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八大排序】选择排序 | 堆排序 + 图文详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江池俊: 个人主页
🔥个人专栏: ✅数据结构冒险记 ✅C语言进阶之路
🌅 有航道的人,再渺小也不会迷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 一、选择排序
      • 1.1 基本思想
      • 1.2 算法步骤 + 动图演示
      • 1.3 代码实现
      • 1.4 选择排序特性总结
    • 二、堆排序
      • 2.1 堆排序概念
      • 2.2 算法步骤 + 动图演示
      • 2.3 代码实现
      • 2.4 堆排序特性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选择排序

1.1 基本思想

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

1.2 算法步骤 + 动图演示

  1. 在元素集合array[i]--array[n-1]中选择关键码最大(小)的数据元素
  2. 若它不是这组元素中的最后一个(第一个)元素,则将它与这组元素中的最后一个(第一个)元素交换
  3. 在剩余的array[i]--array[n-2]array[i+1]--array[n-1])集合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集合剩余 1 个元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代码实现

这里我们的代码可以稍作优化,在每次选数的时候一次性选出最大和最小的
数,然后依次与数组最后一个和第一个数进行交换。

void Swap(int* p1, int* p2)
{int temp = *p1;*p1 = *p2;*p2 = temp;
}// 选择排序
// 时间复杂度:O(N^2)
// 最好的情况下:O(N^2)
void SelectSort(int* a, int n)
{int begin = 0;int end = n - 1;while (begin < end){int mini = begin, maxi = begin;for (int i = 1; i <= end; i++){if (a[i] < a[mini]){mini = i;}if (a[i] > a[maxi]){maxi = i;}}Swap(&a[begin], &a[mini]);if (maxi == begin){maxi = mini;}Swap(&a[end], &a[maxi]);++begin;--end;}
}

1.4 选择排序特性总结

  1. 直接选择排序思考非常好理解,但是效率不是很好。实际中很少使用
  2. 时间复杂度:O(N^2)
  3. 空间复杂度:O(1)
  4. 稳定性:不稳定

二、堆排序

堆排序传送门:二叉树堆的应用实例分析:堆排序 | TOP-K问题

虽然上面已经讲解过堆排序,但在此我们最好还是继续回顾一下堆排序的算法思想。

2.1 堆排序概念

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堆积是一个近似完全二叉树的结构,并同时满足堆积的性质:即子结点的键值或索引总是小于(或者大于)它的父节点。堆排序可以说是一种利用堆的概念来排序的选择排序。分为两种方法:

  1. 大顶堆: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在堆排序算法中用于升序排列
  2. 小顶堆:每个节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在堆排序算法中用于降序排列

2.2 算法步骤 + 动图演示

  1. 创建一个堆 H[0……n-1];(建议使用向下调整建堆)
  2. 把堆首(最大值)和堆尾互换;
  3. 把堆的尺寸缩小 1(即确定最后一个数的位置),并调用 向下调整算法,目的是把新的数组顶端数据调整到相应位置;
  4. 重复步骤 2,直到堆的尺寸为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代码实现

以下代码以升序排序为例,降序排序类似。
注意:建堆时,使用向下调整法要从倒数第一个非叶子节点(即最后一个叶子节点的父节点)开始。

// 向下调整
void AdjustDown(int* a, int size, int parent)
{int child = parent * 2 + 1;while (child < size){// 假设左孩子小,如果假设错了,更新一下if (child + 1 < size && a[child + 1] > a[child]){++child;}if (a[child] > a[parent]){Swap(&a[child], &a[parent]);parent = child;child = parent * 2 + 1;}else{break;}}
}// 堆排序 --- 升序
void HeapSort(int* a, int n)
{// O(N)// 建大堆for (int i = (n - 1 - 1) / 2; i >= 0; i--){AdjustDown(a, n,i);}// O(N*logN)int end = n - 1;while (end > 0){Swap(&a[0], &a[end]);AdjustDown(a, end, 0);--end;}
}

2.4 堆排序特性总结

  1. 堆排序使用堆来选数,效率就高了很多。
  2. 时间复杂度:O(N*logN)
  3. 空间复杂度:O(1)
  4. 稳定性:不稳定

http://www.lryc.cn/news/294527.html

相关文章:

  • C语言贪吃蛇详解
  • go使用gopprof分析内存泄露
  • uniapp中组件库Mask 遮罩层 的使用方法
  • 【数据结构与算法】(7)基础数据结构之双端队列的链表实现、环形数组实现示例讲解
  • 2024 高级前端面试题之 前端工程相关 「精选篇」
  • CSS常用属性
  • AI新宠Arc浏览器真可以取代Chrome吗?
  • 基于Java (spring-boot)的实验室管理系统
  • Android用setRectToRect实现Bitmap基于Matrix矩阵scale缩放RectF动画,Kotlin(一)
  • 【AI绘画+Midjourney平替】Fooocus:图像生成、修改软件(Controlnet原作者重新设计的UI+Windows一键部署)
  • Java技术栈 —— Hive与HBase
  • 【代码随想录-哈希表】有效的字母异位词
  • SQL Server之DML触发器
  • 04. 【Linux教程】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
  • Facebook群控:利用IP代理提高聊单效率
  • 香港倾斜模型3DTiles数据漫游
  • Go指针探秘:深入理解内存与安全性
  • Oracle12c之Sqlplus命令行窗口基本使用
  • react和antd学习笔记
  • 寒假作业2月5号
  • 滑动窗口(一)
  • 寒假 day1
  • DATAX改造支持geometry类型数据同步
  • Vue中keep-alive的作用、原理及应用场景
  • SpringBoot集成Redisson实现限流(二)
  • 【2024美赛E题】985博士解题思路分析(持续更新中)!
  • 北朝隋唐文物展亮相广西,文物预防性保护网关保驾护航
  • 回归预测 | Matlab实现WOA-CNN-LSTM-Attention鲸鱼算法优化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注意力多变量回归预测(SE注意力机制)
  • ubuntu离线安装k8s
  • 学成在线:媒体资源管理系统(MAM)