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Flink Checkpoint过程

Checkpoint

 使用了 Chandy-Lamport 算法

流程

1. 正常流式处理(尚未Checkpoint)

如下图,Topic 有两个分区,并行度也为 2,根据奇偶数

我们假设任务从 Kafka 的某个 Topic 中读取数据,该Topic 有 2 个 Partition,故任务的并行度为 2。根据读取到数据(下面的数据是 offset 的值,同时我们把它直接当成数据)的奇偶性,将数据分发到两个 task 进行 Sum

Source1 记录消费到了第 3 条数据,Source2 记录消费到了第 4 条数据并将其发送

同时还有 Source1 正在发送的 2 和 3,Source2 在发送的 4

已经处理的有 Source1 的 1 和 Source2 的 1、2、3,当前SourceOperator ( Sum) 算子已经sum的结果是 2 和 1+1+3=5

2. Flink 任务触发 Checkpoint

到了 Checkpoint 的设置的时间间隔,jobmanager 触发 checkpoint 操作

此时会给每个 Source 发送一个 barrier 消息,消息中的数值表示 Checkpoint 的序号,每次启动新的 Checkpoint 该值都会递增

2.2.3 Source启动Checkpoint

当Source接收到barrier消息,会将当前的状态(Partition、Offset)保存到 StateBackend,然后向 JobManager 报告Checkpoint 完成。之后Source会将barrier消息广播给下游的每一个 task:

2.2.4 task 接收 barrier,barrier 对数据的截断

当task接收到某个上游(如这里的Source1)发送来的 barrier,会将该上游barrier之前的数据继续进行处理,而barrier之后发送来的消息不会进行处理,会被缓存起来。

也就是说:

以 barrier 为节点对 barrier 前后的数据分开,barrier 之前的数据属于本次 Checkpoint,barrier 之后的数据属于下一次 Checkpoint,所以下次 Checkpoint 的数据是不应该在本次 Checkpoint 过程中被计算的,因此会将数据进行缓存

不同 Source 的barrier 发送时消费到的 offset 是不一样的,barrier 只是区分当前某个时刻已经消费的数据和 barrier 后才来的数据,不会去管你的 offset

2.2.5 barrier对齐

但是除了 Operator chains 这种一对一,还可能 reblance 算子(也就是某个 task 有多个上游输入的情况) 

sum_even 有两个 Source 源,当接收到其中一个 Source 的barrier后,会等待其他 Source 的 barrier 到来

在此期间,接收到 barrier 的 Source 发来的数据不会处理,只会缓存,而未接收到 barrier 的 Source 发来的数据依然会进行处理,直到接收到该Source 发来的 barrier,这个过程称为 barrier的对齐 

barrier 对齐主要是为了避免 Checkpoint 时有 barrier 后的数据,而 barrier 是否对齐决定了程序实现的是 Exactly Once 还是 At Least Once

  1. 如果是一对一的Operator,如map、flatMap 或 filter 等,则没有对齐这个概念,都会实现Exactly Once语义
  2. 如果是多对一的Operator(如 join)或者一对多的Operator(如 reparation/shuffle)时,可以通过配置Exactly Once语义时,必须进行barrier的对齐,而配置了 At Least Once语义时 barrier 可以不对齐

如果不进行barrier对齐,那么这里 sum_even 在接收 Source2 的 barrier 之前,对于接收到 Source1的数据4,不会进行缓存,而是直接进行计算,sum_even 的状态改为12,当接收到 Source2 的barrier,会将 sum_even 的状态 sum=12 进行持久化。如果本次Checkpoint成功,在进行下次 Checkpoint 前任务崩溃,会根据本次Checkpoint进行恢复。此时状态如下:

  • Source1的 offset 为3,从数据4开始读。

  • Source2 的 offset 为4,从数据5开始读。

  • sum_even 的状态为 12(Souce1的数据2,数据4;Source2的数据2,数据4),后续接收Source1的数据4,数据6...;接收Source2的数据6,数据8...

Source1的数据4被计算了两次

2.2.6 处理缓存数据

task接收到所有上游发送来的 barrier,也就代表收到了本次 Checkpoint 的所有数据

但是我们还有 barrier 后的属于下一次 Checkpoint 的,被缓存起来但没有处理的数据,task 会将 barrier 继续发送给下游(如下图 sum 以后的 sink),然后处理缓存的数据

2.2.7 上报Checkpoint完成 

当sink收到barrier后,会向JobManager上报本次Checkpoint完成。至此,本次Checkpoint结束,各阶段的状态均进行了持久化,可以用于后续的故障恢复

两阶段提交

如果开启了exact once 语义,sink 写入后采用了两阶段提交,比如mysql有事务的,就是写入事务,然后标记预提交,等到checkpoint,提交事务并改为标记提交完成

那我没事务怎么办,hive、iceberg、paimon这些不能实现exact once?当然可以,比如hive,就是写入临时文件(此时数据不可见),提交时修改文件名数据可见

他不是从 Source 到 Sink 完成后进行 Checkpoint,而是预提交的方式

两阶段提交2PC将分布式事务分成了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分别为提交请求(投票)和提交(执行),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下

异步:每次在把快照存储到我们的状态后端时,如果是同步进行就会阻塞正常任务,从而引入延迟。因此 Flink 在做快照存储时,采用异步方式

历史文章迁移,未完成,还需补充

http://www.lryc.cn/news/296563.html

相关文章:

  • 【Java程序代理与系统代理关系】Java程序代理与系统代理关系优先级及覆盖关系
  • MQ,RabbitMQ,SpringAMQP的原理与实操
  • Vue 3 + Koa2 + MySQL 开发和上线部署个人网站
  • uniapp踩坑之项目:简易版不同角色显示不一样的tabbar和页面
  • 源支付V7开心1.9修复版,非网络上泛滥不能那种
  • Gitlab和Jenkins集成 实现CI (二)
  • Java:内部类、枚举、泛型以及常用API --黑马笔记
  • 【持续更新】2024牛客寒假算法基础集训营3 题解 | JorbanS
  • Java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驾校报名小程序,附源码
  • Android中AGP与Gradle、AS、JDK的版本关系
  • web 前端实现一个根据域名的判断 来显示不同的logo 和不同的标题
  • 复制和粘贴文本时剥离格式的5种方法(MacWindows)
  • SpringBoot实现即时通讯
  • 【每日一题】LeetCode——反转链表
  • 精通Python爬虫:掌握日志配置
  • Python_百度贴吧评论情感分析
  • 如何运行心理学知识(心流)来指导工作和生活
  • 精简还是全能?如何在 Full 和 Lite 之间做出最佳选择!关于Configuration注解的Full模式与Lite模式(SpringBoot2)
  • springboot微信小程序uniapp学习计划与日程管理系统
  • 236.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ETL是什么,有哪些ETL工具?就业前景如何?
  • 无人机系统组装与调试,多旋翼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技术详解,无人机飞控系统原理
  • Log360,引入全新安全与风险管理功能,助力企业积极抵御网络威胁
  • 【开源】JAVA+Vue.js实现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
  • Flink CDC 与 Kafka 集成:Snapshot 还是 Changelog?Upsert Kafka 还是 Kafka?
  • 极智一周 | 国产CPU系列汇总、鲲鹏、飞腾、平头哥 And so on
  • PgSQL技术内幕 - case when表达式实现机制
  • Android9~Android13 某些容量SD卡被格式化为内部存储时容量显示错误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方案
  • 音视频色彩:RGB/YUV
  • MySQL之密码策略和用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