • 说明:该文属于 大前端全栈架构白宝书专栏,目前阶段免费如需要项目实战或者是体系化资源,文末名片加V!
  • 作者:哈哥撩编程,十余年工作经验, 从事过全栈研发、产品经理等工作,目前在公司担任研发部门CTO。
  • 荣誉:2022年度博客之星Top4、2023年度超级个体得主、谷歌与亚马逊开发者大会特约speaker全栈领域优质创作者

  • 🏆 白宝书系列
    • 🏅 启示录 - 攻城狮的自我修养
    • 🏅 Python全栈白宝书
    • 🏅 ChatGPT实践指南白宝书
    • 🏅 产品思维训练白宝书
    • 🏅 全域运营实战白宝书
    • 🏅 大前端全栈架构白宝书


文章目录

  • ⭐ let和const
  • ⭐ let、const和var的区别
  • ⭐ let、const的应用

⭐ let和const

letconst用来声明变量或声明常量

let代替var,声明变量

const,声明常量,const就是constant(恒定不变的)的缩写

示例代码:

// let 声明变量
let username = 'xiaoming';
// const 声明常量
const sex = '男';console.log(username, sex);   // xiaoming 男

变量和常量的区别: 变量初始化之后,还可以重新赋值;常量一旦初始化,就不能重新赋值了,否则会报错。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可以重新赋值的就是变量,不可以重新赋值的就是常量

image-20231207100016930

我们初步了解了变量和常量的区别,但是我们仍然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需要常量呢?什么时候需要声明常量?

  • 首先我们先来看,为什么需要常量?

​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我们只有变量,在一些不能被修改的值一不小心被修改掉时,程序没有任何的提示和报错,比如一个人的性别被修改了也不会被发现:

image-20231211143332832

const就是为了那些一旦初始化就不希望重新赋值的情况设计的

使用const的注意事项:

  • 使用const声明常量,一旦声明,就必须立即初始化,不能留到以后赋值
  • const声明的引用类型的常量允许在不重新赋值的情况下修改它
  • 什么时候用const,什么时候用let?

​ 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变量的,就直接使用let就行了,比如for循环里的循环变量。

​ 如果不知道这个值会不会发生改变,可以先用const,当以后发现这个值需要改变时,再把const改成let

⭐ let、const和var的区别

let、const和var的区别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点:

  • 重复声明
  • 变量提升
  • 暂时性死区
  • window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全局作用域中)
  • 块级作用域(最重要的区别)
varlet、const
重复声明允许不允许
变量提升不会
暂时性死区不存在存在
window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全局作用域中)会自动变成window对象的属性或方法不会自动变成window对象的属性或方法
块级作用域没有块级作用域有块级作用域

下面来我们敲几个demo来深入理解一下这些区别:

  • 重复声明:

    image-20231207102145945

  • 变量提升

    image-20231207102645970

​ 虽然var会自行进行变量提升使得程序不报错,但我们在编程时还是要养成先声明后使用的编程习惯。

  • 暂时性死区

    只要作用域存在let、const,它们声明的变量或常量就自动“绑定”这个作用域了,不再受外部作用域的影响

    image-20231207110824472

    暂时性死区和变量提升的影响很相似,只要我们养成了良好的编程习惯,就不会遇到暂时性死区的问题

  • window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全局作用域中)

​ 全局作用域中,var声明的变量,通过function声明函数,会自动变成winddow对象的属性或方法;let、const声明的就不会。

image-20231207111753429

  • 块级作用域(最重要的区别)

​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作用域链

​ 我们的作用域有全局作用域函数作用域块级作用域

​ **块级作用域:**凡是带{}都是块级作用域,比如if(){}、for(){}、while(){}、do{}while()

​ **函数作用域:**function后面就是函数作用域,需要注意只有函数调用被的时候才会生成函数作用域,函数调用结束,函数作用域就销毁了

​ **全局作用域:**代码中的任何地方都能访问,其生命周期伴随着页面的生命周期

​ 而作用域链就是内层作用域->外层作用域->…->全局作用域,形成的一个“链条”。程序在寻找变量/常量时就会按照这个”作用域链“进行寻找,如果找到了就使用这个变量,如果找不到就继续找,最终找到全局作用域中,如果全局作用域中也没有定义这个变量,就会报错了。

image-20231208134249810

​ var没有块级作用域:

// var没有块级作用域
for (var i = 0; i < 2; i++) {// console.log(i);
}
console.log(i);     // 2

image-20231211134146195

let和const有块级作用域:

// let、const有块级作用域
for (let i = 0; i < 2; i++) {console.log(i);
}
console.log(i);     // 报错

image-20231211134721964

理解了“块级作用域“,我们再丰富一下上面的例子,使程序在寻找变量时形成一个“作用域链”:

let j = 10;
function func() {// let j = 100;for (let i = 0; i < 2; i++) {console.log(j);		// 10}
}
func();

image-20231211140233255

image-20231211140345415

⭐ let、const的应用

案例: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案例,页面上有三个按钮,分别玮0号按钮、1号按钮和2号按钮,我们想要实现的功能是,点击哪个按钮就在控制台打印出对应的编号,效果如下:

20231212_154230202312121543591

我们可以用for循环,给每个按钮添加鼠标点击事件监听,当鼠标点击时,在控制台输出按钮编号。如果没有学习ES6,按照我们的常规思路写出来的代码是这样的:

image-20231212164809813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问题呢?因为上面的代码存在作用域问题,我们知道var是没有块级作用域的,而函数只有在被调用的时候才会形成函数作用域,在上面的代码中,事件监听函数里显然是没有i变量的,根据作用域链,程序会继续往”外层“查找,因为var没有块级作用域,所以就直接找到了全局作用域,而在全局作用域中,i的值为3(因为程序运行后i的值就变成了3),所以不管点击哪个按钮,都会输出3。

上面代码中i的作用域的图示如下:

image-20231212172612621

那么如何来规避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把var替换成ES6中的let试试:

image-20231212165558640

很显然,替换成let后作用域的问题被解决了,我们就实现了案例题目要求的效果。

上面代码中i的作用域的图示如下:

image-20231212172911603

那么不用ES6就真的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聪明的程序员们怎么可能被这个问题打倒呢?我们还记得在学习js时学到过”闭包“,闭包拥有记忆性,当闭包产生时,函数所处环境的状态会被始终保持在内存中,不会在外层函数调用后被自动清除。那么利用闭包的这个特性,我们尝试改造一下第一次编写的代码:

image-20231212170633560

上面代码中i的作用域的图示如下:

image-20231212173204868

了解闭包的会知道,闭包对性能是有”损伤“的,所以有了ES6,还是推荐大家使用ES6!

http://www.lryc.cn/news/297330.html

相关文章:

  •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详解
  • vivo发布2023 年度科技创新;阿里全新AI代理,可模拟人类操作手机
  • 【制作100个unity游戏之23】实现类似七日杀、森林一样的生存游戏15(附项目源码)
  • python巧用定理判断素数
  • 2023年总结
  • Git中为常用指令配置别名
  • STM32内部Flash
  • html5 audio video
  • LoveWall v2.0Pro社区型校园表白墙源码
  • Flink cdc3.0动态变更表结构——源码解析
  • WWW 2024 | 时间序列(Time Series)和时空数据(Spatial-Temporal)论文总结
  • 代码随想录算法——数组
  • Linux第45步_通过搭建“DNS服务器”学习图形化配置工具
  • 【Linux取经路】探寻shell的实现原理
  • 【MATLAB】使用随机森林在回归预测任务中进行特征选择(深度学习的数据集处理)
  • 2024Node.js零基础教程(小白友好型),nodejs新手到高手,(六)NodeJS入门——http模块
  • 【数据结构与算法】(5)基础数据结构之队列 链表实现、环形数组实现详细代码示例讲解
  • (注解配置AOP)学习Spring的第十七天
  • [C++] opencv + qt 创建带滚动条的图像显示窗口代替imshow
  • C#用Array类的Reverse方法反转数组中元素
  • iOS AlDente 1.0自动防过充, 拯救电池健康度
  • 春晚刘谦魔术——约瑟夫环
  • itextpdf使用:使用PdfReader添加图片水印
  • 如何为Kafka加上账号密码(二)
  • 【大数据】Flink on YARN,如何确定 TaskManager 数
  • ES节点故障的容错方案
  • 【Flink】FlinkSQL实现数据从Kafka到MySQL
  • Unity GC
  • Vue源码系列讲解——变化侦测篇【下】(Array的变化侦测)
  • 【机器学习笔记】贝叶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